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2019-09-10 07:22陈颖丹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6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陈颖丹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接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中,均给予常规专科治疗,同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评测本组患者护理后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后,92例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8%。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专科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稳定患者心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心病;抑郁;焦虑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症,被公认为心身性疾病,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具有病情重、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在冠心病发生及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属于独立风险因素[1]。因而,在临床治疗中需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本文主要对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心内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脑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均通过心电图、冠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恶性肿瘤、血液疾病等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其中,男47例,女45例;年龄59~76岁,平均(68.5±2.3)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4±1.3)年;合并高血压34例,糖尿病16例,合并泌尿系炎性病症13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进行对症治疗,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床头健康宣教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心理动态,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社会支持:入院后科室护士到病房和患者交流、沟通,同时还应积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及安抚工作,鼓励家属多陪伴、照顾患者,并要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为让患者的心理稳定在良好状态,还应加强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增强其临床依从性,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此外,根据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团体活动,可与病友聊天、沟通,减轻心理负担,将内心想法、感受倾述出来,更好的面对生活,逐步恢复社会心理能力。

(2)心理干预:科室护士需向患者系统讲解冠心病的临床知识,根据患者文化水平,采取床头口述、图片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讲解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危害及预防,让患者更好的认识自身疾病,在此过程中,要及时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疑虑。此外,主动和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自述,了解其身心需求,密切注意患者情绪变化,与家属配合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3)放松练习:通过口头指导,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升呼吸方法,让其肌肉得以放松,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具体步骤:①指导患者行舒适姿势;②闭目养神。③尽量将全身肌肉放松,自脚其逐步到面部,充分放松。④再用鼻来呼吸,可意识自身的呼吸。在呼气时,心理默念“1”,吸气时默念“2”,持续5min。结束时先闭眼后睁睛,静坐3~5min。

1.3评价标准

在护理前后应用SAS量、SDS量表评测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满分均为80分,根据中国常模,以50分为界值,分值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在出院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护理操作、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服务态度、沟通交流等方面,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总满意为很满意、满意之和。

1.4统计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t进行检验,计量数据以例数(%)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通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护理前评分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2.2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调查,很满意64例(69.6%),满意25例(27.2%),一般3例(3.2%),不满意0例(0.0%),总满意89例(96.8%)。

3讨论

临床上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会因病程长、病情反复,再加上担心增加家庭负担而承受较大心理负担而出现抑郁、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会导致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对患者健康带来极大影响[3]。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不但要重视患者症状及体征,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

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主要和胸痛反复性发作、治疗环境陌生、生活方式和习惯骤然改变等有关。这种情绪的产生既有生物因素影响,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因而临床表既有躯体症状,也有心理症状,焦虑、抑郁等情绪又会影响到冠心病预后。本研究中,92例冠心病患者在对症治疗和护理中,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心理疗法及放松训练,调节患者精神状态,缓解其负性情绪[4]。特别是放松训练可有效放慢心率,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血循环,减小心脏负荷,緩解心绞痛,稳定患者心理。通过测评,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达到96.8%。可以看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提升预后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潘贤妃,王海英,童巧薇,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33:135-137.

[2]张静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36:71-72.

[3]刘开燕.心理护理干预对15例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136.

[4]张净,方伟,王燕.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34:95-98.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