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谱劳动赞歌

2019-09-10 03:06:35胡海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0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家校合作劳动教育

胡海波

摘 要:开展劳动教育时,学校以家校合作为抓手,从开发教材、课程教学、活动安排、综合评价等方面整合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特长,全方位开展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劳动教育;学会劳动;健全人格

劳动创造人类,所以说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谋生的主要手段。现在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我校开展劳动教育时,联合家长,家校合作,一起指导学生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甘与苦,收获劳动的快乐和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劳动赞歌。

一、搭建平台,共谱劳动序曲

(一)开家长会,观念从“旧”到“新”

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学习《劳动创造世界》《小学生必备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提高小學生劳动能力的实践探索》《劳动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相关内容,让家长们明白劳动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劳动教育是鼓励孩子经过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的过程。学校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二)分组合作,教材从“窄”到“宽”

开设劳动课程,需要系统的教材,学校根据大纲了解各年级学生对劳动方面的要求,向全校家长征集劳动素材。家长献计献策,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劳动内容。在此基础上学校召集各学科教师,聘请教研员一起编写教材。每个年级一本,每册教材分“学达小当家”——家政自我服务,“学达小艺人”——创意手工制作,“学达小园丁”——农艺花卉种植,“学达小能手”——厨艺糕点烘焙四个单元。经过专家们的评估,老师们编写的劳动教材要适合学校教学;减少理论性,多增加实践性;教材编写从学生角度出发;劳动实践地点狭小,以食堂、教室、农艺园为主,建议适当增加劳动作业,拓展实践操作环节。

(三)互动式培训,技术从“低”到“高”

家长的职业,劳动特长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据我校对家长职业调查发现,本校家长从事的职业有餐饮、搬运、家政、售货、保险、医护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劳动技能。我校选取了二十位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学校培训教师。各位家长从专业的角度手把手教老师们烹饪、包装、刺绣、种植、木工等技术。老师们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再结合学生、学校实际,选取适合孩子们操作的技术和步骤,帮助孩子们学会劳动,形成劳动技能。

二、家校联手,谱写劳动主旋律

学校在开展劳动教学工作时,有了家长的配合,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三合一,为劳动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一)教学资源从“少”到“多”

现在网络普及,网络技术发达,为开展劳动教育开辟了新的阵地。我校的劳动教育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课堂,大面积地推广劳动课程。学校要求每位参与劳动教学的老师,利用网络教学特点,精心备课,设计互动环节。网络课堂教学时,可以年级组师生共享,可以和家长连线互动。网络课堂展示了学生参与劳动的整个过程,连线家长场外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劳动教学的内容,家里要完成的劳动作业,配合学校指导、督促孩子的劳动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劳动。老师们通过网络课堂,制作视频,在学校公众号推送,解决了时间、场地、设备的限制,家长随时可以点播播放。

(二)劳动范围从“小”到“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劳动知识,带学生在指定的场所参与实践,内容少,地方小。近两年来,学校开辟了“童耕雅苑”农艺园,巧手绣品坊,学达小厨房,为学生开发了一个个劳动场所,但也是杯水车薪。很难满足课程的配套要求。就算学校组织学生去附近工厂种植园去参观,数量、范围有限。现在,家校合作,可以说每个孩子拥有专属厨房,专属花园,专属作坊……一个个劳动基地空间大,设备齐全,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孩子愿意,随时都可以参与、使用。

(三)劳动内容从“粗”到“细”

学校开发的劳动校本课程,每个年级安排了四个大单元:家务劳动,手工制作,农艺种植,糕点烘焙。每个单元分别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劳动项目,课堂上也是比较粗线条地讲授书本上选取的劳动技巧。落实到家里的劳动,老师要求学生学会课堂上的技术外,还要求技术精细,美观,要有创新,能举一反三。

(四)劳动评价从“点”到“面”

“和大人一起劳动”中劳动的主体除了学生,还有家长和老师。这些家长可以是父母、爷爷奶奶,还可以是哥哥姐姐。因此评价的主体也不限于教师,还有学生自己、家长、同伴都是。教师是劳动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他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要学会的劳动技能,具备的劳动品质。他们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老师是评价的主体,通过展示成果,劳动竞赛,评选“学达小厨师”“学达工程师”“学达小巧手”“学达小园丁”等方式,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劳动情况。

(五)劳动兴趣从“淡”到“浓”

家委会、校委会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最有兴趣的活动是能看见成果的劳动场景。比如,“做灯笼吃元宵”活动,老师、家长、学生一起挂灯笼、做元宵,做完后,猜灯谜、拿奖品。提着灯笼闹元宵,闹完元宵吃元宵,孩子们玩好、吃好、劳动好。到端午节,做香囊送香囊,包粽子吃粽子,割菖蒲挂菖蒲,观看龙舟赛,参加学生一个不落,可见学生对此类活动兴致很高。下半年“中秋赏月分享会”,让孩子们自制拿手小吃。学生各显身手有做月饼的、做寿司的、做蛋糕的,也有拼水果拼盘的。那天孩子们自带水果点心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活动中,孩子们品尝着美食,也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引领者、教育者,老师和家长就是学生兴趣的保鲜剂。家校合作,让我校的劳动课程充满了活力。这学期大家根据男女学生差异分别增加了选学内容,家长会上加强了亲子关系的指导,希望家校合力,把劳动赞歌唱得更加嘹亮。

参考文献:

[1]张海.让家校合作的劳动教育成就学生道德人生.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5(11B).

[2]任会珍.如何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速读·下旬.2014(08).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家校合作劳动教育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0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49:28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8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