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诗文教学的批判反思与教学路径探究

2019-09-10 07:22苏建杰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古诗文

苏建杰

摘 要:新版“部编本”教材小学阶段增幅达8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和文化根基的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古诗文缺乏对诗性的共鸣和对诗象的共感,说到底,教师缺乏应有的文学素养,学生缺少必要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古诗文 文化素养 文化积淀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34-01

新版“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就是在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这样整个小学阶段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增幅达80%左右。长期以来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古诗文教学,一直都遵循“诵读——解读——总结”的教学模式,缺乏对诗性的共鸣和对诗象的共感,缺少对文本的解读,造成了只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说教,说到底,是教师缺乏应有的文学素养进而造成学生缺少必要的文化积淀。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有一篇古诗文《诗经?采薇》:“雨雪霏霏”中的“雨”经常被读为“雨(yǔ)”,但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对“雨(yǔ)”的注释为“ ‘雨(yǔ)’: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雨(yù)’:<书>下(雨、雪等)。”显然,前者为名词,后者作动词。课文下方对“霏霏”的注释是:雪花飞舞的样子,综合多方面资料,“雨雪霏霏”描绘的只是雪花飘舞的样子,雨点没有这么轻盈的姿态,也就是说这诗中只对雪景进行了描写而并无雨景,而“雨(yǔ)雪”是指雨和雪两种自然景象并存的状态,所以这里不能读“雨(yǔ)雪霏霏”,应读“雨(yù)雪霏霏”。这是“雨(yù)”是名词动用。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古诗文,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对应”“对仗”等知识来进行圈点,也不能用简单的、毫无根据的理解对诗文进行随意解读,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的本体性教学来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

古诗教学重在字词的“音”和“义”,在历史长河中古诗虽然一直在传承,但是其中的很多字读音跟现在读音已经完全不同了,为了语言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国家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已取消了部分古读音,它们在今天的普通话和辞典中都不在出现,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不存在。如《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原来读“xiá”,近年来课本中标注中明确读“xié”,本来“斜”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字,完全没有必要注音,在课本中特意注音实际上就是隐含了现已取消“xiá”音。其实“斜”在中国古代时期的读音为“xiá”,所以在古体诗词以“斜”作韵脚时都念“xiá”,如“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个字在古代还有一些特殊读音“yé”(山谷名)“ chá”(人名)。

当然,还有一些我们平时也经常读错的字,简单列举:“两看相不厌”“遥看瀑布挂前川”“君看一叶舟”中的“看”不读“kàn”而读“kān”;“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读“jiāo”;“敕勒川,阴山下”中的“下”读“xiǎ”,押马韵,等等,不一而论,总之,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都特别有限,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单凭学生们自己是不能有效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理解,要让学生有更好的文化积淀,教师必须要有高深的文学素养,否则一篇意境优美、意蕴高深的古诗文,教师腹中空空,一堂课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习古诗文,对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积淀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变迁,语言的规范,有些字除了读音不同以外,字意上古今也大相径庭,释义无疑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文化的积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有些字的古義在今天已完全消失。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字,在这首诗里表示原因,是“因为”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这个字义已彻底不存在,最常用的是指“乘,搭”;《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的释义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供人睡卧的家具”,而是指“井台上的围栏”,这个在《辞海》里有明确注释;“疑是地上霜”中的“疑”作“似”“好像”之解;《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中的“危”不是指“不安全”或“损害”,而是指“高的、陡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这些字词的古义在今天完全消失或基本不用,在讲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以字猜义,更不能以字释义。

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有一句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我们从整体诗的意境出发,诠释整体首浓重悲秋意像,凸显作者的眷乡情感,但很少有教师从地理知识方面让学生形成文化积淀,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这首诗中出现了几个常识性地理知识:“江枫”也可以指当时当地的江村桥和枫桥;那时还有乌啼山和愁眠山。当然作者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在作者眼里,是为了突出诗的意象,引起世人的共感。《登鹤雀楼》“欲穷千里目”中的“穷”在古诗词中经常用作动词,表“穷尽”之意,所以学生的文化积淀绝对不能“去传统化”,不能“去整体化”。

古诗文是对文学素养和文化积淀最基本的“言说”,通过诗性逻辑、情感逻辑构建多视角的教学模式,尽可能还原古诗文原本的面貌,一篇寥寥数字的古诗文,所蕴含的知识远远超过一篇几千字的现代文章,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学素养和文化积淀同时驰骋于传统与当代之间,同时穿越在精神与文体之间。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2012

[2]唐作藩.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古诗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浅谈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处理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高考古诗文默写预测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