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敏
摘 要:本文用SWOT分析法闡述了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客观理性地分析了职校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认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发展性内容为主,要明确职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着重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字:SWOT分析法:心理健康教育;手机新媒体
第一手机新媒体在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地位(S)
1.手机新媒体极大丰富了职业学校学生生活与娱乐方式
所谓新媒体,是互联网媒体的进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凭借手机便于携带与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职校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手机新媒体来获取新闻资讯,无论是学生之间交流的话题还是目前关注的内容,职校学生都愿意用手机新媒体来获取。可以说手机新媒体在很大晨读上决定了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人生世界观的形成。
2.职校学生借助手机新媒体,可以及时把握现代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新媒体提供的网络空间、直观的视频与超星学习通等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学生更好地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有助于为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与自身素质。
第二手机新媒体在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占的弱势(W)
,手机新媒体如同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方面手机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添了一丝时代的亮色,但是作为一种新媒体,缺少全面的监督与管制,也可能为某些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存在于手机网络中多样的自媒体缺少必要的监督,让一些是非观念薄弱的学生产生消极的人生观态度其次,网络上的某些封建迷信让学生身心受到伤害摧残。一些同学会因为某些宣传封建迷信的手机新媒体的误导而走上人生歧途。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者教师本身中也有许多人缺乏掌握手机技术的技术储备。自身在与学生沟通中的思想或者理论储备也不足。一些特别是年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学环节中面对某些职校问题学生时,表现出缺乏足够的经验与自信。再加上目前职业学校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配比不齐的局面,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施教者面对过多的学生数量,缺乏足够的精力面对手机新媒体带来的变化研究,也使得许多活动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手机新媒体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机遇(O)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新媒体为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职业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首先,手机新媒体的运用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其次手机新媒体拓展了职校学生接受渠道,让学生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随着手机及平板pad在校园中的普及,广大职校师生都能数量操作使用手机的通讯与实时交流功能,但另一方面,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没有完全掌握手机等新媒体的多项交流功能,平没有完全适应手机、平板等载体,缺乏将手机等新媒体工具与心理健康教育完美融合的手段与方法,不能有效利用手机实施教育与教学。
第四手机新媒体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威胁(T)
与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相对应,伴随着快捷高效的信息以外的是网络虚拟世界中也存在着大量良莠不分的虚假内容信息。职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三观仍未建立或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区分这些信息的真假,对于职校学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没有建立完整人格与世界观的学生,初次面对这种负能量的资讯。可能会对心理与思想上产生巨大的冲击首先,职校学生因知识积累不足,是非观念不足,容易产生灰心失望的心理,丧失人生目标。其次,手机的诱惑让一些学生把持不住自己,社会交际能力下降。最后由于职业学校多元化的教学生活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结语:手机新媒体已经深入每个职校生的生活中,手机不仅为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科技的便利与高效,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式,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丝亮色。利用手机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做到更有个人针对性与时效性。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增加了可靠的保证进而为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后续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支撑的空间。对手机这一新媒体工具的研究与分析,对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利用好手机这一新媒体也能对职校学生心理教育与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越来越多职校学生成为“低头族”沉迷于手机这种新媒体的诱惑下,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手机带来的正面带动效应与隐藏的负面效应。面对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现实,通过SWOT分析法综合考虑了手机新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影响,用科学与全面的态度来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手机新媒体应用,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以期去伪存真,让手机新媒体完美应用在职校学生心理辅导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21]汪玉辉.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J].今媒体,2010(8).
[2]师宝国,高云峰,马玉赫.STEAM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7(4).
[3]张迪良,汪韬阳.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由手机文化引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4] ]Scott W.Campbell, Yong JinPark.Teaching and Learning Guide for:Social Implications of Mobile Telephony: The Rise of PersonalCommunication Society[J]Sociology Compass, 2008, Vol.2 (6),
[5]Sanshan Li, Yongjian Li.An Explor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of Mobile Phone in West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10, Vol.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