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阈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2019-09-10 19:56莫修良刘瑞萌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

莫修良 刘瑞萌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依据,它从实践出发,系统总结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自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的全面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建国以来,我国每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都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理论指导,辩证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深刻剖析当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趋于恶化,我国也同样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愈来愈强烈,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这些急待解决的生态问题,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为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并且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使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在我国至关重要,它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脉相承,不断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概念及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不仅明确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更加详细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的解决途径,而且在其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就是我们处理当代社会“自然生态”问题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自在自然,二是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也可以称为“原始的自然”,即没有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它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又包含着尚未被认识和开发的自然。而人化自然是人类经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实践的成果。从两者的概念意义上看,“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正是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使自在自然转为人化自然,所以它们两者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

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内容,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就是自然界,它既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不断恶化、不断衰落的根源,并且马克思还提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思想,这一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依据。

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在长期的的历史中不断发展,自然界是先于人类产生的,并且具有客观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最原始的塑造者,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空气、湖泊等都是自然界提供的,而不是人类创造的。而后,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不断适合人类的生存。就如马克思曾经所强调的那样,“人是自然界的组成要素,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与自然界之间联系,也就相当于自然界本身之间联系”。

第二,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马克思主义认为,连接人和自然最重要的是“劳动”,即实践活动。在自然观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一方面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2]。人的劳动,正是因为有了劳动这种独特的对象性活动,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才能互相联系,互相包含。

第三,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在社会中,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是统一的,社会生产力以自然生产力为基础,并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自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方面自然生产力为整个人类社会提供物质生产资料,并且要不断地为人类社会提供劳动资料。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制约力量,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使自然生产力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且影响和改变自然生产力。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持续时间长、见效比较慢的伟大工程,我国致力于打造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美丽中国,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人均资源数量不足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排在世界的前列,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较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导致我国人均资源数量有些匮乏,这给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民需要的物质资料也越来越大,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开发与掠夺,使得资源被过度消耗,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

(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

自1900年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制度建设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我国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在生活中仍然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足以证实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力度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空气质量超标、污水排放、塑料制品滥用等,这些污染使得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导致环境供给能力以及环境承载难以支撑现有的发展。同时,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加大了我们修复生态环境的力度。

三、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现阶段,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学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一)转变思维方式,推进绿色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之前一直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状态,认为人可以统治自然、征服自然,从近些年来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措施,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態问题。想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方式必须要从过去的“人统治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整体上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角度出发,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人类要有自律性,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持之以恒的贯彻下去。

(二)改革生态文明体制,加强监管力度。

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现阶段,虽然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还需要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推进政府管理机制改革,建设服务型优质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必须承担领导核心作用。政府应该将保护环境纳入公共服务区域,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发展和干部评价的考核体系,使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协同发展。第二,完善环境法制建设。我国虽有比较完备的环境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完善环境法制建设。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及时更新环境法的相关内容和原则,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第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监管力度。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需要政府部门和群众协力合作。政府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而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也应该做好监督人的角色。

(三)协调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动态平衡。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处于持续不断地变化。人们虽然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但是并不代表人类能够违反自然规律而超出自然,人与自然最为恰当的状态应为相互依赖、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工程。我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理论指导,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8]。因此,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认识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绿色发展,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 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

猜你喜欢
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