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9-09-10 07:22:44范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范杰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科学。通过对学生心理疏导,培养兴趣,提供机会,开发习题等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初中生具有最富想象力、冒险精神和求新求异、求变求索的特征,中学时代是培养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最佳时机。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造力的培养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基础。首先学生要有安全感,要感到自己被承认,受别人的信任,这样他才能抛弃虚伪而存在。其次必须心理自由,亦即表达、感觉、思维的自由,塑造自我的自由。心理调查表明,目前有众多青少年存有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障碍已成为创造性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有健康、稳定、正常的心理,只有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有真正的创造。

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创造力较高的孩子多数表现为顽皮、淘气、荒唐,行为时逾常规,处世幽默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表现自我,对“不合常理”的思维要疏导、鼓励、表扬,绝不能“一棍子打死”,导致学生成为“师奴”。 学生个个都有创造潜能,只不过每个学生在创造潜能表现的内容、形式、层次上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个性。教育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造力并非独指智力,创造型人才也非高智商者,智力正常的学生也可造就成创造型人才。正如毕加索所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三、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

1.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会给学习数学带来困难,从而破坏学习的兴趣,为此在学习数学时要充分注意数学概念、数学问题与实际的联系,要加强实践活动,把纯粹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有关自然科学和实际问题中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2.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当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获得某一成功,定然产生愉快的情绪,若是不斷得获得成功,则学习数学和愉快情绪就会建立稳定的神经联系。所以,教师应把学习的成功感还给学生,教育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3.走出课堂,充实课外。丰富、新颖、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让学生摆脱课堂的束缚,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在教师恰当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到课内学不到的知识,领悟课内没有触及的深奥道理,获取课内无法取得的奥秘,并能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加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四、提供机会,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1.提供和创设创造性的问题情景。我们应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时空,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提问。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引导学生在课始进行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从而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2.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更要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动手操作的时间,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乐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五、开发习题功能,发展创造思维 1.多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变式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训练,通过变形变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复杂变为简单。在进行解题过程中,鼓励学生不受习惯限制,不受思维定势干扰,打破框框,勇于创新,全方位、多角度地寻求解题方法,并能选择最简、最优的方法,发挥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独创性。 2.以开放题为出发点。①问题内容的新颖性。传统的数学封闭题条件简单,结论固定,解法呆板,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可套用。通过大量机械重复训练可以套用模式解决,解题者是在复制别人设定的解法,产生许多高分低能现象。而数学开放题,条件复杂,结论不定,解法灵活性,综合性强,无现成模式可套用,需要学生独立地进行探索,极富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②问题形成的生动性。数学开放题有的要探求多种答案,有的寻找多种解决方法,有的追溯多种成立条件,有的由变求变,有的以动带动,很能体现现代数学气息。③问题解决的发散性。解题者需要运用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类比、演绎、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同时探索多个解决方向,创造新思想和新方法,获得多种结果,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科学。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心理疏导,培养兴趣,提供机会,开发习题等,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积月累,长期训练,使学生学会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石中英. 《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张思明.让数学的教与学成为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舞台[J]  《中学数学教与学》 2009年第四期.

[3]许秀华.新课改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中学数学教育》  2005年第四期.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0:17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5:41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