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在新加坡担任《星洲日报》主笔时,因为初来乍到,再加上政见不同,有个自以为是的同事翟冠智总是处处和郁达夫作对。
遇此情况,郁达夫总是沉默不语,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了。郁达夫的好友许云樵实在看不下去了,很为他打抱不平:“达夫,你和这种人打交道,就应该针尖对麦芒,他真是太欺负人了!”
郁达夫笑着说:“不必!若和他面红耳赤地争论起来,会显得自己肚量小,不管输赢都不光彩;况且一旦认真,还会让自己生一肚子闷气,不值得!”
“那就这样任由他欺负吗?”许云樵气愤地反问道。郁达夫摆摆手说:“适当的时候,我会让他明白我的态度。”许云樵摇摇头,不再说什么,但心里却很疑惑,态度能顶什么用呢?
后来,报社打算开辟一个新的革命宣传基地,工作人员聚在一起讨论具体方案,郁达夫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一番判断和评论。这时,翟冠智又阴阳怪气地说:“你到过那个地方吗?如果没有那里的工作经历,你这样的判断和评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甚至是荒唐愚蠢极了!”
郁达夫放下笔,淡淡地说:“现在时局不稳,如果评价一个人是否真心抗日,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他死过之后,才可以判断和评论呢?”只轻轻一句话,顿时让翟冠智哑口无言。
此后,翟冠智再也没有故意和郁达夫作对了,反而对郁达夫开始敬重起來。有时,一句话语的态度,比一万句话语的反击更有力量!
(摘自《演讲与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