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激情教学”实践生成的“狂欢化”效能

2019-09-10 08:25王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摘 要:激情教学是师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自然生成、富含理性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愉悦、亢奋的教学形态,狂欢化本是源自欧洲狂欢节,由巴赫金提出的一个文化命题,当被运用于教学效果的范畴,它就成为了激情教学实践下的生成产物。窦桂梅老师作为新生代教师,她的“激情教学”实践生成的“狂欢化”艺术效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莫大启迪,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探讨。

关键词:激情教学;狂欢化;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一、“激情教学”的内涵与实践

教师的教学激情是课堂氛围的营造者,是学生情感的点燃者。教师的教育情感是生成激情教学的前提,教学自信是培育激情教学的沃土,师生对文本意义的独特建构是激情教学的生长点。窦桂梅用她充满热情和自信的“激情教学”赋予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个性化理解,形成一种持续性的“狂欢”课堂效应,她的“激情”不是情绪,而是热爱;不是冲动,而是执着;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浑然天成。她的激情是一种气魄,印证了她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好课堂,其表现在肢体语言的张扬,魅力无穷;声音的抑扬顿挫,幽默生动;感情的丰润饱满,唤起共鸣。

在公开课《清平乐·村居》中,窦老师为了带领孩子们先整体上感知词的音韵,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朗读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快走进诗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窦老师让同学们都站起来,摇摆着头,用手打着节拍朗读,和着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同学们仿佛进入一个乡村田园的天地,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接着,窦老师用她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带动力的肢体动作与同学们展开对于诗歌画面的联想活动,师生在这一良性互动中充分发挥了双方各自的主动性,课堂情境的创设达到了高潮。

二、“狂欢化”艺术效能的生成

“狂欢化”是一个文化美学和诗学命题,是前苏联的思想家和文论家之一的巴赫金提出来的,所谓狂欢化,是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狂欢化诗学的主要源头是西方民间传统节日——狂欢节,它以异常活跃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魅力,影响了文化史的演变。在狂欢节中,人们放下了一切阶级头衔、摒弃了一切意识形态,以插诨打科、近距离接触为特征的交流方式破除了距离壁垒,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平等开放包容自由的互动机制。

当狂欢化被运用于教学效果的范畴,它就成为了激情教学实践下的生成产物。教师的激情教学营造了一种自由开放、生动包容、充满活力的课堂情境,它一會儿把学生带入其建构的想象王国,学生在当中神与物游,奇思妙想;又一会儿把学生引进一个“众生喧哗”的语义广场,学生在当中畅所欲言,不亦乐乎;最后,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神思和喧哗的行径后回到了现实课堂,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有意义的建构,在这里,教师的“主导”更多地成为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到文本的世界里走一遭,返程后通过分享获得收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交流、对文本的双重解构和彼此在教学活动地位的双向突出通过激情教学生成了“狂欢化”的艺术效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对话性、多义性、生动性、互动性、引导性、主动性、平等性、趣味性等。

三、“激情教学”和“狂欢化”的教学价值与启示

1.创设良性的课堂情境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学生就是要耳儒目染,耳提面命着实让老师和家长颇感压力无常。学生于无形之中学到了知识与品德,但绝不能生拉硬套,更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都有违学生的身心发展。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感受不到自己刻意地学习语文。窦老师创设的“狂欢化”境界与寻常老师不同,她这样的入情入境也是为了感染学生,无论她的口头语言还是肢体语言的表达都显得略比一般老师夸张,但并不做作,学生们也因此更快地被窦老师吸引,更快地进入语文情境,不知不觉学习了语文。

2.双边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

窦桂梅老师在课堂中的“激情教学”无疑成了她最个性化的特质,她也因此脱颖而出,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正是因为老师的不同才变得特别。教师能做的是吸取名师身上的优点,多多学习,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再慢慢摸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才不会淹没在茫茫“课海”。窦桂梅老师激情教学生成的狂欢化效能创设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课堂情境,学生对于课文的独特解读和多义阐释充分发挥了其主体地位,发展了自身的个性化特质。在这一良性互动中,学生和教师都实现了“个性化”的自我表现,推动双方在交流对话中的积极成长。

3.“形式”与“内容”的双管齐下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着眼于教学活动中的“形式”而非“内容”,但内容(对教材的解读以及对教学设计的精心设计)对于一堂好课、一名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同样不可或缺,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教学这一有机体。关于“内容”的部分本文在此不一一详述,但毫无疑问,形式应与内容一起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推动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展开。

激情教学对学生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价值,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提供了有意义的范式。本文对窦桂梅“激情教学”实践生成的“狂欢化”艺术效能进行了点滴浅陋的探讨,诚望以此绵薄之力为语文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岑柳婷.窦桂梅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8.

[2]张雨梅.试谈窦桂梅的教育艺术.文教资料.2019.

[3]赵兴奎.激情教学:涵义、意义与途径.当代教育科学.2018.

作者简介:

王璇,女,汉族 河北省永年县,学历:本科,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