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偲又
摘 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出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更加复杂,要实现体育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就必须积极借鉴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思路,全面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阻碍,落实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创新等多方面的工作。本文笔者就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体育产业;发展思路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体育产业累积了诸多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产品供给过剩,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与管理模式等加以改进和创新,紧跟当前时代发展潮流,将供给侧改革作为突破点,实现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就是政府公共政策中供给方式的调整,即实现对生产、输出及调整等的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主要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和市场化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从而充分发挥出市场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简单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按照当前市场发展态势而编制的长远发展规划,其主要立足点是市场资源中心,这是一种全新的战略决策。在第19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必须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制,把实体经济放在首要发展位置,把提升供给侧体系的综合质量最为前进方向,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质量优势。所以,我国供给侧改革必须把供给质量的优化作为主要着力点,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良好运行的目标。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人才匮乏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都比较落后,在这种传统体制的指导下,体育人才培养十分封闭,其他相关领域的人才几乎无法进入体育产业发展领域。近些年,虽然我国各大体育院校都相继开设了体育管理专业,并扩大了专业招生规模,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但是从整体上,我国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仍然存在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高素质的综合型专业人才更是寥寥无几,正是由于人才的显著匮乏,导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瓶颈,站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最为缺乏的是制定体育市场规划、管理体育产业的人才以及发挥相关监督职能的行政干部,此外,市场营销与体育产品研发方面的人才数量也远远不足。
(二)体育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按照当前的产业结构来进行划分,体育产业可划归为第三产业,其对市场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正逐步提升,相关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主要是体育用品制造业,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完全突破贴牌生产的产业链困境,再加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未充分发挥出来,导致我国体育行业经常出现低水平生产、重复建设等问题。站在体育用品出口企业的角度来看,其贴牌生产所占比例相当大,而且研发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造成产品的差异性不够突出,市场上同质产品的竞争十分激烈。
(三)有关体育产业的宏观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起步比较晚,特别是在初期发展阶段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有效支持,这就给后期产业链结构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尽管随着全民健身口号的出现,我国体育产业的政策倾斜力度明显加大,但体育产业市场拓展空间仍然非常有限,单一的盈利点也根本不能满足企业长久运营的需求。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政府出台的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已经基本处于比较完善的状态,但是在一些细节内容上还有所欠缺,这就致使一些重点扶持政策难以有效落到实处。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
(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增强体育产业的人才竞争力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支撑和基础,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对体育产业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的要求也显著提升,因此,相关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上摒弃以往的传统观念,应结合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出前瞻性和长远性,笔者建议,体育院校应尝试突破常规,和一些民间组织或社会力量相结合进行合作办学,加大对专业性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和国外一些专业院校的合作,打造一支知识流与技术流相统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明确找准自身的定位,作为基础产业的体育服務业有效融合了智力、资金、劳动力等多方面的资源,体育企业必须逐渐摒弃自身的落后观念,将技术和理念的创新作为突破口,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有效供给,汇集高效资源,控制运营成本,并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此外,还应当积极利用社会与政府的力量,实现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
(三)转变政策导向的支持层面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应当充分发挥出其引导力量,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资金或者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的简政放权来增强体育产业的活力,由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引导力量,这样才能使企业产生更加强烈的危机感,从而在竞争的浪潮中不断勇往直前。因此,政府不能成为绝对意义上的扶持者,而应当扮演好监护者的角色,通过领导、监督和检查,逐步将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到位,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持续化发展。
总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必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提升产业的人才竞争力,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此外,政府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角色,加快转变政策导向的支持层面,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淼.新时期下产业转型中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商贸,2013,(5):157-158.
[2]董立红.浅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J].商场现代化,2008,(32):239-240.
[3]李格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4):46-50.
(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