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2019-09-10 07:22杨中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6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整本书课外阅读

杨中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实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势在必行。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探求不同课型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整本书的阅读品质,从而为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导读指导,激“趣”

岳乃红老师说:“导读课的目的是‘初步建立儿童与书的联系,激发学生内心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从导入的环节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像吸铁石一样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教师可以从孩子的生活聊起,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走进书中,也可以通过与书关联的内容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或设置悬念,诱发读书的兴趣。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以诗句导入、以书评导入、以精彩句段导入、以故事导入、以谜语导入、以相关影视作品导入……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在情境之中打开阅读的窗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引领学生领略书中无限的美丽风景。

2.走进文本,品读片段。面对整本书,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本信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呢?书本内容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需要根据每本书的特点、儿童的学段特点、现代学生的心弦触动点,综合考虑,选择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一起阅读,体验阅读的乐趣。一本书的切入点有很多,比如从封面入手,让学生质疑,预设故事情节,引发阅读期待;从人物形象入手,唤醒学生的认知,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作者入手,讲述创作故事,引发阅读兴趣;从文中插图入手,讲述创作故事,调动阅读的激情;从相关影视作品入手,激发读书兴趣(但要注意课前不看完整的电影,最好看完书再看)……

3.设置悬念,推荐阅读。导读课的最后环节,在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戛然而止,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继续阅读,同时也可以拓展介绍这本书的其它信息,如获奖情况,名人和媒体的评价,以及这本书的特别之处等,使学生对本书的了解更加全面,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热情和欲望,从而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导读课上教师还可以适度自然地对学生渗透阅读策略、阅读方法,教学时也可以把“传授方法,提出建议”作为一个环节放在导读课中。诸如朗读和默读的运用,精读、略读、跳读和浏览的不同要求,边读边想画面,边读边思考,以及如何抓要点,如何梳理故事情节,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揣摩语言的精妙,如何做摘抄、作批注、写体会等等。这使学生读起来目的更明确,做到重点读、深入读,大大提升整本书阅读的实效。

二、推进指导,务“实”

推进课要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展开,我们虽然把它叫做“阅读推进课”,其实它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短短的几分钟,还可以是几节课,甚至更长时间。无论时间长短,只要以推进学生的阅读为目的的课,就可以叫阅读推进课。

1.多形式复述故事。在学生读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前了解的多数人的阅读进度,选择内容让学生复述故事,最低限度要能说出每章主要讲了什么,能大概讲述故事情节,讲讲对书中人、事、物的初步印象。复述时可以配合游戏、表演等变换多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随机教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和复述故事的方法。

2.展开预测想象。儿童图书,尤其是儿童文学类书籍,情节变化往往出人意料,引导学生读这类书时,多用预测想象法去读,读到关键处可以停下来,想象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让学生通过想象,对比书中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内涵和书中内容的动人之处,这样能满足学生挑战的兴趣,保持阅读热情,为交流课搜集话题,促使他们深入阅读。

3.阶段阅读成果展示。为了检验阶段阅读的成效,可以用阶段成果展示的方式推进。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举行讲故事比赛、佳段欣赏会、我是“朗读者”、人物评论会、情景剧、手抄报实物展示等等,呈现多元表达。同时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文化墙分享阅读感受,师生、家长共同点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三、交流指导,品味

交流课是整本书阅读的后期阶段,是学生读完整本书后的成果展示与分享。

1.品味书的主题。书读完后,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目录情节,探讨书的主题,这种探讨是对整个故事、整本书的回顾总结与提升。在探讨主题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假如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你跟故事里的人有相似的地方吗?这是让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链接,建立联系。如《小王子》一书的交流课,就可以紧紧抓住“驯养”一词,引导学生链接生活中你还和谁(人、动物、植物)建立了“驯养”关系,落实到“爱”的联结。

2.品读书的情节。书的情节始终是学生关注的,作者一些独特的表达方法也会蕴含其中。读完一本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书中一些重要的情节。如《夏洛的网》交流分享课,教者可以抓住夏洛的“四次織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享故事情节,学生会选择相应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汇报,这样就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建立了整本书的基本框架。

3.品悟书的独特写法。比较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评价方式,对一本书的主题、情节、人物交流之后,最后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这本书和其他书比较,在写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引导学生既回到整体,又跳出书本。让学生注意整本书的特点,是对语言表现形式的一种关注。但这项要求因情况而异,因年级而异,不宜要求过高。还有书中对一些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对景物的细致描写等生动传神的句段,都要引导学生关注,要抓住一些关键处引导学生领悟和体会。

四、后续推进,二次提升

全班共读一本书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阅读的成果,深化其对整本书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阅读后的反馈能力,可开展一些后续推进活动,如,跨界阅读,看看相关电影;延伸写作活动,续编故事;对话书中人物,为故事人物画肖像;排演童话剧等。

教无定法,因人而异;取舍之间,彰显智慧。不断实践,反复尝试,注重课外阅读有效策略指导,为孩子们推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引领其进入整本书的阅读中,提升整本书的阅读品质。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整本书课外阅读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