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贫困地区支教新路线探索

2019-09-10 15:55胡少雁马乙平林建涛萧妙芳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支教互联网教育

胡少雁 马乙平 林建涛 萧妙芳

【摘要】:自03年起,中国支教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备受社会大众关注,许多爱心人士也积极参与其中,支教事业欣欣向荣。当然,支教事业的发展也会出现许多问。,在不断地修复问题的过程中,支教的体制也日趋完善。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互联网地推广,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网上学习”也应运而生。新的学习方法代表着新的教学模式,也代表着新的支教模式,这是时代给支教事业的机遇。我们探索传统支教发展至今的不足,探索新的支教手段,取长补短,进一步地完善体制,这也是支教事业全新的挑战。

【关键词】:支教、“互联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越来越凸显。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客观存在因素,我国的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相差悬殊等问题。爱心支教事业也应运而生,许多高校学子积极投入其中,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自03年国家倡导以来,爱心支教形成了长期支教和短期支教两种形式,其皆为都是前往落后地区实地教学,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制约。在互联网事业发展下,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教育”这个新名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将在2020年实现宽带网络基本覆盖中国所有农村,响应相关要求截止目前很多山区都已通网,“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将成为新的对边远山区教育援助的新的方式。

一、传统支教模式下的支教实况

1.大学生的安全和生活保障不到位

一般来说,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都是一些偏远落的山区。这些地区大都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事故造成大学生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因支教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可能也无法完全保障支教人员基本的生活条件。交通不顺畅、医疗设施不全等变是支教地区生活艰苦的展现。

2.短期支教缺乏长效机制,无法形成系统教学

短期支教时间一般是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支教团队为落后地区带去先进理念、和新的学习模式,但当团队离开后,随着时间关系支教地区的教育关系还是会重归于旧,短期支教无法形成长效机制,对学生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另外,支教队伍对当地学生的知识程度也没有充分的了解,无法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

3.传统支教模式限制了支教队伍的壮大

传统支教模式要求支教人员到达实地支教,对教师团队的时间、空间要求较高,从一定程度上筛选掉了一部分因工作或学习等原因的爱心人士。

二、“互联网+教育”的新支教模式的探索

1.“互联网+教育”支教模式的优势

其一,国家政府对于互联网普及的政策及政策的执行到位,使得许多贫困山区已经通网,让互联网教学在支教地区成为可能。

其二,“互联网+教育”式的学习模式在这几年得到了良好发展,继而应运而生出一系列网络应用平台,如蓝魔云班课、无忧课堂、学习通等。网上教育平台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审核机构。

其三,新支教模式下,打破了以往支教人员与支教地区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让参与支教的志愿者可以更为自由地选择时间来参与支教公益事业,支教地区的小朋友也可以更为自由的选择时间来接受,甚至是结合当地教育形成系统教学。

2. “互联網+教育”支教模式遇到的挑战

首先,网上支教这种更为舒适的支教模式必然冲击到传统支教模式。线上支教固然可以地展示教学的内容,但却无法实时地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关方面的扩充,这也是线上教学的弊端。因此,支教必须线上线下相结合,才能取长补短。其次,支教是无偿性公益事业,网上支教也必然影响到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益,甚至会遭受他们的打击,因此需要团队人员团结一心、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董奇.借力“互联网+”创新教师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5-05-27:5.

【2】张璐阳.关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2年09月下.

【3】高毅哲.大学支教:不能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13日03版.

【4】崔伟华.刘起霞.弊大于利的大学生暑假农村支教[J].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5】杨国春.贵阳学院春晖行动社短期支教现状研究2014年4月25日.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胡少雁   出生年月:1998.04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精确到市):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职称:学生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安全工程

第二作者:马乙平  出生年月:1997年8月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精确到市):广东汕头  职称:学生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自动化

第三作者:林建涛  出生年月:199805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广东省揭阳市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安全工程

第四作者 :萧妙芳  出生年月:1998年9月18日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广东汕头 学历: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支教互联网教育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