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风险与监管问题研究

2019-09-10 07:22马念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6期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

摘要: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开始关注影子银行,近年来我国对影子银行的关注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急剧膨胀和社会金融杠杆率的持续升高,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逐步增加,相关金融政策的实施难度也随之增加。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环境所产生的风险,提出相应的监管策略,以期促进我国金融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策略;杠杆率

一、影子银行概述

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麦卡利提出。他指出:“影子银行(shadowbanking)是运用各种创造性融资手段,将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短期资金进行经营运作的机构体系,其组织构成通常为具有较高杠杆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与国外影子银行相比,我国影子银行在很多方面体现中国特色。对于我国影子银行的界定,很多学者从机构体系和业务范围等角度进行考虑,现在一般将以信用为基础从事融资活动的信用中介机构以及处于监管体系以外的银行业务定义为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相较传统银行特点显著,主要表现为不透明性、高杠杆性、表外性、信用创造性等。我国影子银行构成主要包括银信理财合作、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民间借贷、私募基金等。

目前,世界影子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且呈现较大规模。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经过快速扩展,最近两年相对放缓。根据穆迪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末我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达到65.6万亿元,超过2016年末的64.5萬亿元,增幅为1.7%。影子银行资产在GDP中的比例从2016年86.7%的峰值降至2017年的79.3%。尽管在我国影子银行业增长放缓,但整体规模依然很大,在全球排名靠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占整体经济的比例较大,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二、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机制不健全导致监管缺失

目前我国实行的金融运营监管体制是“一行三会”体制下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具体表现为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筹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各自监管。这种体制能带来一定的好处,促使各监管机构集中管理本行业金融运作,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可能发生监管漏洞,对于一些监管盲区监管机构不能及时把控: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多头监管的问题,当出现影响国家经济金融的重大危机时,没有一家金融监管机构能负责整体金融风险。同时国家对影子银行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的规章准则也不完善,导致金融监管容易出现无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监管难度。近年来,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逐步加强,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高杠杆性放大系统性风险

由于缺乏金融监管机构的全面监督管理,影子银行在进行经营运作时不用像商业银行那样留存大量的存款准备金,而只需拿出少量资金就可以通过杠杆效应操作大量资金,导致影子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在一定程度上放大系统性风险,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影子银行的存在增加了我国金融机构的不确定性,杠杆过于抬高了整个社会资本成本,扩大了系统性风险,加剧了经济体制失衡程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隐患。

(三)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首先,影子银行体系通过影响我国基础货币的调控对货币政策调控中间指标造成影响,并通过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流向对货币政策调控最终目标形成重要挑战。其次,影子银行系统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其运营过程中的价格和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官方利率,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再次,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传导的,由于影子银行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因此无法准确衡量信贷规模受影响的程度。最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产生不对称的效应。

(四)加大信贷投放风险

由于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直接融资规模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导致银行可自由运用的资金比率下降。当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主要还是以信贷的方式调节的,央行可以以此调节宏观经济规模。由于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其中很多信贷资金都被投放到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如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等,且一般以抵押或股权等方式将投资主体联系在一起,一旦其中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会对整个投资体系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信贷投资风险。

(五)冲击整体社会稳定

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金融市场效率,但是由于我国影子银行处于监管体系之外,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一旦受到外部冲击,其产生的风险会在全社会快速扩散,导致巨大的金融风险。同时由于影子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法人结构不完善,经营运作水平低,经营管理易混乱,财务制度不全面等问题,导致影子银行内部风险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旦内部某一环节出现风险,会导致整个影子银行体系的错乱,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对社会稳定性造成巨大冲击。

三、强化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策略

(一)健全影子银行法律规范机制

要实现我国影子银行的稳定运行,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首要保证。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影子银行的运作和管理,使影子银行在法律管辖范围内正常运行。对于影子银行系统内的基础产品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品,国家要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对这些具体的产品进行约束。同时国家还要加强法律监管,约束影子银行行为,特别是对于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性,国家要提出针对性监管策略。国家要对影子银行的融资来源、经营许可等方面进行约束,促进影子银行运行的规范化,加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保证影子银行在操作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火墙

影子银行风险较大,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火墙,将风险进行有效隔离。首先,要加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严禁银行从业人员参与民间金融,强化监管银行资金流向,谨防风险从民间金融流向正规金融。其次,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向银行申请融资的行为,要采取谨慎缜密的态度,加强信用调查,解决好委托代理关系,做好风险防范。再次,要加强融资担保机构的信息披露监督管理,防止出现部分机构为了利益出现过度担保的问题。

(三)调整我国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货币供应量由于受到影子银行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社会流动性,对此可以选择别的指标(如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针对利率偏離、银行存款外流等问题,国家可以采取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管制,提高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供给,积极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业务,让中小企业尽量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努力提升商业银行在信贷传导机制中的作用,鼓励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进行借贷融资,控制影子银行规模。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方面,由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本身存在非对称性问题,即使不受影子银行的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四)加强影子银行信息披露

我国影子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操作不透明,导致其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很难得到有效监管,当出现风险时很难快速捕捉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我国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影子银行金融监管,特别是对其场外交易活动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确保交易过程中任何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都在监管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各金融机构之间要加大信息共享,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为金融监管提供良好的规范,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五)促进影子银行健康发展以实现社会稳定

影子银行健康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的一剂良药,促进影子银行健康发展,要构建专门的保障制度。既要约束影子银行的过度发展,将其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又要处理好正规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的关系,促进社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循环疏通,避免由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链断裂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推动影子银行阳光化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我国影子银行的要积极探索规范化运作,打破局限,实现社会稳定。

四、结论

自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发展迅猛,表现形式多样。我国影子银行由于其不透明性、高杠杆性等特点,有明显的风险性,会对我国政策法规、货币政策、信贷投放、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既是我国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繁荣稳定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张惠.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金融纵横,2012(05).

[2]王敏.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研究[J].经贸实践,2018(11):154.

[3]张志欣,胡玉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与防范分析[J].新商务周刊.2018(04):241.

[4]何五星.引导中国影子银行发挥正能量[J].南方金融,2013(01):34-38.

[5]唐荣.影子银行的风险预防[J].福建质量管理,2017(24).

作者简介:

马念,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猜你喜欢
影子银行风险
浅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