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炜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过程中采取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方案所能收获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14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为同期127例体检健康儿童,测定2组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组内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者之间各项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内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显示,非细菌感染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细菌感染患者(<0.05)。结论:采取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检出率,特别是在鉴别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方面效果显著,以确保临床制定更加针对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上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41;R725.6 文献标志码:A
上呼吸道感染为一种机体上呼吸道部位因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急性炎症,临床建议早期正确诊断,据此采取相应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案,在取得良好预后方面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白细胞计数易受其它因素影响,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对其测定结果产生影响,使其发生改变,如果单一采用白细胞计数鉴别感染,则可出现一定偏差,增大漏诊、误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是临床公认在机体出现炎症、组织损伤等多种情况而发生异常增高的灵敏指标,并且此指标会随着炎症缓解情况、组织损伤修复情况而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根据其变化情况能够良好鉴别感染类型、疾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将采取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方案,收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4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83例,女57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年龄(3.95±1.02)岁,体质量5kg~32kg,平均体质量(15.79±3.24)kg;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儿童127例,男76例,女51例,年龄2个月~8岁,平均年龄(3.98±0.99)岁,体质量6kg~32kg,平均体质量(15.81±3.22)kg。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
研究组14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病时间≤72h,体温测定结果显示>37℃,无腹泻症状,均经听诊、痰培养等一系列相关检查,证实其中有39例为细菌性感染,101例为病毒性感染。
1.2 方法
于就诊当天测定2组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水平测定主要利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正常参考水平依据年龄而定,患者年龄低于1岁则≤12×10/L,患者年龄大于1岁则≤10×10/L。
血清CRP水平:水平测定方法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正常参考水平0~8 mg/L。
1.3 观察指标
①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比较。
②研究组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本研究涉及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当<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比较 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显示,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见表1。
2.2 研究组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比较 研究组内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显示,非细菌感染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细菌感染患者(<0.05)。见表2。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称之为上感,即机体鼻、咽、喉等部位出现感染,研究表明,其主要病原体有细菌、病毒,且约80%患儿由病毒感染引起,虽然患儿临床症状表现差异甚微,但不同的病原体相应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案截然不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突出的高发病率特点,且疾病的发生极大概率引起多样化的并发症,但是此疾病潜伏期长短不一,随病毒种类不同潜伏期亦存在差异。
早期诊断正确与否关乎治疗方案是否具有针对性,也是预后效果是否良好之關键所在。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细菌培养、病毒血清学试验等为呼吸道感染疾病准确性最佳的检查方法,但因其需要耗费较长周期,无法进行早期正确诊断,极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白细胞计数为当前鉴别呼吸道感染类型的常规检查项目,当感染类型为病毒性感染情况时,则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趋于正常或者偏低,当感染类型为细菌感染情况时,则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会高于正常水平,但是多种因素均会对其测定结果产生影响,故而单纯依靠此项指标判定感染情况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单纯依据患儿体征表现、白细胞计数来推测呼吸道感染的具体类型,那么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将明显增加。
CRP是当前临床公认具有较高价值、受干扰小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测定结果具有理想的可靠性。临床研究表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清CRP水平微乎其微,当机体出现外伤或者出现炎症情况下,血清CRP水平则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明显超出正常水平数倍甚至百倍,达到峰值,但是其水平亦隨着外伤恢复、炎症缓解进而发生改变,趋于正常水平。由此可见,血清CRP水平变化情况与感染程度、疾病严重情况、预后情况等均存在密切关联。临床在测定血清CRP水平时,检查操作相对简便、测定所需时间相对短暂,是一种灵敏性尤为理想的观察指标。一切侵袭性细菌感染或者机体出现炎症、组织受损等情况,均会引起血清CRP水平异常改变,依据其超出正常水平的程度可大概了解感染程度或者炎症程度、组织受损程度等,此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病毒感染亦可引起血清CRP水平升高,但是CRP能够作出鉴别。因此,临床认为能够依据血清CRP水平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不仅如此,对于感染情况尤为严重的患儿来说,当其预后效果不佳时,则机体血清CRP水平会处于持续异常状态,通过动态观察血清CRP水平变化趋势,能够更加及时、更加客观明确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变化情况,为患儿及时调整科学有效、更为恰当的治疗方案。而将白细胞计数与血清CRP水平进行联合检测,极大程度上降低单一指标检测所造成的感染类型判定误差,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提供更加可靠、更加有利的依据,尤其是在鉴别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方面效果明显,若白细胞计数与血清CRP水平任何一个指标出现升高情况,都可认为极大概率是细菌感染,若两项指标均出现异常升高情况,则便可确定感染类型为细菌感染,最终提升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检出率。更为重要的是,联合检测还可用于指导临床具体用药方案的制定与调整,使之更具针对性、更为恰当,以使患儿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为预后良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内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显示,非细菌感染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细菌感染患者,提示采取血清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能够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提供更加有利的诊断依据,特别是在鉴别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方面显示出强大优势,在为临床制定更具针对性治疗方案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常淑梅, 虎顺琴, 张春燕,等. WBC与CRP检测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8(6):702-704.
毕永春, 罗浔阳, 李玉麒,等. 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10):1738-1740.
姜帆, 茅夏铭, 张瑞.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7):1551-1553.
杨小红.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J]. 吉林医学, 2016, 37(4):933-934.
柏洁, 刘云琴.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7):39-39.
谢艳林. 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 医学信息, 2016, 29(5):36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