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还可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深理解等方面入手,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应用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且正在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的知识灌输方式是难以使学生建立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认知的,也难以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将其以多样的方式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所学,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质量,从而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一般情况下,我这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分析当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过程中,失去了语文学习兴趣,甚至一些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背诵文章看做一样的,如此在繁重的背诵任务的影响下,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排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的时候,其是难以有效地投身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的,同时也难获得语文学习的发展。针对该情况,教师在组织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特点,将晦涩难懂的语言知识、文本内容等展现给学生,从而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自主性的驱使下,积极投身语文学习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紫藤萝瀑布》为例,在这篇文章中,宗璞借助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由花儿自衰到盛的联想,感叹生命的美好。对于我执教班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见过紫藤萝,如此自然难以从紫藤萝瀑布联想到生命。为了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的机会,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紫藤萝瀑布的照片,使其在观看中建立对紫藤萝瀑布的感性认知,同时感受到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结合文本内容,为学生播放了紫藤萝瀑布从旺盛到衰败再到旺盛的景象,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建立紫藤萝瀑布与生命的联系,为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扫清障碍。由此可以看出,如此教学的实现,不仅可以降低语文学习难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图片、视频观看中,深入文本自主体会。
二、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首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事与愿违,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甚至导致一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讲些什么,如此限制了其阅读水平的提升。面对此问题,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文本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能发挥自主性,透过语言文字对其进行感知和理解,从而在突破文本障碍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水平。以《背影》为例,这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之作,其利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寄予了自己对父亲的浓浓深情。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帮助学生透过文字感知到这种情感,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父亲》这首乐曲,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与父亲的相处,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接着,我则继续播放乐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语言文字的品析中,结合所建立的情感,深入对父亲形象进行理解,进而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如此教学的实施,不仅营造了积极的教学氛围,还使学生在环境的作用下,自主地走进文本,对其中的情感进行感知和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水平。
三、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学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学会续西,提高学习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不妨发挥信息技术不受时空限制的此特点,在课后借助有效的手段,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此辅助下,实现自主学习。基于此,我一般会发挥微课的作用。具体地,在课前,我会细致地分析所要讲授的内容,以文本背景、作者經历、文本重难点等为切入点,为学生录制微视频,向其全面地讲解文本内容。之后,则将微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下载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读文本,根据微视频内容从整体上建立对文本的感知,打好学习基础,同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立足信息时代背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并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有效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翠英,丁文波.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43-44.
[2]宋克庭.初中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J].学周刊,2017(2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