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路径研究

2019-09-10 20:25赵金刚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性心理民族地区高校

赵金刚

【摘要】: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探讨民族地区到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途径,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

1高校大学生性心理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互通、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新媒体、自媒体、微媒体等时代的到来,新时期的大学生已经是与世界紧密相连的网民,大学生在一新环境下,大学生性心理相关的性价值观、性取向、性知识获取渠道、婚恋观、性行为等都在这一大时代背景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过多接受来自西方媒体中传递出得性刺激、性变态、性扭曲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的性理解和认识正在与以西方性开放、性自由随时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同性价值取向、性自由开放的认可度也呈上升态势,性价值观多元化方向发展,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呈低龄化态势,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的概率增加,但对于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容乐观,大学生发生不同的性行为使用避孕套概率低于52%,超过70%不坚持使用避孕套,导致的大学期间的大学生妊娠和堕胎发生率高达13.5%~20.5%,超过50%大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性知识教育,超过28%大学生承认从未接受过性教育,因为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碍于面子大学生主动学习性知识和参与学校组织的性知识讲座的可能性并不大,从学校、教师和父母获取性知识内容仅停留在性卫生保健知识,性知识获取渠道非正规途径,就目前大学生性知识的需求量远不能满足自身渴求,探索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性知识获取合理渠道,性心理咨询等更加紧迫。

2民族地区高校性心理健康瓶颈

国内性教育相较国外滞后,国民对性的保守和避而不谈,家庭父母承担性教育角色缺失、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性教育开始时间晚,让本来就避讳的性在孩子成长初期就已经蒙上神秘和好奇的面纱,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已经涉足禁地对性进行了苦苦的探索,只是限于目前性教育发展程度和网络监管体制,大学生获取性知识途径大多不正规,大学生通过色情视频、网络连接获取非正规性知识的可能性和风险增加,大学生对性的认识仅停留在解决性生理动、性渴求阶段,没有进行进一步升华认识。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面临的性问题有其特殊性,因生源地、民族、传统习惯、风俗等不同大学生对性心理发育有其自身特点,民族地区生源地的大学生性知识获取、性教育实施、性心理发育咨询等相较其他发达地区滞后,性保守、性贞洁、性隐晦等观念在整个社会氛围中更加凸显,置身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发生性疑惑、着迷和不解,性压抑、性心理障碍、性暴力事件等相较其他地区更严峻,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提供性知识教育和宣传、性心理咨询、性知识性卫生保健等形势更加紧迫。大学生走进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更加私密的渠道进行搜索,以智能手机获取相关知识成为必然,而进行相关搜索,跳出来的往往是零碎化的知识,甚至是成人电影app、药品广告等,大学生转向获取色情影视、色情书刊的风险增加,因无法压抑内心性冲动和好奇,大学生中发生手淫的概率增高,随之而来的学业成绩,网络成瘾成为大学生中难以解决的诟病。

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提升路径研究

3.1学校强化性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力度

3.1.1开设专门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在完善常规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开设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讲授性生理、性知识、性卫生、性价值观、婚恋观等知识,为大学生获取较为完善的性心理健康知识提供渠道,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提供强有力保障。

3.1.2大学性心理健康辅助建设

加强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接待室、团体辅导辅助教具和教室等基础设施。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固定的时间段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普查,选取适合的普查软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经筛查存在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大学生网络咨询平台,设置独立性心理咨询模块,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存在性心理发展困惑和障碍问题进行解答。学校图书馆购置更加全面科学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书籍和电子视频资源等,保障大学生可以获取正规系统的性心理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挖掘、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功能。

3.1.3学校文化建设

通过在学校、学院、寝室等固定报刊架上长期放置禁毒防艾宣传册、性知识保健手册、性心理卫生知识等宣传知识手册和性卫生杂志等方式,保障大学生接受常规必要的性卫生知识。通过黑板报、电子屏幕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的教育和宣传。通过建设学校和学院党总支、分团委学生微信公众号,在平台上定期发布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咨询。

3.2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对性开放和包容程度越来越大,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也越大,大学生固守贞操贞洁随着时代瓦解,重建新时代大学生对待性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十分重要。家庭在大学生性观念形成、婚恋观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父母结合时代发展,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和可能性来促进大学生性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然而父母往往限于自身身份、知识能力水平和教育方式的原因,对大学生开展性教育可能性降低和教育效果的有限性,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最直接影响人父母作用的缺位和缺失,给学校造成更大的压力,新时期父母主动承担起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有其必要性。

3.3大学生自身建设

大学生自身参加体育课程,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是提升身体素质,强将体魄,同时也是锤炼个人意志,也是抵御不良性心理情绪形成良好承受能力和忍耐力的重要途径。规律的跑步,定期打球、游泳等运动是大学生性心理成长剧烈碰撞过程中释放个人性压抑、情感、性障碍和困惑等的过程,以运动的方式放松紧张的神经,忘却性带来的不安和困顿,让心灵沉淀和宁静下来。

4思考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需要学校顶层的建设,家庭父母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更需要大学生自身通过学习,从正规渠道获取知识提升个人性的驾驭能力,提升自我辨别能力,提升自我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华显,王琬萍,林國桢,陈俊,张滨.中国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和性知识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30(01):65-69.

[2]韩洁,路子文,龙兆英,陈颖.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467-2471.

猜你喜欢
性心理民族地区高校
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年人性生理、性行为和性心理研究的现状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