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斌
摘 要:在如今,信息技術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是今非昔比。社会成员的生活也因此产生了极大程度上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如今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也正因如此,才必须充分加强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这一方面的力度,尽最大努力来加强国民所拥有的信息技术水平。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学信息技术
引言
自从进入本世纪开始,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我国信息技术都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术更新速度更是今非昔比,以至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都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甚至可以说信息技术在如今已经成为了国民生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推动力”。在此方面,应用iTools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1备课灵活
在所开展的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这一活动之中,作为教师应首先对自身面对的教学对象做出相应的分层,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于开展打字等一些简单的基本功测试活动,充分地了解对学生在所学信息技术这一方面的掌握和操作能力;此后进一步将学生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层次;最后则按照学生各自所处的层次,保证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在应用这一技术平台的活动中,往往可以很好地产生教学辅助方面的效果。在教师开展的备课活动中,可以搜寻来自于互联网的各种有关课程内容的资料、信息之类,借助于该信息平台开展必要的资料展示活动,由此来更好地打破传统备课办法所带来的繁琐和不便,以至于教师所开展的备课活动能够更加灵活和轻松。
2针对性互动
因为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先前的基础大相径庭,故而在备课过程中才更应根据不同学生所表现出的情况开展与之“针对性”的备课活动,由此来将课堂任务予以“分层化”。
借助于这一平台,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这一活动中,往往除了能够充分廖俊杰学生诸方面情况,第一时间找出学生存在的困难或面临的问题,还能进一步保证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而最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能力。在先前所开展的中学信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要借助于巡视活动来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情况做出了解——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预想中的应用效果,缩了解到的学生学习情况也未必准确。在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旦发生问题或者面临困难,便可以第一时间点击“申请帮助”,同时,系统方面也可以将这样的求助信息向其他学生和教师发布,其他教师和学生则可以借助于相应的操作来了解求助者的问题所在,由此来对其提供“针对性帮助”。
3实时评价
在应用系统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可以借助于机房的控制软件来将自己的作品加以提交,教师也可以对学生作品做出第一时间的评价。在开展评价这一活动的进程中,按照完成学生作品的情况和速度,教师便能够对学生作品做出更加快速、更加及时的评价,由此来防止传统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学生统一上交作品造成教师草草评价带来的诸多消极之处。除此之外,该系统也支持不同的学生对作品的彼此互相评价,在完成作品后,学生能够借助自评形式来给作品“打分”,并上传自己的作品,使得其同学也可以对之做出相应的评价,在如此过程之中,学生往往可以相互认识到彼此的长处和短处,进一步提高学生所拥有的“学习积极性”。
4随堂检测
在应用该平台的过程中,也可使用可以对试卷加以“自有生成”这一功能,对该功能加以充分利用,往往可以将各种试卷予以灵活、自动的组成,其试卷中可以包括诸如填空、选择等众多不同形式的题目,同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控制功能来对学生完成试卷情况作出控制,批改、评价活动也可完成“自动化”——由此很大程度上节约了随堂检测的时间,其效率也会获得极大程度上的提升。
5课堂记录
该系统可以对各种课堂操作作出准确记录,在借助于这样的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双方的操作活动都可以在系统中被“记录在案”,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学双方对先前的教学内容做出第一时间的回顾,由此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由此来保证学生能够及时找出自身所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也可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做出了解,由此来在后期教学活动中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将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最大程度上的提升。
结语
除此之外,在备课活动完成后,作为教师还可以借助于这样的平台来发布备课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前了解学习内容并做出“定向式预习”,由此来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做出提前了解。借助于这样的平台,还可以进一步帮助教师彼此间开展课程共享活动,在备课活动完成后,教师则可以借助于“课程发布”这一功能将教学资源向同仁公布,教师彼此间能够借助于彼此查看教学资源的方式相互交流,由此来对备课内容加以补充,并进一步对备课质量做出必要的提升,提高应用教学资源这一方面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 试析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 科技展望. 2016(19)
[2] 王小芳.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亚太教育. 2015(32)
[3] 刘栋言.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