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俭
【摘要】蚕桑是一项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特色产业,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部分地区曾大兴种桑养蚕,如今,虽然随着乡镇工业的发达,这种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已逐渐被现代化工业替代,但作为一种记载着我们辉煌历史的民族文化,我们还是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与传承的。此外,我们认为在了解、掌握这种古老的农技与工艺过程中,蕴藏着大量的教育资源。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更能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且大量的调查、访问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种桑、养蚕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其间能使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因此,弘扬传统的蚕桑文化,以此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
【关键词】蚕桑文化蚕桑活动 创新与追求
横林实验小学是地处乡镇的省级实验小学,既具备现代气息的教育教学设备,又具备一般农村学校的特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学校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在学校领导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科技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学校白2001年在全校范围内扎扎实实开展科学养蚕体验活动以来,其教育价值和影响已由学校、家庭传播到社会,为横林实验小学走上科技教育特色之路增添了新的活力。
开发校本课程是“传承蚕桑文化构建教育特色”项目活动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依据本土的地域特征、学校教育的特色、学生资源的优势等特点,开发研制了“蚕桑文化”教育活动的校本教材,其中科学养蚕体验内容占据相当大的课时比例,同时我们还与其他学科整合,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实验。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下,我们策划并轰轰烈烈组织开展了“蚕桑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科普知识,还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了一代传承蚕桑文化的使者。
[活动创新]
为了让养蚕这项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追求得以更充分的体现,并以此为媒介,很好地实施丝绸之路中“一带一路”理念倡导下的辐射效应。这次养蚕活动在延续往年活动开展的经验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拓宽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的创新,我校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实验:
一、适合学生年龄的养蚕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来关注蚕的生长过程
养蚕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需要历时40多天,如此长的活动周期,在小学阶段,是很少见的,因此利用这个绝佳的教育资源,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们既学会饲养桑蚕的方法,增强责任心,又掌握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是不可错过的机会。我们开展了分层式养蚕,一二年级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养蚕:三四年级成立合作小组分组养蚕:五六年级以小组或个人养蚕。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全程的生命科学教育,学生与蚕宝宝一起成长,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蚕宝宝的生长变化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信心,通过拍摄照片、录像等方式,记录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不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创想和体验。学生用一次次活动和观察谱写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二、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提升
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总是伴随着周围事物的变化而提升。在本次养蚕活动中,教师指导一二年级学生养蚕,三四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和发现,五六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以及开展相关的实验,并组织学生交流实验后的收获和体会。这次我们还加入了彩色桑蚕的研究,大大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再一次满足了学生探索生物的好奇心。
三、以“蚕桑文化”教育活动为“教育载体”
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为学生搭建便捷、形象直观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家长、学生、教师的多向交流,及时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的所见所闻予以发布,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充分发掘蚕桑文化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以此作为载体拓宽学习资源,提高学生乐于搜集、积累和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开展“蚕桑文化”教育活动,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
四、“蚕桑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当下教师的神圣使命,依托课程开发,积极参与和体验教育活动,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蚕桑文化”教育活动作为一个学科整合的新载体,给我们教师提供和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建构有利于学生良好发展的教育载体,也成了“蚕桑文化”教育的特有使命和意义。开展蚕桑文化教育活动也正是我校领导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需求,以“蚕桑文化”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以种桑、养蚕系列活动创教育特色,有利于充分发掘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潜在的良好办学资源,整合多种办学力量,由此带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升我们学校的办学能力。
[活动收获]
一、“蚕桑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种桑养蚕活动使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团队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做法之奇,知识面之宽常常出乎教师的意料:有的学生发现蚕喜欢在安静的时候吐丝结茧,为了能亲眼看到,他一直等到晚上11点,母亲叫他好几次后,才去睡觉;有的学生上交给老师的观察日记每组都是厚厚的一叠纸……學生拍摄的《飞蛾产下“中国地形图”》《蚕能在我脸上爬呢》等照片、学生习作《我的养蚕经历》刊登在《武进日报》上;《我的养蚕日记》被《中国儿童画报》录用。《我第一次养蚕》获武进区综合实践活动三等奖,并发表在《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上,还获省科技活动案例二等奖。
二、蚕桑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蚕桑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锻炼了一大批教师,他们勤于学习与思考,大胆实践,教育活动的效果显著。教师撰写的文章有的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有的在区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如《在养蚕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表在《小学科学教育网》《常州教育信息网》《武进教研》上:“走进‘养蚕’的世界”获常州市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扬蚕桑文化树教育特色”获常州市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获常州市第十八届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活动评比一等奖。其中有三名教师获市第二批“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称号,三名教师参与了市第七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
三、蚕桑活动已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特色教育个性化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在“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依据本土地域特征、学校教育的特色、学生资源的优势、教师的发展需求等特点,开发研制了科技活动的校本教材,其中科学种桑养蚕体验内容占据相当大的课时比例。通过蚕桑文化这个平台,我们将科普知识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科技活动课,真正做到了课时落实,人员落实。
四、在蚕桑文化教育活动中实践“做中学”
“做中学”是该项目教育活动开展的主导理念。活动的展开促使我校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活动化德育、探究性学习、小课题系列日记等,关注学习兴趣、关注学生体验,体现“做一学一创”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已渗透于各个班级、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每当四五月份来到我们学校,你一定会感受到蚕桑文化的气息。那是我们深入研究学校实际所处的环境、学校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发掘学校的发展优势,充分认识学校的短板,努力开拓,不断创新的成果。以家校协同教育,以师生共同发展,学校向着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教育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