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探讨

2019-09-10 15:19黄俊均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主任核心素养

黄俊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注重提高智力的教学方法已不再满足新时代青少年的发展,素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作为学生的班主任,理应承担起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目前来说,多数学校的德育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相对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 班主任 德育工作

1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中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在当代教育领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学校应当重点开展的一门教育类课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擅长接受新事物,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从中小学开始,帮助学生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最为合适的人选就是班主任,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通过德育教学工作,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使学生的成长过程更有意义。

2德育工作展开的基础与意义

2.1确定相关理念的教育

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思想,科学合理的理论思想是德育教育的思想基础,是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传授学生德育思想时,学校可以和其他先进组织积极合作,并开设相关的政治思想教育课堂,结合积极分子的先进思想意识,和其他先进组织进行交流沟通,发现并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秀思想意识,进而促进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2德育工作进行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文化水平迅速提升,这个时期也是考验各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重要阶段。因此,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中国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就显得非常重要。班主任可以在德育教学方法上开拓创新,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采用相关教育方法,通过和学生交流来充分了解关心学生,进而使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拥有更高的道德素养。

3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现状

3.1教育急功近利

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教育变得功利化,导致很多学生跟风出国深造。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有充足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只关心考试成绩,不在意核心素养。学校把智育放在首位,完全忽视了德育的存在价值,导致社会普遍出现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3.2班主任未正确地认识德育工作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学校和家长把教学重心全部放在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完全意识不到德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新生代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不重视德育,学校和家长也就不了解德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教育方法。长此以往,我国的德育教育就会被遗忘,最终必定会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3无法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方面的需求

由于我国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德育方面缺乏完善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很难在最快时间内解决问题。就目前而言,在德育教学方面,班主任很少跟学生进行沟通,教学模式呆板,这都会导致班主任很难了解自己的学生,体会不到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以及管理班级,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坚持以身作则的教学理念,做好德育工作。

4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

4.1充满爱心,善待学生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应该和学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班主任和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正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佳时机,班主任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品质,和学生平等交流,注重观察和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并且经常换位思考,和学生保持更加良好的關系。

4.2德育教育,手段多样

由于中小学生的思想层次不高,思考问题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多样,因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做游戏、读报纸、开展专题讨论会或者播放德育视频等活动融入到教学模式中,为学生创造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德育的真正意义。

4.3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当今时代的发展不同于往日,班主任应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这就需要班主任全面掌握德育知识和教学方法,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德育教学方法。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避免由于盲目学习而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班主任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

4.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明白,自己为人师表,就要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同时,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国、明理以及诚信等思想意识,但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非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因此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保持充足的工作热情去做好德育教学工作。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展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行业应当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今我国的科技文化水平已经得到飞跃式的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教育领域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大力发展中小学素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对待中小学德育教育秉持着严谨认真的负责态度,充分掌握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苑. 基于素质教育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 中华少年, 2017(36):16-16.

【2】王春晓  .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21):112-113.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班主任核心素养
我的班主任①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