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洁瑶
【摘要】新课程理念已被广大师生接受,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我们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为例,分析说明在“20+20”模式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20+20”模式;有效课堂;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20+20”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由教师精讲20分钟左右,留出另外的20分钟,由学生自己来讲和练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20+20”教学模式的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情况为基础,结合教材和教师的特点,进行环节设置。根据一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将物理新授课“20+20”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一般设置为:1.知识回顾。由学生自主复习回顾以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新课引入。由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3.新课学习。通过案例设置,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练中学;4.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以学知识;5.课堂小结。让学生自主梳理以学知识。
高中生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难持续太长时间,有针对青少年注意力状况的调查表证明:仅有39.7%的被访对象表示课堂上持续集中注意力达30 分钟以上。而一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更难以保证。然而,对于每一节课,我们都力求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即有效教学。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较薄弱,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导致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时还有不少学生难以跟上正常教学进度。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20”教学模式为指导,结合粤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四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谈谈有效课堂的达成。
二、案例分析与说明
1.知识回顾
复习:①本章我们学习了哪几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它们的定义如何?
③它们的大小各由什么因素决定?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容易遗忘,复习题的设置可是学生在课堂开始时尽快进入状态,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得出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重15公斤的清障球“碰下巴”的惊险实验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问题:①摆球摆动过程中,什么能和什么能发生相互的转化?②实验中,老师为什么有信心自己是安全的?
设计意图: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的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短短几分钟的视频,通过真实的情境,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很大的冲击,高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思考两个问题,将学生带入课本的学习中。
3.新课学习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新課的学习,笔者用三个案例作为引导,让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
案例一: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空中自由落体运动,当物体距离地面高度为h1的A点时,物体的速度为v1,当物体距离地面高度为h2的B点时,物体的速度为v2。试分析:
(1)写出小球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动能定理表达式?
(2)分别写出小球在A、B点的机械能表达式?
(3)比较物体在A点和B点的机械能,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或由旧知识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所以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动能、势能、机械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能应用动能定理很快完成上述问题,并发现物体在A、B两点的机械能相等,之后由教师将表达形式归纳整理,但在完成问题后引申出新的“问题”:A、B两点的机械能相等,这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性呢?学生进一步来思考下面问题:
(4)如果下落过程中物体受空气阻力f,写出小球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动能定理表达式?
(5)比较物体在A点和B点的机械能,还相等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引导,有学生自己找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有学生自己发先问题并解决得出结论,才会影象深刻。于是这是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呼之欲出,接着教师顺利过渡到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和条件。
在学生已经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涵后,为检测和评价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使用条件的掌握情况,教师接着引出案例二。
案例二:
判断:下列情景物体(或系统)机械能守恒吗?判断并分析:
(1)你认为“只有重力做功”应该包含几层含义?
(2)情景三中物体(或系统)机械能守恒吗?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这些物体运动的过程,再由学生利用已学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来判断物体(或系统),学以致用,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新知识。譬如从情景一、情景二的分析可得出“只有重力做功”所包含的的含义,有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发现只有重力做功可包含含三层含义:
①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且做功。
②物体除了受重力作用外,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但其他力对物体不做功。
③物体除了受重力作用外,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其他力也做功,但其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情景三,物块压缩弹簧释放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做往返运动,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系统的问题,所以要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弹性势能减少,物体的动能增加,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过程,弹性势能增加,物体的动能减少,在这个过程机械能守恒吗?那么是物体机械能守恒,还是弹簧的机械能守恒?是弹簧和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此时,可补充说明: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机械能总量也保持不变。
(3)课堂练习
案例三: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如图所示),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 。(空气阻力不计)?
(1)小球机械能守恒吗?
(2)求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为多大?
设计意图:这还是一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简单运动题,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把整个解题过程规范地板演出来,并通过本题总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经过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通过感悟和体验总结梳理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这样的教学,解题的步骤由学生自主感悟和建构,而不是由教师“塞”给他们,学会说,不但能记得牢而且用得活。
三、反思和展望
上述案例运用“20+20”模式,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和问题,讲练结合,通过教师的精讲,让学生不断地感悟,在感悟和体验过中探究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真正被激发,不但解决问题,还通过问题发现新的“问题”,不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模式根本目的是转变教与学的关系,推动教师的教学方向由“我应该如何向学生教授知识”转向“我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消除教师单方面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践性,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最终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M].广州:廣东教育出版社,2011.
[2]薛冰.半数学生上课注意力难集中[N].信息时报,200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