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德育开展模式分析

2019-09-10 21:55张福林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本法治道德

张福林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它是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门课程。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认知和思维都还处在懵懂时期,由于社会阅历和经历缺乏,以及思想、三观尚未形成,所以需要老师在平常的课时教学中加入有利于他们品格形成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基础,结合实际,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从而能达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本文将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来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从而找到更适合初中生德育形成的好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

我们都知道,少儿时期是思想最为薄弱的时期,而且也是形成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尽早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也是社会和国家迫切需要的事业。由于少儿的社会经验不足,我们需要给他们传输一些正确的思想,来引导他们以后人生的基本道德觀念。那么如何潜移默化中传导这些思想成了老师的关键任务。在少儿时期,他们对老师的绝对信任正是灌输思想的突破点,老师除了平常的思想道德课程之外,再增加德育板块的练习,将德育思想与课本知识糅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方式能给学生带来思想和知识上的贯通。

1 结合课程实际,明确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教育方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而初中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从这一方面来看,道德与法治和德育有相似之处,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能够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自身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学到苏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这一课时,老师的教学中需要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第一,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情感,帮助学生借助情感积累来逐渐形成涵养情怀以及陶冶思想情操的意识;第二,体验情感的复杂性,让学生察觉到自己的情感状态以及情感变化,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控制自身的情感;第三,让学生认识到情感同情绪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强化对情感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在学习生活中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积累发展自身情感。

2 深入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教师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时,首先要转换思维、转变教学视角。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控制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进度等,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从应试的角度进行教学,更要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爱上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是老师深入分析课本教材,在教材中挖掘书本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找出道德与法治同德育的联系,结合课本的内容,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能够同时学习到德育思想,这就需要老师主动找出与课本内容联系的实际例子,在融合中给学生灌输德育思想。

就像在讲到“尊重他人”这一节时,在教学中可以深入分析课本内容,挖掘其中能够帮助学生德育思想形成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创立情景,用学生交往过程中最普遍的起外号的现象为例,比如“你”在生活中被别人起了外号,虽然是出去玩笑,但是他还在楼道等公共场所大喊这个外号,引起了“你”的不满。请问:你会如何评价给别人起外号这个同学的行为?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讨论,分析在这个案例中给别人起外号的同学不尊重别人,在没有经过别人同意的时候给别人起外号,还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他不但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而且不尊重他人。借助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尊重别人的重要性,并且教会他们在生活学习中要互相尊重。这样的学习也能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深刻,学生深入掌握课本知识,并且自然的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标。

3 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解释德育内涵

教师要将德育教育目标分步化解,分配到教学的阶段中。其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就是一种能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学习道德观念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也可以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相对平等、自由的教学中,体验情感;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演讲比赛、志愿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现在计算机在课堂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老师也可以应用微课等技术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让他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推进课堂的学习,这样的形式也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印象更深刻。

比如在学到“节奏与旋律”这一课时时,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角色和每一种角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教师为学生灌输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有不同的责任的观念之后,还要鼓励学生去进行实践,尝试承担作为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教师可以在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参加陪伴空巢老人的活动,或是帮助父母做家务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更加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增强责任心。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老师需要意识到课本所具备的德育教育功能,在实际教学中,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向学生解释德育的内涵,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德育也有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慧敏.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榜样人物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 尚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榜样教育的运用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边城学校)

猜你喜欢
课本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道德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