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梅尧臣的边塞诗创作与诗风引领

2019-09-10 07:22王金伟崔晶
重庆社会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诗风纸上谈兵边塞诗

王金伟 崔晶

摘 要:梅尧臣是北宋兵学研究和边塞诗创作的文士代表。他以饱满的热情关注时事,积极谋求建功边关的机会,注释兵书以明志,却时运不济,报国无门。终身未至边塞的梅尧臣,却创作了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边塞诗。梅尧臣边塞诗内容上以酬唱赠答和抒情言志为主;其“纸上谈兵”的创作特色是北宋边塞诗的典型,也是宋诗走向书斋化的先行;其诗歌议论化、散文化和尚平淡的艺术风格亦是宋诗诗风的有力引领。

关键词:梅尧臣;边塞诗;报国热情;酬赠;诗风

[中图分类号] I207.23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7-0111-009

[文獻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19.07.010

宋代有许多文士虽身处内地,也未担任与军事防卫相关的职务,却对边疆战事与国家对外关系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梅尧臣即是其中的代表。他积极寻求报国机遇,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军政事务的看法,将个人抱负付诸诗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边塞诗。梅尧臣边塞诗数量多、内容丰富,其“纸上谈兵”的创作特色,是北宋边塞诗创作的典型,推动了宋诗走向书斋化,其诗议论化、散文化和尚平淡的特色也引领了宋诗诗风。以往学界对于梅尧臣关注主要是其“宋夏战事诗”,但这难以涵括,因此在重新梳理文献基础上,对梅尧臣边塞诗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

一、报国建功的政治诉求与实际行动

梅尧臣仕途不得意,终生沉沦下僚。但位卑不忘忧国,他对国家军政大事倾注了很大热情。纵观其诗文,“最突出的是他对于国事的关心和愿为国效力的热烈感情”[1]9。他密切关注边事,积极寻找从军报国的机会,并亲注《孙子》以明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介文士的爱国之情。

(一)密切关注边事,积极谋求从军

仁宗宝元、庆历年间(1038—1048),宋夏关系恶化,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梅尧臣身在内地,但密切关注着战事,写下了很多纪实性作品。他关心民瘼,一生中写了不少反映民众疾苦的诗歌,《田家语》《汝坟贫女》等是其中代表,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书写边疆百姓疾苦之作。边地百姓既随时面临外敌侵扰劫掠的威胁,又要承受各种赋税、徭役,生活尤为艰难,梅诗对此都进行了描述。如《送泾州良原何鬲主簿》:“春风入边碛,二月沙草生。胡马自偷牧,汉农宁废耕。薄田刈晚谷,又饷防秋兵。县版固当重,调轻无与程。”[2]598生活在边地的百姓要留意“胡马”的袭扰,又要进行农业生产,为朝廷供给军粮,实属不易。再如《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

河隍多宿兵,兵食固所须,幸时不战斗,畜养安可无。古兴十万师,七十万家辍耕锄,今来岁调饷,且与往昔殊。不使民转挽,但使民归租,急缓实塞下,商贾以利趋。关西河东亦如此,军食虽足民实虚。公乎抱长才,当有所画谟,应不贷内府,重锦象牙明月珠。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谕,莫令汉庭臣,独言桑大夫。[2]631

该诗作于皇祐四年(1052)宋朝与周边民族处于较为和平的时期。当时虽无战事,但边地百姓的生活压力也未减轻。梅诗指出了“兴十万师”而造成“七十万家辍耕锄”“军食虽足民实虚”的情况,更敏锐地体察到“与往昔殊”的“岁调饷”,痛陈了官府课税繁重、商贾渔利所造成的百姓生活困苦的。和平年代如此,更遑论战乱时期。《襄城对雪》其二写道:“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念彼无衣褐,愧此貂裘温。”[2]148本诗正写于战事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以士大夫的担当,心系边地人民,为他们的饥寒而难过,甚至为自己身着暖衣而羞愧。

梅尧臣奔走呼吁,积极谋求任职边地、报国建功的机会。他在七言律诗《送李泾州审言》中直言“勇脱区区簿书内,壮心应欲请长缨”。同僚陆诜赴任秦州,他寄诗与之,强调文人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在于“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并热情地表示,不愿做文学馆中皓首穷经的腐儒,“岂似瀛洲下,穷年事校雠”(《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康定元年(1040)三月,好友尹洙由知长水县,权签书泾原秦凤经略安抚司判官事时,梅尧臣更表现出了羡慕之情。他在《闻尹师鲁赴泾州幕》中进行了抒写。朱东润先生指出“青衫出二崤,白马如飞电”写出了梅尧臣的踊跃心情,最后两句直抒其急于从军的意志[2]157。对于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文士来说,远离朝廷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范仲淹在其著名的《岳阳楼记》中曾云“去国怀乡”者“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但梅尧臣却言“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环州通判张殿丞》),若能从军立功,远离朝廷也不会有遗憾,这可谓见识独特。

(二)喜好纵谈军事,亲注兵学典籍

出于对边塞的关心,梅尧臣“谈兵与论文,曾不涉陈迹”(《合流值雨与曹光道饮》),他认为“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醉中留别永叔子履》),喜好纵谈军事。其《夜酌赵侯家闻合流曹光道诣府遂访之一夕纵谈明日光道赴本任邀余诗送因叙其言以赠焉》中云:“方与旧将饮,谈兵灯烛前。闻有故交至,心喜辄轮边。跨马踏明月,往见竞留连。且共语出处,子怀予久然。男儿太平时,功业未可先。故当守诗书,道义跻古贤。苟复不得用,卷以放林泉。吾蕴诚若此,奈何贫所缠。仕宦偶同郡,文字可以传。行行志兹语,聊用乐永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出他喜好谈论军事的特点。

梅尧臣并非仅是口若悬河的纵谈,而是亲自注释《孙子》,把对于军政的关心、对于边塞的关注落到了实处。《宋史》梅尧臣本传称其尝上书言兵法《孙子》十三篇,并获得了时人的赞赏。如胡瑗在《嘉祐上疏》中对梅尧臣的举动给予了肯定和赞赏:“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孙复以下,皆明经旨。臣曾任边陲,颇知武事。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只讲《论语》,使知仁义忠孝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于武臣子孙中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一二年间必有成效。”[3]369-370于此,梅尧臣有诗《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记之: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传笺与注解,璨璨今犹存。始欲沿其学,陈迹不可言。唯余兵家说,自昔罕所论。因暇聊发箧,故读尚可温。将为文者备,岂必握武贲。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挥毫试析理,已厌前辈繁。信有一日长,可压千载魂。未涉勿言浅,寻流方见源。庙谋盛夔禼,正议灭乌孙。吾徒诚合进,尚念有亲尊。[2]159—160

他从儒者的本位角度起笔,指出圣人之篇皆需传笺注解,鉴于历来兵法著述稀少的状况,又值朝廷“正议灭乌孙”的时机,故当仁不让地发箧而读,并加以注解。如此做也是“虽有文事,必有武备”(《榖梁传》定公十年),亦合乎宋王朝崇文抑武的大政方针,无愧“道德”,目的正是“终资仁义师”。欧阳修说“遗编最爱孙武说,往往曹杜遭夷芟”(欧阳修《圣俞会饮》),这或许是一介书生在从军无路的情况下报效国家的一种特别方式,也可谓是无奈之举。

二、边塞诗创作成就与诗歌功能

梅尧臣一生共创作八十余首边塞诗,黄麟书编、程少籍补的《宋代边塞诗钞》收其作50首。以朱东润先生整理的《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为本进行梳理,梅氏边塞诗创作概况如下表所示:

梅尧臣的边塞诗创作取得了突出实绩。一是数量多。如上文表格所见,从卷一到卷三十有二十三卷都或多或少保存了边塞题材的作品,初步统计有81首。梅尧臣或许是北宋时期边塞诗创作量最多的诗人。二是时间跨度大。梅集中创作最早的边塞诗大概是写于天圣九年(1031)的《环州通判张殿丞》,最晚的应是嘉祐五年(1060)的《送陕西都运彭待制》,前后跨越三十年,几乎贯串了其创作的全程。三是内容丰富。梅尧臣的文学活动主要在仁宗一朝,其诗歌对于这一时期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记述。梅氏边塞诗反映了北宋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据张廷杰先生总结,有包容量大、纪实性强、富于批判精神、笔势酣畅淋漓与心潮奔腾激越、长于议论思辨等特点[4]159—161。

梅尧臣对边塞诗的创作是有意识的。他寄诗给赴官并州的杨畋,问对于“寒气盛中都”“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的情景“能吟秀句无”(《杨畋赴官并州》),体现了他用文字来记述边塞生活的自觉意识。嘉祐三年(1058)他在《书李学士北使集后》中云:“苏武艰穷只四篇,五言风格到今传。节旄零落都无咏,枉在胡中十九年。”[2]1043这是梅尧臣晚年读朋友的文集时的题诗,可视为一则诗论材料。苏武是一位在历史和文学上都占据重要一席的人物,梅尧臣却对他进行了大胆而独到的评判,既肯定了他对五言诗发展作出的贡献,也不满于他在胡地十九年却只有四篇作品,言其“艰穷”,“枉”有一番传奇经历。由此可见其文学创作的自觉。

从功用上看,边塞诗之于梅尧臣,可抒情言志,可发表议论,也可促进交流。对于梅尧臣边塞诗的创作类型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赋诗以酬唱赠答

统计可见,梅尧臣近九成的作品在诗题上都标注有人名,表明了此诗是写给他人的。梅尧臣边塞诗中,“送”“饯”“寄”“和”之作的数量在50首以上,这些诗作基本可以归为送别诗、唱和诗或赠答诗之类,如《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送王待制知陕府》《送刁景纯学士使北》等就被《瀛奎律髓》收入卷二四送别类。题中有“送”“饯”的诗是当面或至少在同一时间段创作并外赠的,有些“寄”诗是遥赠的,“和(依韵、次韵)”则是在收到对方赠诗之后的反馈。根据被赠者的不同,梅尧臣边塞诗分为致边地任职者之作、致使臣之作等几类。

第一类是写给任职边地的同僚或友人之作。其中有些是即时送别,有些是寄赠已在边地者。梅尧臣送别赴边就职的同僚或友人的边塞诗有近二十首。受赠者去往不同的边疆路、州,《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送渭州刘太保》等所赠之人是去往陕西的;《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等所赠之人是赴职河北的;《送周衍长官知辽州》《送李太保知仪州》等诗中的人则是奔向河东。也有一些诗是寄赠时在边地任职者的,如《寄永兴招讨夏太尉》是梅尧臣写给当时的知泾州夏竦的。梅尧臣通过寄赠诗文,与远在边疆的故友新朋保持联系,给同一个人的赠诗有时也不只一首。如《寄渭州经略王龙图》有同题的两首,一首是作于皇祐四年(1052)的五言律诗,一首是作于皇祐五年(1053)的古体诗。

第二类是写给奉命出使邻邦的使臣之作。在宋、辽交聘的制度影响下,百年间两国频繁互派使臣。梅尧臣有二十余首詩是送别使臣的,表现出了他对出使活动的关注。如庆历七年(1047)八月,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判度支句院韩综(仲文)为契丹生辰使[5],梅尧臣写了《送韩仲文奉使》;当韩综完成使命回朝时,梅尧臣又写《闻韩仲文使归》,表示关心。归纳起来,这一类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创作模式”:一般地,首先陈说出使的缘由。通常指出是受天子之命,叙述事件之原委,点明出使一事。如《送李君锡学士使契丹吊慰》直接言明出使的原因是“昨日匈奴来告哀,殿门不识桃花开。今闻君去作吊使,正值雁嗥从北回”,又如“天子命儒臣,遐方重专对。持书下西阁,拥节来穷塞”(《送王紫微北使》)强调是受王命而行,“驿骑骎骎持汉节”(《送刁景纯学士使北》)是直陈奉使一事。然后是想象边地特别的风景民俗,通过与内地、中原朝廷的对比,表现出对于民族差异的认识。如“紫塞千烽静,黄云万里平”“授馆氊为幄,供庖酪和羹”(《送谢舍人奉使北朝》)不仅写塞上风景,还写胡人宿氊幄、食酪羹的习俗;《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更是被方回的《瀛奎律髓》收入“风土类”,被认为是写边地风土的重要作品。接着设想到达他邦的情景,预计所受到的礼遇。如“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送谢舍人奉使北朝》)、“汉使下西清,胡人拥道迎”(《送谢舍人奉使北朝》)。另外还会赞扬使臣取得的功绩(有助于和平)并设想归来情形(封侯进官、青史留名)等。如“甘泉归奏日,重见凤池荣”(《送谢舍人奉使北朝》)、“礼成复命日,菀抑舒杨条”(《送韩仲文奉使》)等。

“诗可以群”,文人多借助诗文与故交、新友进行交往。边塞诗可谓是梅尧臣联络友朋感情的重要媒介。前文已指出,梅尧臣的很多诗作都是在他与朋友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作品本身就可以成为联络感情的媒介。如《送潘供奉承勋》中“与君迹熟情已亲,欲将行迈聊感人。举酒不能效时俗,半醉苦语资立身”,写出了二人之间的友情。鼓励赴任渭州的王素(仲仪)“淮南命儒帅,塞上足封侯”(《邵伯堰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经略席上命赋》),写出了给予对方的美好祝愿。《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末句希望友人“当有所画谟”,使得“边城预自足”,进而为朝廷博得臣民的信赖,而不必念念不忘桑弘羊这样善理财政、富国强军的先贤。《送潘供奉承勋》中写“长大实好带弓剑,何不往助清边尘。门戟虽高岂自有,当思乃祖为功臣”,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赞誉、鼓励。《送周衍长官知辽州》中末句所说的“塞地寒且薄,百役子宜轻”,则算是规劝和嘱咐了,如同“此言虽小可喻远,幸公采用不我忘”(《寄永兴招讨夏太尉》)所言。

(二)赋诗以言志议论

第一,边塞诗是梅尧臣抒发个人抱负的平台。如《次韵和刁景纯春雪戏意》末句写“我贫始觉今朝富,大片如钱不解穿”,正是道出自己的“贫”,虽是“戏语”(方回评),却有以乐写哀之感。《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中说“我有愚者虑,赠君临路岐”,虽自谦为愚者,但一个“虑”也写出了士大夫心怀家国的精神状态。《范殿丞通判秦州》中说“主人本燕客,宁独事书诗。志尚功名间,管乐犹一时。去去勿复道,磊落为男儿”,名为说“主人”范殿丞,其实也是以其自况。《张修赴威胜军判官》末句“谁复轻儒者,难淹笔砚间”则直言自己身为儒者并且仍有报国壮志。

第二,边塞诗是梅尧臣论述军政主张的阵地。梅尧臣不少作品从不同方面记录了与时局关系密切的战、和大事,表现了他对时事的牵挂。如著名的《故原战》记战事:

落日探兵至,黄尘钞骑多。邀勋轻赴敌,转战背长河。大将中流矢,残兵空负戈。散亡归不得,掩抑泣山阿。[2]182

这首诗记录了任福战死好水川之事。《宋史》任福传详细记载了此役,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梅尧臣用诗笔沉痛地记录了下来,并分析其直接归因于贪求功劳而轻敌冒进,失策在“转战背长河”。庆历四年(1044),宋夏缔结合约,战争的阴云暂时消散,和平曙光投射出来。梅尧臣有不少诗篇写到了“和”。如《范殿丞通判秦州》云:“天水出名马,多称黄金羁。正值羌已和,边草复离离。乘肥固未失,所蕴不得施。”《送郑太保瀛洲都监》也说:“秋气入关河,匈奴久已和。琱弓聊可试,宝剑不须磨。草木将摇落,牛羊自寝讹。”[2]299另外,像《元忠示胡人下程图》《蔡君谟示古大弩牙》等诗也颇有特色,前者因图画而想象边塞与国防诸多事端,后者则是研究精良先进的武器装备,希望有助于国家和人民。地图、武器,都与战争成败息息相关,是一类特别的边塞诗意象。梅尧臣亲自注解《孙子》,也对很多其他的军事因素表现出了兴趣。他诉之于诗,遂记录了这些细节性的事件,也保存了关于当时战争、军事的可贵资料。

作为一名儒士,梅尧臣又用诗文阐发了个人对军事、政治的观点和思想。《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中说“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提出儒家重修文德、轻兴征伐的基本主张。《诗经·小雅·出车》云:“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梅诗引诗为证,表达对边塞防卫的看法:“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前文所引的《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中,尽管诗人深切关心边地百姓艰难的生活,指出了很多问题,但他没有否定军费的必要性,从一开始就强调“兵食固所须”,指出即使“不战斗”,“畜养”也是必需。而边防上要保持警惕,有长久的打算:“未破河西寇,朝廷尚有忧……莫擐黄金甲,须存百胜谋。昔尝经黠虏,今去正防秋。”(《邵伯堰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经略席上命赋》)又如《和介甫明妃曲》认为和亲政策不足取,均为此类。

由此可见,梅尧臣多年孜孜不倦,有意识地进行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并以其赠答交流、抒情记事、论说主张,开拓了此类作品的功能。梅诗的努力,对宋诗的发展和边塞诗的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创作的“纸上谈兵”与边塞诗风之变

梅尧臣是宋诗重要的代表性诗人,其边塞诗中“纸上谈兵”的特色成为北宋边塞诗的一大典型,奠定了宋代边塞诗的格调。梅尧臣边塞诗好议论、散文化、尚平淡等创作特点和艺术追求,是梅诗总体风格的鲜明体现,也有力地引领了宋诗独特风格的形成。梅尧臣的边塞诗创作也为其成为宋诗“开山祖师”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纸上谈兵”与创作书斋化

文学创作有賴于社会实践。陆游著名的诗句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排兵布阵、行军作战之类的军事活动,更与实际行动密不可分。但宋代诗人的创作中却呈现出“纸上谈兵”的特色,而且在边塞题材的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其“纸上”所“谈”的,包括想象中的边塞风光,对于国家军政方针的看法和御敌守边的主张,也包括个人的家国情怀。

梅尧臣边塞诗中的内容很多来自个人想象。由于没有亲身到达边地,所有的景致都是想象出来的。如《送郑太保瀛洲都监》中说“能知塞垣景,持以赠吾歌”——塞上的景致,是从别人所赠诗歌中知晓的。《杨畋赴官并州》说“尝闻地近胡,寒气盛中都。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百般塞外风沙奇寒,都是听来的。“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襄城对雪(其二)》,是“思”出来的。《高阳关射亭》也是此类作品,其创作借助了艺术的想象。

想象的产生是被动的,因为他们了解边疆信息的途径通常要借助别人,但创作的实施却是作者积极体悟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活动。如被认为是梅尧臣用诗记录史实的一首重要作品:“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饮雨活胡地,脱身归汉城。野獾穿废灶,妖鵩啸空营。侵骨剑疮在,无人为不惊。”[2]183该诗题目交代了消息的来源——“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这首诗的创作,类似于“采访”之后的“通讯”写作,作者对于故原之战的信息,都是自前线死里逃生归来的士卒口中得到的。应该说,其创作固然已非常接近于现场,但毕竟是得自转述,与范仲淹等“战地记者”亲临实地的“采风”是有明显区别的。

梅尧臣边塞诗多得之于转述,或出于联想和想象,是“虚拟”成分较多的“纸上谈兵”之作。总体上看,宋代文人有“纸上谈兵”的通病,故有人作“宋人议论未定而金兵已渡河”之讥。但这里探讨的是文学创作风格,“纸上谈兵”强调了作品产生的创作状态,并不存在贬义色彩,因此并不能削弱甚至否定其价值。恰恰因为身在局外,梅尧臣等“旁观者”看问题可能更“清”。且由于他们倾注了极大热情,对于国家军事安全的关心程度超越了很多身在高位者或时任边帅者,故他写的景或许有偏差,但其情也真,其论也高,其创作更是出色。

“纸上谈兵”可谓宋诗创作走向书斋化的典型表现,因为将边塞题材收之于斗室之内,是宋诗对于唐诗范式的巨大挑战。边塞诗堪称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唐诗的特征大都与其边塞诗中的呈现高度一致。汉唐以来,边塞诗形成了一定的范式。北宋的边塞诗较之汉唐边塞诗,在内容和主题上发生很大变化,如宋代边塞诗中所写的边塞实际地点可能已经深入华夏腹地,有泛“边”倾向,别于唐代的“塞诗”,可被称作“边诗”;“尚武”的倾向也出现明显的削弱与移位;对于战争的态度和审美取向与汉唐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特点的形成固然与时代背景和风尚密切相关,但同时也是诗歌发展的反映。因此,以梅尧臣等人为代表的北宋诗人创作出来的边塞诗,数量不少,却通常为人们所忽视,这并非因为思想内容不够丰富,也非艺术水准太低,其主要原因还是作品呈现出来的面貌与唐诗判然。通过这样的创作实践,宋诗打破了表现方式上的藩篱,突破了诸多原有的审美范式,形成了自身异乎唐诗的特点。宋诗“打开自己的道路,不同于唐诗,而又赋有自己的面目,不为唐诗所掩盖”[1]1,恰恰得益于这种对范式的反动。

(二)议论化、散文化的创作

梅尧臣八十余首边塞诗几乎每作必议,论说内容居多。有的诗几乎全篇议论。如《高阳关射亭》云“星弧射狼夜夜张,角弓备寇不可忘。将军屯师古关下,不尚武力何由强。日与官兵来会此,弓须射硬箭射长。更如羿中九乌毙,独见杲杲明扶桑”[2]662,谈论了如何布兵备战,“弓须射硬箭射长”倒与杜甫《前出塞》中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之意颇近。议论展现诗人的才学和见识,体现了士之担当,也是宋人作诗的一贯风格。

梅诗散文化的倾向也很明显。如《寄永兴招讨夏太尉》中写“宝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将临戎行,二年孟春果来寇,高奴城下皆氐羌。五原偏师急赴敌,昼夜不息趋战场,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朝廷又选益经略,三幙贤俊务所长,或取李悝备边策,或欲五道出朔方”,叙述战争发生的经过,语言与散文很相近。再如《次韵和永叔赠别择之赴陕府》:

古人相送赠以言,今人相送举以酒。酒行殷勤意岂疏,酒罢踌躇悲更有。行当何之来者谁,陕府兵吏争迎走。壶浆往往过函关,翰林惜别方携手。自言老大遇知难,愿得公诗为不朽。公因索笔作长谣,落落寓言诚十九。我惭竹管厕宫悬,纵合律度应非偶。太守西行已不贫,忽获明珠盈大斗。归立螭头未是迟,暂向棠阴问遗叟。[2]1098

全诗贯以散文化的语言。如《送顾中舍赴德顺军》中写“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重复的词语使得文字略为疏散,与密丽的诗风迥然不同。而“昨日匈奴来告哀,殿门不识桃花开。今闻君去作吊使,正值雁嗥从北回”(《送李君锡学士使契丹吊慰》)之类的诗句则浅白如话,散文化的特点更加明显。

(三)平淡风格的追求

梅尧臣的诗以平淡著称,明代胡应麟说:“梅诗和平简远,淡而不枯,丽而有则,实为宋人之冠。”[6]那么他的边塞诗如何?张廷杰先生指出:“梅诗向以风格‘平淡’为论者所推赏。他确有‘风格平淡’之作,但其边塞诸诗却没有丝毫‘平淡’的风格,相反却总给人一种纵横捭阖、起伏跌宕的艺术感受,其间所蕴英雄郁勃之气回环吞吐,更有一股激动人心的冲击力。”[4]160此论大概主要针对其诗中所表达的感情而言,并且主要针对梅氏的战事诗,难以涵盖其全部边塞诗。莫砺锋先生指出,“平淡”在梅尧臣的认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诗学名词,它实际上是指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一种超越了雕润绮丽的老成风格”,“‘平淡’的诗歌完全可以以激愤感情作为创作的心理基础”[7]228。故作家慷慨激昂的情绪只是心理基础,并非一定会造成不平作品。平淡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总体境界,与边塞鼓角峥嵘的征战基调和内容并不冲突。

宋人对梅尧臣诗风的评价云:

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淡处甚难也。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8]

梅尧臣主张“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并表示对于其诗学主张“愿执戈与戟,生死事将坛”(《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平淡”是梅诗的总体风格,也可用来诠释其边塞诗。

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比较来说明问题。在梅诗平淡诗风的形成过程中,王维向来被认为是重要的师法对象。但同样写到边塞题材,两者面貌迥异。如同样以狩猎为材,二人的诗作在气格上有很大的差异,鲜明地反映出“宋调”与“唐音”迥异的面目。且看原作和拟篇: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白草南山猎,调弓发指鸣。原边黄犬去,云外皂雕迎。近出长陵道,还看小苑城。聊从向来骑,回望夕阳平。(梅尧臣《拟王维观猎》)

从表层呈现上看,王诗鲜明地展现了刚健的气魄,而梅诗则显得文雅平和;从表现对象上看,王诗描绘了一次军事演示,梅诗则是叙述了一次娱乐游戏;王诗是一首贴近猎场的“观后”之作,而梅诗是远离猎场的想象之作和模拟前人作品的“读后”之作。总之,梅诗的诗里诗外,全然不是边塞诗的“唐诗气象”,而是另一幅面目①。即使是写战争的诗,梅尧臣也少用夸张的词汇,对于好水川大败造成的死伤无数,他写“大将中流矢,残兵空负戈”,同样处理得很平和。

邊塞诗是唐诗的重要“代言”,在这一类型的创作中融入书斋化的方式以及对于平淡、议论等倾向的追求,正是梅尧臣等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作出的诗学探索。从客观上看,这也是宋人以边塞诗与唐人“争胜”,进而确立宋诗地位的表现。边塞诗堪称研究整个宋诗的一个“剖面”。“纸上谈兵”的形成,正是具有宋代特色的边塞诗风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梅尧臣以其边塞诗的创作实绩,为宋诗的凝练与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引领了诗风。

总之,梅尧臣热心时事,亲注兵书以明志,虽时运不济,报国无门,却以文学书写情怀,凭借突出的边塞诗创作实绩,为边塞诗类型的开拓发展和宋诗特色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纸上谈兵”,是梅尧臣边塞诗的鲜明特点,也堪称宋代边塞诗区别于唐诗的基本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东润.梅尧臣诗的评价[M]//梅尧臣.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朱东润,编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梅尧臣.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朱东润,编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卷四〇八)[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4]  张廷杰.宋夏战事诗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5.

[6]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7]  莫砺锋.论梅尧臣诗的平淡风格[M]//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8]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

Abstract: Mei Yaochen is the scholar representative of Military research and the frontier poem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He loved his country and frocus on current affairs.He actively looking for the chance to establish achievement in borderland and annotated art of war.Mei Yaochen never arrived borderland.However,he wrote a great number of the frontier poems.The main content of poems are about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 he's emotion.His poems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e an armchair strategist.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ke to talk, like a prose, insipid ,guided the poetic style of Song dynasty.

Key Words: Mei Yaochen,the frontier poems,Patriotic enthusiasm,be an armchair strategist,poetic style

猜你喜欢
诗风纸上谈兵边塞诗
“文章四友”边塞诗浅析
论李商隐诗风的形成上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河西走廊断想
盛唐精神的缩影
纸上谈兵
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纸上谈兵”
你知道“纸上谈兵”的来历么?
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