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周继宇
【摘要】英语语法在高中生的英语学习中被忽视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枯燥、学习难度大,这是我们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停滞不前的原因所在。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实践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一次实验研究,拟对显隐性结合的教学法与单纯的显性教学法进行学习和分析,发掘两种方法在教学实际中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显性英语语法教学;显隐性结合英语语法教学
【作者简介】王春艳,贵阳市第一中学英语组;周继宇,贵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一、研究问题
本次实验各自包含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其中上课实践中的自变量为运用的教学方法,因变量为上课实践后两组学生测试得到的成绩。在2000年Norris 和Ortega根据Dekeyser(1995)的定义,将隐性教学定义为“语言学习者通过对第二语言的体验而获得语法原则和词汇理解”的过程,显性教学则是“将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作为正式语句来学习”的过程。实验中,通过对比显性教学法和显、隐性结合的方式力求能够获得下列问题的答案:
1.比较显性语法教学方法和显、隐性相结合的语法教学方法在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中对课堂和學习的有效性会带来何种影响?
2.通过显性和隐性结合的语法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兴趣是否会提高?
二、研究对象
在语法研究界,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语法教学一直是非常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其中,束定芳和庄智象认为:“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法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本次实验的对象主要针对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7级的60名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均来自贵阳区域。实验开始之前,本文按照学生在本学期已经进行的前三次英语考试的单科成绩的排名,交叉分到控制班和实验班两个班,用以保证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的英语基础相当,实验结果不会受到学生自身基础差异的严重影响,以至于分析结果偏差。实验拟定对控制班同学采用显性教学方法,而对实验班采用显、隐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最后通过测试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
三、研究内容
Robinson(1996)在他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尽管显性学习习得简单规则(如主谓倒装)的成绩可以超过隐性学习,但是在复杂结构(如假性嵌套句)的学习上并没有优势。本次实验课程选用If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作为对两组学生的目标语法,为了更进一步论证和深化显性、隐性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效果,拟定分别对实验的两组学生进行显性教学方法和显性、隐性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短时测试、长时测试和问卷,以实证前人的课堂教学研究成果,提升自己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的技巧和认识。
四、研究工具
在本文的实验数据分析中,主要采用了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它集数据录入、整理、分析功能于一身。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实验需要分析的数据主要包括:短时测试数据、长时测试数据和问卷调查。
1.调查问卷。本次实验运用了问卷调查手段,且分为两次。第一次在实验开始之前进行(具体时间为抽调测试学生且分班完成),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作为问卷对象,目的是了解学生在常规的以显性教育为主的教学环境下对于英语语法教学的兴趣情况。第二次则是在学生实验课程结束后,马上进行,同样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目的是了解在显隐结合的场景式教学方法、显性教学方法后,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转变。
2.短时测试试题。短时测试试题的设计是为了在实验教学完成之后,考察被测试学生的短期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短时测试试题主要由两种题型组成,分别为:单选题和汉译英翻译题。整套试题测试的规定用时是45分钟。试题中主要围绕虚拟语气,参差了个别其他知识点。事先并没让学生知道(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如此)。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测试者有“预先理解或识别测试语法这一外部变量的存在”。
3.长时测试试题。长时测试试题的设计是为了在实验教学完成之后,考察被测试学生的长期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更能体现学生对于上课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反映为较长的时间后仍能够具有较好的记忆。长时测试试题与短时测试试题题型相同,难度相当。也分别为:单选题和汉译英翻译题。长时测试试题中所有的题目也同样都来自作者所在学校自建的试题库,在试题库中随机抽选的试题,题目难度设置为“中等”。
4.SPSS数据分析软件。通过上述步骤所收集到的调查问卷、短时测试成绩和后测成绩都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才能辅助获得一定分析结论,本文是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两组测试学生进行相同的数据处理,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再基于统计进行人工分析和关联,找出其中的关系。
5.后期调查问卷。后期问卷调查是相对前期问卷调查而言的,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后,两班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是否有所改变。部分实验(田金平,2005;Doughty,1991)是在实验完成后马上进行后测,没有进行延期后的二次后测,这样的实验可能会造成有些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对比发现的特性未能够被发现。
五、数据收集
本次实验从2018年7月13日与同事沟通下周调课的事宜,并获取到60名实验学生的前三次英语单科测试成绩。在14和15日将60名学生按照前3次测试的平均成绩进行先后排序,然后按排序将奇序号的学生分到控制班,偶序号的学生分到实验班,并通过网络方式向学生发放问卷,于7月15日晚,回收到60份前期问卷调查。
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上午8:10-8:50先对控制班学生按照显性教学设计进行了If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的语法教学,并用5分钟时间完成了教学后问卷调查。然后在9:00-9:40对实验班学生按照显隐性结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相同知识点的语法教学,同样利用5分钟时间完成后期问卷调查。
2018年7月17日(星期二)下午17:00-17:45在两个不同的教室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短时测试。测试后收集好相关成绩。
2018年7月26日(星期四)下午17:00-17:45在两个不同的教室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长时测试。测试后收集好相关成绩。
整个实验过程总共收集了三组数据:(1)两份调查问卷数据;(2)短时测试成绩;(3)长时测试成绩。
六、研究的主要结果
首先,作为两种教学方法,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并不是对立的,他们是相互促进和補充的两种体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排他性,这奠定了两种方法兼用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索要教授的内容选取不同的方法相结合,因为隐性教学法或者显隐性结合教学法固然有它们的优势,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采用场景引入的方法,所以对于一些较为简单、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还是显性教学方法更直接且有效,一堂课下来,一定是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其次就是两种教学方法的实质是课堂中心的转变,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教师作用而后者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显性语法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直接进行语法知识的讲解来让学习者掌握知识,而隐性语法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法场景,融入角色,感受语境来自主发掘和总结归纳,教师则担当最终的纠正和汇总各种思路,提炼正确内容的引导者,然后通过课堂讨论,最终找出正确的规则的过程。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也应该是后者的参与度更高,学生能够更踊跃的回答和讨论问题。然而同样的问题,课堂时间限制了我们无限采用隐性方法,固显隐性的有效结合才是最终教学的方式,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
参考文献:
[1]Norris, J.M., & Ortega, L. Does type of instruction make a difference? Substantive findings from a meta-analytic review[J]. Language learning.51(supplement sl),1995:157-213.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 Reber, A.S. 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1996,6:855-863.
[4]田金平.英语语法隐性教学实证研究[J].山西师大大学报,2005, 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