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诗、歌、事、画”,优化小学思政课堂

2019-09-10 07:22曾彩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59期
关键词:品德思政课程

曾彩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结构产生的变化,还有现代媒体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以上种种,都让教育者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主见,但往往对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缺乏兴趣,变得难教了。

如何结合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探索的问题。《品德与社会》是原课程“品德”与“社会”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在思政教材中,包含着各种知识,有天文,有地理,也有历史,如何使学生学得快,学得好,我觉得要充分利用教材,运用诗歌事画,体现思政课程理念,并以“诗、歌、事、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 以“诗”激趣

思政课本中有很多诗歌或谚语,如二十四节气歌、中国历史朝代歌、祖国行政区歌,余光中的《乡愁》等。其中,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所以它也是农业生产的法宝。人们将二十四节气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传唱。我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插入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其他谚语和顺口溜,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原有的知识来说说各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等。如,讲到“清明”,就有学生马上联系到自己知道的唐代杜牧的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学生很快把清明这一节气的气候特点和我国民俗联系起来,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二十四节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紧密结合。

二、以“歌”激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思政教学中,切忌单纯的说教,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多元因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炎黄子孙的心愿》时,笔者找到了香港、澳门回归时的音像资料,教室里回荡着一首如泣如诉的歌曲: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然后,我充满激情的向学生说:是啊,100多年的屈辱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1997年7月1日被洗刷干净。香港,这块镌刻着中华民族耻辱的土地,这个被称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港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这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呢?那一夜,灯火通明的天安门广场,波光粼粼的维多利亚港湾爆发出了如潮的欢呼——香港回归祖国了!历史再向前翻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人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伴随着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同学们了解了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记住了洗刷国耻的两个重大日子,在一边拍手,一边说唱的过程中,轻轻松松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 以“事”激趣

这里的事指故事。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精神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思政教材中,这些神话故事也较多,而且很多都是人们耳熟能详,一般人都能娓娓道来的神话故事。如,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的传说,从盘古开天地到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些故事素材丰富,大部分同学对此都较有兴趣。同时这些故事中的主人翁往往饱含着远大志向、果敢精神、大公无私的品德,有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善良的愿望。如,讲中国历史朝代时,把“商周”和电视剧《封神榜》联系起来,学生们对其中的人物既熟悉又感兴趣,如,托塔李天王、哪吒、姜子牙、商纣王、雷震子、杨戬、土行孙等,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自己知道的有关人物的神话故事,话里行间充满对祸国殃民的商纣王、妲己等的不齿和痛恨,以及对正面人物姜子牙、杨戬等的敬佩和喜爱。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课程目标。还有,讲到“三国两晋”时跟学生说诸葛亮、周瑜、曹操、司马懿;讲到“唐宋”时,让学生联系相关的唐诗宋词,说说自己熟悉的诗人,也顺便讲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杨玉环等人物故事。通过讲述和搜集一些故事,能使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中精神受到感染,品行得到提升。

四、以“画”激趣

生动形象的画,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时,把知识、技能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掘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唤起学生的内心感受,产生共鸣。如,在教学画北京奥运会徽时,筆者不仅告诉学生2008年奥运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奥运会的精神。同时,还向学生讲述在奥运会时放飞的和平鸽,并指导学生画出象征着和平的鸽子嘴里含橄榄枝的图画。告诉学生,我们希冀和平,因为战争是残酷的,摧毁家庭,破坏经济,让人民苦不堪言。学生画得可认真了,这样的做法使教学更有立体感,学生学起来也津津有味。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笔者巧妙运用以上四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优化了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陶冶了情操,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而且使自己完成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很好地承担了铸魂育人的时代责任。

猜你喜欢
品德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好学者贤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