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贤
【内容摘要】“轻负高效”,顾名思义轻负担,高效率,即以最轻的负担获得最大的成效。做到“轻负高效”是摆脱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所面临的危机的唯一出路。历史课难教,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冷落,成为了时下历史教学的普遍现象,面对危机,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育工作者如何逆风而行,改变历史教育的现状实现华丽逆袭呢?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三方面阐述了自己在轻负高效道路上的些许经验。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危机 轻负高效
李大钊曾说过:“把过去的社会生活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社会。”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受限以及大背景下《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弱势性,历史课难教,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冷落,成为了时下《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普遍现象。历史教学可谓是逆风而行,我认为要改变历史教学的现状,首先我们必须学会正视,在目前的中考升学模式下,要让学生花过多的精力来学好历史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紧紧抓住课堂45分钟,做到“轻负高效”才是摆脱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危机的唯一出路。那么如何让逆风而行的历史教学实现华丽逆袭呢?笔者在近8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一路摸索,总结了些许经验和心得,愿能和学科同仁们共勉:
一、主动发现、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个体差异是正常的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无视差异,回避差异,学生的“差异”就会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绊脚石;承认差异,发现尊重和利用差异,学生的“差异”就会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不竭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我所教的七班学生尖子生不多,学困生却不少,他们在学习上是被老师容易遗忘的群体,没有自我肯定与被肯定的感觉,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消亡殆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努力的去挖掘他们的闪光之处和可爱之处,巧用常用激励性质的评价语,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此外我在教学实践中还尝试了分层教学,即有意识地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针对性的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比如陈同学经常带飞机和汽车模型来学校组装,并时不时搞些“小发明”,同时他的课桌上摆满了胶水、螺丝刀、老虎钳等工具,他的课桌方圆一米内都是他制造的垃圾。他曾经被处分过,在其他老师眼里他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孩子,在纪律上老爱说废话,在学习上更是一塌糊涂。在课间的时候我经常找他聊天,夸奖他动手能力强,是以后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正符合初三教材积极提倡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并鼓励他坚持梦想,为了提升他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故意让他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并进行了鼓励评价,使他消除对课堂提问的恐惧。现在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的是自信和热情而非不屑和叛逆,每一次热烈的问答中总有他积极的身影,连桌边的垃圾也被他清理干净了,每次模拟考都能达到50分左右,这样的改变真的让我欣喜不已。陶行知先生说的真好啊,“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于对孩子的赞美。
二、在作业布置上务必要做到精和少
作业量过大会挤走学生应有的欢乐时光,暗淡了青少年绚丽的七彩人生。作为教育者,要多从学生的终生发展去着眼,少一点分数情结,多一点人文关怀。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不应单纯靠数量取胜,而应求质变,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在每次布置作业前我都精挑细选,自己先做一下,琢磨完成这个作业学生需要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分层设置,有必做的,也有弹性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使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极大的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作业的精和少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人文关怀,这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此外作业也是我和学生交流情感的平台,当我发现有些学生最近学习兴趣不高,作业质量不高或者情绪不佳,我都会在作业本上及时对他们进行提醒和鼓励,无疑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
以上只是結合本人教学得出的些许经验而已,离“轻负高效”还很远。毋庸置疑,“轻负高效”是美好的,但或许正因为它的美好和理想,才决定了它的艰巨和复杂,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善于尝试的胆量,有敢于坚持的勇气,迎风固然可以起航,但是逆风同样可以飞翔!
【参考文献】:
1、曹文君.试论历史与社会中历史的地位及教学处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具惠兰.巧用教材习题 实现历史教学“轻负高效”[J] .基础教育参考,2013 (12).
3、王海兵.深度挖掘历史教材是轻负高效的必由之路[J].中学课程资源,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