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颜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他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这位89岁还在追梦的老人,让人肃然起敬。殊不知,在他身后,有一个身影,跨越半个多世纪,也在一直追随陪伴着他。
向学生发起爱情攻势
即便是放到现在,袁隆平和妻子邓则的婚姻都略显前卫。他们是师生,从恋爱到结婚总共不到一个月,是名副其实的“师生恋”加“闪婚”。不过,因为遇到了对的人,一切都不是问题。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从重庆湘辉农学院(今西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教书。
因为衣着朴素、不修边幅,姑娘们大都对袁隆平敬而远之。而他自己也因为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曾经沧海难为水。
一晃,袁隆平成了大龄青年,30多岁,才终于遇到了邓则。
邓则是袁隆平的学生,她很喜爱和敬佩这位老师,“袁先生人好,课讲得也好。”袁隆平对这个安静秀气的湖南安江妹子也颇有好感,两人渐渐走近彼此。
不久,就有热心的同事撺掇他们,趁热打铁把喜事办了。袁隆平有些腼腆,悄悄问邓则:“给你买件新衣服好不好?”
邓则羞涩地摇头:“不要,不要。”老实的袁隆平居然真就沒买。
就这样,34岁的袁隆平和26岁的邓则,仅用50元钱的喜糖,办了一场俭朴的婚礼。
新婚没几天,袁隆平兴致勃勃地邀请邓则去游泳。临出门前,他特意拿了一把小剪刀。邓则问他游泳拿剪刀干什么,他说河里有许多渔民布下的鱼网,游泳时万一碰上了,就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邓则听了心里暖暖的:袁先生真细心,这个丈夫算是找对了。
婚后,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工作搭档。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夫妻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踏遍了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终于找到六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些成果,发表在1966年的《科学通报》上,引起了国家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正当袁隆平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文革”开始了。
一天,他忧心忡忡地说:“邓则,你最好有个思想准备,明天我可能要上台挨批斗,回来就要进‘牛棚’了。”
邓则只回了他一句:“大不了跟你一起种田当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含泪抱紧妻子和孩子,这句话成了他一生最大的安慰之一。
幸运的是,因为研究成果突出,袁隆平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进“牛棚”是不用了,然而,另一场灾难险些将他逼上绝路。
不久后的一天,一群造反派将袁隆平精心培育的雄性不育株实验秧盆砸得稀巴烂,心血毁于一旦,袁隆平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闻讯赶来的邓则看着满地狼藉和悲痛欲绝的丈夫,说:“袁先生,天无绝人之路,哪怕这些秧苗全死了,我们也一定能找到新的不育株!”
她收拾好秧苗,趁着夜色出门,一个多小时后又赶回家,扶起坐在地上的袁隆平:“我找到一个好的培育基地。”袁隆平兴奋地一跃而起,随着妻子往外冲。
就这样,残存的秧苗被藏在苹果园的臭水沟里继续培育,第二年,收获的种子扩种到了两分地。然而,一个夜晚,这两分地又被人偷偷拔光。最艰难的时刻,又是邓则站在他身旁。四天之后,他们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五根秧苗,继续试验。
谁说他只会科研不懂浪漫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袁隆平被调到湖南省农科院,邓则带着孩子留在怀化黔阳,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邓则用弱肩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三个儿子,两边的老人,都靠邓则照顾。
1974年冬天,袁隆平的父亲患胃癌住院。收到病危电报时,袁隆平正在海南进行育种试验,抽不出身来。邓则便日夜兼程从安江赶到重庆看望老人。1975年1月3日,袁父去世,按照老人遗愿,邓则隐瞒了噩耗,代替袁隆平为父送终。
1982年除夕,袁隆平在南方育种十多年第一次回家过春节。没想到正月初二,邓则突发急性病毒性脑炎,被送进医院抢救。祸不单行,母亲和岳母也相继病倒。
在医院里,邓则陷入深度昏迷,仅靠输液维持生命。
袁隆平白天照料病中的两位老人,晚上陪伴在妻子身边,为她擦身子、换衣服;为她背唐诗、讲故事;为她唱英文歌……那段时间,他真心感觉到了邓则的不易。
或许是这份爱感动了上苍,在袁隆平的深情呼唤下,半个月之后,邓则苏醒了。袁隆平兴奋之余,还不忘按照医生的嘱咐,每隔一小时帮妻子翻身,为她按摩。一个月后,邓则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场大病让袁隆平意识到亏欠妻子太多,他想尽办法补偿。
1985年5月,袁隆平赴菲律宾开国际学术会议前夕,在北京买了礼物托人捎回去,并写信给邓则:“在京给你买了两条裙子和一件汗衫,两黑一深蓝。这是我第一次买裙子,不知什么号码适合你穿,只好买两条供你选择……”收到信的邓则看着两条裙子,笑出了眼泪。因为常年下地,袁隆平又黑又瘦,典型的农民打扮,但谁说这糙汉子只会科研不懂浪漫?
叫声袁先生就是一辈子
虽然有着很多的头衔,但袁隆平是个家务盲,衣服到现在都叠不好。在湖南安江时,家里需要增加一个床铺。邓则在学校借了一张有架子的床,只需要袁隆平抽时间按照结构拼凑拢来就行,“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袁先生也做不来,怎么拼都不是张床的样子。”和所有恩爱的平常夫妻一样,邓则总是一边吐槽丈夫,一边深爱着这个男人。
成名之后,袁隆平更忙了,但只要有出国的机会,他都尽量带上妻子,两人一起走过许多国家。
在大众眼中,袁隆平是个很伟大的人,高度难以企及,但是在邓则看来,老伴儿是个有趣的小老头,他细致浪漫,多才多艺,爱打球,善游泳,爱唱歌,会拉小提琴,英语俄语顶呱呱,而且,他写起情诗来,也是一把好手。
袁隆平曾经说:在他有生之年有两个心愿,第一个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且应用在生产上;第二个就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目标正一步步实现,2017年,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2019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非洲创下高产纪录……
而邓则的心愿只有一个:陪着他,叫声袁先生,就是一辈子。
(摘自《人物周报》2019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