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莉
在幼儿园大班教材中,有一节美术欣赏活动《莫奈睡莲》,也许正是基于对欣赏活动的探究,我走进了课堂,看到教师已经事先收集了莫奈的睡莲作品,并布置在展板上。教师首先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孩子们说看到莫奈的睡莲,很美。)然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简单描述画面的色彩、线条、形象和笔触:莫奈的睡莲和小朋友画的睡莲有什么不一样?他是怎么画的?请你说一说,用手学一学。(孩子们说莫奈的睡莲色彩很鲜艳,看着很模糊等并用手在空中尝试比划着睡莲的轮廓)接下来,教师又展示莫奈的另外几幅《睡莲》,让幼儿自由欣赏和讨论:这些画画的怎么样?你最喜欢那一幅?然后引导创作水粉画“睡莲”并进行展示幼儿作品。
这节活动显然是一节比较规范的美术欣赏活动的模式,从作品的收集和孩子对睡莲的信息交流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前的“前理解”阶段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从欣赏多幅莫奈作品到尝试绘画等环节安排也试图为孩子们提供“对话”空间,孩子们遵循着教师的意图顺利地执行着活动的进程,“对话”显得如此的意料之中,孩子们没有惊奇,没有意外,没有超乎思维之外的疑点和亮点。孩子们过于循规蹈矩,让我不免觉得缺少了什么?这时莫奈那深邃而专注的眼神、个性而灵动的思维、一生追求光与色,捕捉瞬间美好的独特视角都仿佛倒出了活动的疑团,幼儿如果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真切地感受到一些东西,这就足以证明他们有独特的视界。其实我们希望的交流不必拘泥于教师的解释,甚至不必拘泥于创作者原有的创作意图,而是通过对话,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两种视界的融合,生发出对话双方意想不到的新东西,也许这样显露出的孩子最本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理解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欣赏。
在课后的教学研讨中,教师们针对”如何使这堂美术欣赏活动更加有效”展开积极的研讨,大家认为教师作为另一个欣赏主体,也必须和作品展开充分的对话。这样才能对作品的特征和要素作出明确的识别,才能对作品中的形式语言及构图特征进行分析和理解。课堂中出示的几幅作品应再富有个性色彩,能够突出其绘画风格,便于幼儿观察理解,及时捕捉其绘画表现的闪光点,为幼儿的欣赏对话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教师们还提出上好一节欣赏活动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整合交流过程,单纯性进行一节美术欣赏活动也会显得内容过于繁琐,重难点突出,孩子分享交流的时间、空间和环境不够宽容,是否能进行教学内容的层次分流或者尝试在活动区进行教学等等。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尝试在其他大班进行《莫奈睡莲》的教研与教学同步研讨活动,并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注重师幼同步的“前理解“过程
首先,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莫奈的作品及个人信息资料,并将其作品及信息资料放置在美术活动区角进行交流分享,教师精心地挑选出不同风格的睡莲布置在区角版面上,有各种形状各种色彩:有浓荫背景下花叶的姿态,有蓝色雾中朦胧的花影,有色彩绚丽的线条细描,也有只见色块不见轮廓的狂放写意……所有的睡莲都空灵美丽。孩子们对丰富的睡莲作品惊叹不已,连连发出“好美呀”的感叹语!这时我们体会到当美术作品与儿童相遇,它即通过色彩、造型等美术语言向儿童传达信息,儿童则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兴趣不断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和理解上的回应。这时,儿童即与文本开始了对话。其实教师也在区角独具匠心的布置中与文本产生着对话,特别是听到孩子好奇地问老师莫奈怎么画了这么多睡莲时,我们欣喜地感到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欣赏大门,教师就在此时和孩子们交流画家莫奈的故事,从中流露出画家对绘画的执着和热爱,使孩子们从画家身上来体会做事的人生态度。从而为进一步理解绘画作品做好铺垫。
二、顺应幼儿的理解方式
虽然前期幼儿对莫奈的睡莲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接下来的观察阶段,我们发现由于孩子们对丰富的睡莲作品的欣赏只停留在色彩的表面,而对莫奈作品突出的光与影瞬间的绘画呈现状态还不能准确表达。于是我们在研讨中考虑到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中的日出,恰恰抓住的就是日出的瞬间,对大班孩子有过观看日出经验的孩子可能对日出瞬间时刻的呈现会有观察印象,于是,我们有意将这幅作品加入到活动区展板上,供幼儿进行欣赏。果然,当孩子们看到莫奈的《日出印象》时,就有孩子说出了这幅画画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刚刚蹦出来的样子,太阳红红的,湖水闪着光芒。也正是孩子的经验交流把莫奈作品的印象派极致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由此,教师顺应着孩子的思维,引导孩子们再去观察莫奈的睡莲作品,看看每一幅作品画的是睡莲的什么样子呢?会是什么时候画的呢?正是一个一个渐进式的问题使孩子们不断地探究,嵌入式的教学活动悄然进入,孩子们的思维受到萌发,对丰富的睡莲作品有了崭新的诠释,孩子们会说看到的睡莲在水中像是一个睡美人在做着甜美的梦,有的看到小桥下面的睡莲似乎像一只小船飘向远方,还有的孩子把轮廓狂放的睡莲说成是被雷声惊醒的狮子等等,孩子们童趣天真的描述是那么准确表达着作品呈现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为莫奈原本出色的作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创造多通道感知的条件
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素,也要感知这些要素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在欣赏活动中,运用视觉、听觉、身体动作等多种通道,能够使幼儿进行“拟人”和“移情”,并容易受到作品表现出的情感的感染,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审美体验的形成,也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向更丰富、更符合现实逻辑的方向发展。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常常习惯于幼儿模仿艺术作品,从而贴上一句体验活动快乐的标签,那么对于《莫奈睡莲》这种印象派的绘画形式,上次活动孩子单一的模仿似乎显得有些枯燥,为此,我们在研讨中考虑到孩子表现的需要,我們利用活动区角为孩子提供多种的感知表现的材料,在美工区设置画笔颜料,在音乐区提供了二胡演奏曲《睡莲》,当孩子们在忧伤哀咽,又不失清扬婉转的二胡音色伴随下,有的孩子沉着冷静仿佛大师般埋头作画,有的孩子在绿衣荷莲道具的衬托下翩翩起舞,有的孩子却用特殊的符号记录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如梦如幻的场景使我们仿佛置身于莫奈自家的睡莲池塘。可见,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视觉、听觉、动作表现等多通道感知的条件,可以引发他们把静物想象成动态的,把无声的想象成有声的,对物体进行移情等,并成为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幼儿的欣赏活动拓展了空间,此时我们感受到的已是浓浓的莫奈情话了。
也许我们已无须用过多的语言评论本次研讨的收获,孩子们灼热的求知目光,真情自然的情感流露都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研讨中的成长与收益。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在教学对话中,要给儿童充分自由讨论的机会,鼓励儿童间相互交流,如允许儿童“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好朋友谈谈”等等。儿童间对话空间的建立便于教师观察儿童、了解儿童,为教师与儿童的对话提供信息。相信,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只要我们真正做到走近作品和孩子,让理解升华,用多渠道的对话方式来交流和表达,就能实现美术欣赏活动的“视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