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辛慧
摘 要:在信息技术时代,课堂教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基于“雨课堂”进行水质理化检验教学改革,巩固学生的理论内化和实验操作,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给水排水相关领域工作岗位对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水质理化检验;教学改革;“雨课堂”;策略
水质理化检验是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高职相关专业教学要为给排水工程领域发展培养综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应当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借助“雨课堂”这一新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实践教学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水质理化检验教学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本研究分别就“雨课堂”的应用展开论述分析。
1 “雨课堂”和理论教学改革的融合
1.1 “雨课堂”智慧教学模式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出的一种新型教学设计,主要目标是全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创建以师生交互沟通为基础的开放性、智能性课堂,让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时间、空间限制,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PPT、微信、大型网络公开课(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融合起来,进入以“互联网+课堂+移动终端”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新阶段[1]。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单一性的多媒体教学,“雨课堂”具有以下优势。
1.1.1 灵活的课前预习
将网络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融合,从而将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插入到PPT中,并推送到学生的手机微信中,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直接进行课前预习。
1.1.2 便捷的课堂测验
一键发送功能将习题融入PPT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自由设计测验时间,随时开讲、随时测验,节省大量课堂板书时间。
1.1.3 交互的师生互动
无论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投稿、弹幕、课堂点名等方式进行随时交流沟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1.1.4 创新的作业题型
借助信息技术,创新作业试题的类型和回答方式,学生可以语音回答、附件上传、投票回答、拍照录屏答题等。
1.1.5 立体化的数据驱动
为课堂教学提供全周期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让教师可以对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进行直观的控制。
1.2 “雨课堂”和理论教学改革的融合
理论教材的出版周期决定了教材内容和专业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教材中提出的水质理化检验理论知识,很少能和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结合起来。“雨课堂”可以借助MOOC、互联网教学等拓展理论知识内涵和外延,教师筛选网络教学资源,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挖掘、归纳、整合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结合起来,分析理论知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应用,并借助“雨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了解教材理论知识并熟悉现实工作岗位上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2]。
1.3 创新教学形式
传统理论课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借助“雨课堂”,教师可以营造一种全新的、开放的、灵活的理论教学氛围,不再向学生输入大量既有理论知识,也不再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割裂开来。如在讲解工业污水这一知识点时,将PPT、MOOC和微信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筛选网络教学资源,增加对各类工业污水的介绍,并制作PPT直接导入到学生微信中,学生在预习阶段了解印染污水、造纸污水等对环境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之后可以随时进行课堂测验,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项目教学,每组分析一种最新的工业污水处理案例,分析之后快速形成小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雨课堂”的理论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和慕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并借助学生广泛使用的微信增进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2 “雨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实验教学是水质理化检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实验能力有着积极作用,也为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满足相关领域真实岗位需求奠定了基础。高职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和“雨课堂”的融入,一方面要巩固和强化理论教学中的资源、信息和知识;另一方面要给学生实验教学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3]。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是固定的,课前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设备、试剂等,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和结果总结出实验报告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有限的,对实验前等相关准备工作了解甚少,依照教师设定的程序、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久而久之会形成对教师的过度依赖,难以在实验中形成创新、创意思维,所以借助“雨课堂”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十分有必要。
2.1 “雨课堂”中的实验内容和實验方法
“雨课堂”的灵活性、便捷性让实验教学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流程。教师可以借助PPT、MOOC的随时导入让学生了解全新的水质指标监测技术、各种便携式检测器材等,让学生了解水质检验检疫行业的最新发明创造和前沿知识。
如让学生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并对比其他类型检测仪器的功能、作用、使用方法,让学生对同类型的检测仪器加深了解,不再拘泥于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将全新的眼光放到现实生产生活的实际应用中,对水质检测的测试手段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2.2 “雨课堂”推动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
当前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大多沿用既有的实验策略和方案,按照固定程序进行实验操作,如此年复一年缺乏创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只是单纯地模仿,机械地照搬,難以养成独立的科学实验思维和独立的创新思维,由此导致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新问题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个人综合能力和岗位实际需求不匹配。
在“雨课堂”中,教师构建任务驱动型实验教学方式,将岗位胜任能力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借助“雨课堂”的便捷灵活交互教学方式,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可以在微信上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或者学生在课前自行组成小组,教师将实验相关的内容、建议通过PPT导入到微信中,让学生自行去做实验准备,包括准备实验器材设备、查阅书籍文献,梳理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了解前沿科技和设备,继而通过微信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流程、撰写实验报告等。而教师则可以通过“雨课堂”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过程进行实时跟进指导,了解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全程跟踪、评价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创新创意思维的建立,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重点考察学生在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和面对新问题时所展现出的科研态度、价值取向和实践动手能力等,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清晰直观的认识。
如在水中亚硝酸盐氨氮检测实验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准备工作、试剂配制方案、试剂浓度检测以及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进行跟踪检测,考察学生在实验设计中表现出的团体合作精神、严谨务实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4]。
2.3 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雨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还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共同摸索和探讨,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验要求摸索出针对性的实验教学。该改革方案,让“雨课堂”能够更加灵活地服务于实验教学。同时教师也要着手研究“雨课堂”上将理论教学环节和实验教学环节结合的方法,在理论课堂上营造教师和学生交互沟通的学习氛围,教师对重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而实验环节可以通过PPT、微课、慕课随时随地导入,并设计小型微实验的实验视频验证和探究理论知识。
3 结语
水质理化检验的课堂教学改革是顺应信息技术时代,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路径。将“雨课堂”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将多媒体技术、信息平台和多种教学软件进行功能整合,让传统教学法向智慧教学法进行延伸和拓展。
[参考文献]
[1]姜海丽,孙秋华,赵言诚,等.基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19(18):86-88.
[2]张晓宁,胡 静.“水质检验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与创新,2019(9):132-133,136.
[3]戴娟秀,郭莲仙,邵军丽,等.“水质理化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6(25):108-109.
[4]付国庆,周 婷,顾缨缨,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6(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