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莹
摘要:由于德州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美术培训作为一种对人才培养的途径,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德州美术培训机构的数量快速增长,各有所长。本文通过对德州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课程现状的调查来研究其教育的侧重点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以林雪美术和德州青少年宫为例。探究如何解决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加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儿童美术;现状;德州美术培训;年龄分班教学
两个教育机构跟大部分美术教育机构一样都是按照3-5岁为启蒙班,5-6岁为基础班,6-8岁为提高班,9岁以后开始进入动漫、素描的学习、国画等科目的学习,当然这个年龄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唯一固定不变的。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可以过早的进入基础班或者提高班,有的孩子也会在7岁进入动漫、和国画的学习。
3-5岁的儿童因自身认知能力及视觉审美水平受到一定制约,林雪美术开设了创意课程,学生感受线条、体验撕贴,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等特征。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学会不断思考,不断创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绘画水平的提高,到5-6岁老师会给一个主题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开展。根据孩子应用的绘画材料及每个孩子的状况去指点让他们去认识世界,创造许多独特的方法,在造型、色彩、构图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该画室课程的设置主要是给孩子主题,让其尽情地发挥,尽情的想象。相比于林雪美术少年宫在教学上缺乏趣味性,它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以故事的会展开,仅仅是按照学生的年龄将内容划分难易程度来教学,一般到了7岁以后少年宫孩子开始进入国画、漫画、素描等课程的学习了,在国画的教学上还是比较传统,绘画内容大都是传统的山水花鸟画,并没有涉及到泼彩及泼墨等表现手法。素描更是过早让孩子进入到了枯燥几何形体的学习,创意性的东西相对较少。好似每个机构对彩铅的重视并不多。而且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因文化课学习的压力,一部分孩子课外美术班学习转移到语数外的学习上去了。
师资及学生班额情况:
林雪美术采用小班教学一个班不超过15人,少年宫大班教学,一个班里一个主教还会配助教主要负责给学生改画、个别辅导及替。就其教学效果来看,林雪美术相对较好,人数少方便管理,学生都能照顾到。老师都是具备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相对而言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只有少年宫的助教是在校大学生,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习的机会。但是经验丰富的主教老师依然缺乏科研能力,在教学上缺乏创新。上课内容虽然提前备课了,但是内容多是老师临时搜集素材。没有整个一期课的教学方案,以至上课秩序混乱,缺乏节奏感。。相比于林雪美术而言少年宫有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学大纲。机构与机构之间缺乏学习交流,机构应该多给老师们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培训。
教学规模其他教学活动:
少年宫是与幼儿园合作,除了有美术课程以外还设置了许多其他的课程,孩子学完舞蹈就可以来学美术,这样便于招生,孩子相对较多,班级也多,便于孩子调课,不会出现孩子想周六来上课结果没有适合他的班级的情况。少年宫会在每年六一儿童节组织孩子在中心广场办展览,各种绘画比赛,组织学生考级。这增添了学生的信心及兴趣。
家长认同度不同的干扰:
大部分课外活动中心还是多以盈利为目的,家长因不从事此专业或多或少会对这个专业有太多片面的理解,以至于有些老师喜欢跟着家长的喜好走,如:家长不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只会从画面中好不好看的角度去评价孩子的作品,一部分老师为了迎合家长,选择让孩子画完作品之后都要给孩子进行修改,我不反对孩子修改作品,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以便提高,但是长期给孩子完整修改作品却使孩子形成依赖。
我对德州美术培训教学的建议:
加强交流学习,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完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培养孩子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给学生组织教学活动,以带动学生的兴趣,小班教学。培养孩子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具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探索[J]. 朱静. 今传媒. 2018(03)
[2]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 孙雪霞,张芳芳. 小学教学参考. 2008(21)
[3]淺谈儿童美术教育[J]. 王强.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2010(09)
[4]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 李泉. 宁夏教育. 2011(12)
[5]走出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J]. 王飞,吴满玲. 江西教育. 1996(Z1)
[6]“甜蜜的诡计”——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立体教学法[J]. 孙小娥. 美术. 2015(06)
[7]论儿童美术教育消费[J]. 曾金凤. 美术教育研究. 2015(04)
[8]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孟凡柱. 新西部(理论版). 2014(15)
[9]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性研究[J]. 胡小鹤,韩彤. 美术教育研究. 2013(22)
[10]儿童美术教育应重视回归童心[J]. 戴悠悠. 艺术教育.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