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敏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意识性与目的性,主要是以传授学生体育知识,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了广大小学体育老师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下面将自己的教学体会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
小学时期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其身体及智力发展不断加快,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形式多样,非常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与身心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努力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呢?基于实践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一、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积极转变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实现从课堂主讲向主导的角色转变,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尽情的表现自己,发展个性,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然而,能否实现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主要取决于老师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只有不断提高老师素质,转变老师主宰课堂的角色,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才能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教与学的有效性,将小学体育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采用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小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现代城乡小学体育教学依然有差异。城区没有足够的场地供学生进行充分的户外运动。农村小学就没有这类问题。甚至可以带学生到校外进行运动,只要安全到位,相信更广的活动活动空间就能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活动兴趣,调动身理活动技能。特别是四、五年级的男生,10岁出头的男孩子对空间域非常向往,开始追求运动刺激。比如平衡感锻炼,学校运动场器材再多,都不如带学生去田间走田埂来得有效,还可以让这些孩子体验父辈或者祖辈的劳动环境,这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三、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开展体育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进而实现教室与户外的转换,利用影音技术,学生会更感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安排教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怎样突破教材重点、难点,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呢?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课中要重复多次。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初学时,年龄比较小,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对动作的了解多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贯,不容易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迅速连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反复演示,结合教师的行间指导,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地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我这样说:“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稀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我又说:“只不过今天我們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把他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我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我讲述,孩子们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境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鼓励他们创造性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结语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以提高我们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任治国.小学体育教学[J].体育教学,2017,(12)
[2] 沈敏.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