大学生创业心理扶持策略探讨

2019-09-10 07:22庞海燕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业大学生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创业成为许多大学生备选的重要选择。但创业由于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管理能力,同时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这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心理扶持。针对该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出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心理扶持策略,以其為高校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扶持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创业,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1]。但许多高校一直只重视就业,很少关注毕业生的创业问题,在创业指导,尤其是创业心理指导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高效的体系,因而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比例非常低[2],仅有不到2%,并且成功率也非常低。实际上,创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具备较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才能在创业路上走得更高更远。本文基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1.创业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当前高校的许多大学毕业生都具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创业意志力却普遍不足,半途而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与大学生创业整体水平低,不敢着手尝试等原因有关[3]。据调查,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在2%左右,大部分学生主要是一种体验式创业,只有少数学生真正想把创业作为自己今后的事业。但总体来看,尽管创业效果不够理想,然而成功案例还是可以找到不少。一些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良的心理素质,一心想着“创收”,但是持久性、耐挫性、自我效能不强,因而很容易放弃。对此,许多高校均表示非常明白创业心理扶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缺乏师资和经验,相关工作未能顺利开展,更难以形成体系[4]。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指导还停留在“先就业、再择业”的表面层次上,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的心理指导。

2.大学生创业心理扶持策略探讨

基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创业课程、心理咨询、创业文化和互动平台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扶持体系。

2.1创业心理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校开展心理扶持的基础手段,是大学生获取相关创业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大学生创业之路的垫脚石。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创业心理教育课程,传授创业理论、实践经验和心理素质训练方法,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创业风险,提高自身的耐挫力,努力提高创业概率。为了达到该目标,本文建议高校从师资培养、教育对象选择、课程模式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首先,雄厚的师资是开设高质量创业心理教育课程的关键,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创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在课堂中适当融入“创业观”,因此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当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职的创业心理指导教师,必须加大培养力度,增加师资力量。其次,教育对象的选择是保障创业心理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创业具有周期长、风险大、资金需求多等特点,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创业,因此教育对象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高校要以通过“心理测评”的方式进行选择。课程的开设模式对于课程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高校的创业心理教育课程应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这也是国外开展创业心理指导的重要经验。

2.2创业心理咨询体系建设

创业心理咨询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专业化和生活化两个方面来开展,专业化是指通过专业心理学专家和学者的指导来进行创业心理咨询建设,生活化则是通过朋辈心理咨询来达到创业心理的扶持。一方面,专业创业心理咨询建设可以借助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来开展,通过聘请或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学者为创业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和实践指导,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准备期的心理冲突,降低大学生创业难度,专业创业心理咨询的最大优势在于专业性、体系性和全面性,因而成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另一方面,朋辈创业心理辅导也可以起到较显著的作用,因为朋辈与创业大学生在心理上的隔阂较少,可以进一步降低沟通压力,同时朋辈的成功安全发生在大学生身边,也更具参考借鉴意义,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可参考的具体案例。朋辈创业心理辅导在学校中开展,则建议采取宿舍、班级、系部三级建设方案,每个年级配备相应的创业心理指导教师,使创业指导生活化。

2.3微载体互动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也逐步实现了数字化现状,因此微载体互动平台建设是创业心理扶持的必然之举,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近年国家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宏大目标,给大学生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互联网+”建设与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进行结合,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建议高校的微载体互动平台建设从师资培养、平台内容建设、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来开展。通过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微载体咨询技能。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通过发布创业政策以及相关新闻等内容吸引学生,激发创业兴趣。通过线上教育提升方便性,结合线下教育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是树立“人人皆能创业”理念的重要条件,高校可通过媒体宣传、创业活动和典型示范等形式为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结语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加入创业行列,学校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心理指导,才能提高其创业心理素质,教育学生从容面对困难,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议可以为高校相关工作提供具体可实施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杰,任彦霓,岳程瑜.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认知的现状调查——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02):73-78.

[2]王雅薇.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4):115-116.

[3]王青迪,高旦琼.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创业心理发展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6):66-69.

[4]靳卫东,刘敬富,何丽.创新创业的心理动因: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20(06):44-62.

作者简介:庞海燕;出生年月:1977.02;性别:女;籍贯:陕西省长安区;作者单位:西京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学历:本科;民族:汉

猜你喜欢
创业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