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燕萍
摘要:俗话说,朗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也就是说良好的朗读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学习。 就理解能力而言,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基础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朗读与理解以及表达方式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朗读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小学教师要注重提升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相较于阅读与写作,朗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学生练习朗读的时间较短,朗读素材较少,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真正推动小学朗读的发展,令朗读发挥真正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朗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体实行措施,以便提高小学朗读的教学质量,最终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创设生动的朗读情境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对于许多事物不能看到其本质,进而缺少对于一些事物的深刻认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了解与探索,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了。 在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解,随后设计出适合的朗读教学情境。 例如,对于语文教材中《花的学校》这一课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并根据文中设定的情景,通过简短的故事结合文中的语境进行表演。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文中角色的情感,并将其情感以朗读的方式表现。
二、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多种朗读方式
小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放至首位,这样才能够令教学事半功倍,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朗读教学。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与教师已经看到了情景创设教学方法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中同样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朗读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优雅的背景音乐来营造氛围,帮助學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能够热爱上朗读。即使是在课后或者在家中,也能够自主朗读。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不应该仅局限于一种形式,朗读还可以是默读、轻声读、小组读、精读等,但是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并不可能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中将这些朗读方式全都使用一遍,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文学素材的特点以及课堂特点,选择最为适合的形式。
三、构建丰富多彩的朗读平台
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不适合小学生朗读的。但是教师苦于没有相应的朗读素材,只能借助语文教材进行朗读教学。所以,朗读教学的效率便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组队从课文中选取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编成专门用于朗读教学的素材,让学生有专门的朗读教材可以使用。
当然,教师还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到乐趣组建朗读社团。社团中的领导者为各年级的优秀语文教师、以及普通话处于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该朗读社团需要定期举办朗诵节目,并在课余时间于各班级巡回表演。或者将早读前的时间利用起来为其他学生播放优美的古诗词,让全校的师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学习朗诵。当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建立“朗读角落”让有朗读兴趣的学生有交流意见、共同进步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以班为单位举办一些朗读比赛,让学生能够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四、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朗读榜样
小学生潜意识中的朗读就是将文字念出来,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的对小学生的这种观点进行更正。 让小学生明白朗读不是简单的将文字以念的形式表述,而是要走进作者的内心,结合作者的情感,以及所处的语境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先对文章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在高潮部分或者作者情感强烈的部分,应放快节奏或者声音高亢,要全面的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对文章《灰雀》 进行示范性的阅读时,要注意将自己完全的融入于这一情境中,并且注意语速、语气以及声音大小的变化。 通过对文章进行通读后,让小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在朗读中的缺点与不足,并及时的改进。
总而言之,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朗读是小学语文的基础环节之一,但是它却用自身影响力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教师就应该严抓朗读环节,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为基础,并为学生传递科学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愿读、会读。笔者相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语文教师有毅力,努力向学生传递科学的训练方法,就会使朗读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燕敦军.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几点新探讨[J]. 阅读与鉴赏,2011,(12).
[2]刘雪飞.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01).
[3]加九玛.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关爱明天,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