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山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英国纽克兰纳开展了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的实验。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做了创造性实践和发展,并把这一原理作为党的教育方针。
20世纪50年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了党的教育方针,并纳入到国家宪法之中,学校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为一项主课,组织学生下厂下乡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
上世纪80年代,学界展开了关于教育方针的大讨论,加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化和规范化建设。
上世纪90年代,新世纪新一轮课改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技术教育不再作为单独的課程开设,而归并到综合实践中。
201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实践中,普遍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虚化的现象。
2015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工作目标,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019年11月26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