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融资模式下财务风险防控

2019-09-10 08:25江海鹏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PPP项目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江海鹏

摘 要:从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来看,PPP项目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施工企业在PPP项目融资模式下,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文章结合PPP项目融资优势,对融资风险下财务防控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PPP项目;建筑施工;财务风险;风险防控

引言

所谓的“PPP项目”,就是在进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通过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的方式,将建设项目共同完成,在分工合作当中,确保社会参与方的利益获取。利用PPP项目能够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市场开拓,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对PPP项目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其实施效果往往会受到建筑施工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针对其财务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

1 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优势分析

PPP项目融资模式是指社会资本与政府之间的合作,通过合同约定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在融资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利益和风险共享的双赢模式。与其他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融资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主要表现:第一,PPP是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模式。PPP项目融资是融资活动与项目为主体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入,资产规模和政府支持措施的力量,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有限承诺作为贷款的担保,项目运营的收益和政府支持转化的效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政府部门的融资压力,减轻财政部门的资金负担,还能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提高成本控制,创造企业高效益。第二,PPP项目融资模式可以使更多社会资本到参与到项目中去,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不断促进融资体制改革,降低风险,这是现行融资模式所没有的。PPP项目融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政府部门的优势,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的项目范围和投资范围,从而形成长期互利互惠的目标。第三,可以实现转换政府的多重职责和角色。PPP项目融资模式引入了社会资本,使得原有单一的政府责任和角色被打破,也促使政府对所担负的职责和承担的风险责任发生转换,以便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第四,可以合理配置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的风险。PPP项目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建立一种公平、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体系,社会资本和政府部门通过市场的竞争法则,让资源配置更合理,风险均衡和利益共享,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

2 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融资模式下财务风险防控

2.1 加强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控制,改进项目实施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开展PPP建设项目中,企业作为项目投资成员,所获取的经济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項目投资施工过程中获取的经济收益;第二,建筑项目完工投入运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相比较之下,企业获取施工利润的成本较低,同时产生收益的周期也短。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会积极主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增加工程造价,提高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投资,从而获得足够的施工阶段经济效益。现阶段,项目设计费用是和项目投资金额相挂钩的,投资金额越高,项目设计费用也就越高,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时,设计方会主动的提升投资金额,不会过多的关注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2.2 加强与外部部门的沟通交流

PPP项目融资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想要顺利实施,离不开当地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工前期,与当地征迁办,住户对涉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等进行妥善处理,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干扰风险。建筑施工企业离不开当地政府、金融、银监部门的支持、帮助和理解,更需要与当地国土资源局、城市规划、建筑施工等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还要与当地电力、水力、质监、安监、消防等管理部门加强密切联系和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建设速度,便于项目建设工期的顺利进展,这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

2.3 设立基金形式,吸引民营企业“投资人”身份参与PPP项目

由于PPP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合作周期长、关系复杂等特点,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据2017年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比例为43.8%,而占总成交规模的比例仅为22.6%,呈现出量、价脱离的现象。在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窄、楼市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缩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应积极转型,实现从建筑商转型为投资人到的转变,一方面能够配合政府楼市调控政策,促进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拓展PPP项目融资渠道。在实际操作中,建筑企业可以以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实现项目投资、融资,打通项目融资、设计、采购到施工的全产业链管理。

2.4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为确保建筑企业PPP项目融资财务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将会制定较强的实用性和权威性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要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PPP模式下重要岗位和薄弱环节的控制,落实部门和岗位职责,真正做到“用制度管理人”。从细化财务管理目标和落实财务管理方法等方面不断加强管理。其次,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和PPP模式的特点,明确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合理设置重要岗位,确保岗位之间的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

2.5 建立健全的工程变更追责制度,采取合理的追责手段

工程变更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容易扰乱正常的工程造价工作,使得造价评估工程产生混乱。根据工程变更对造价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变更与有害变更。第一,有利变更能够改善工程造价的难度,有利于改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甚至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建设的周期;第二,有害变更会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产生非常大的阻碍,同时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建设周期,造成建筑施工不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为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工程变革追责制度,采取合理的追责手段,减少有害变更现象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ppp项目融资就像一把双刃剑,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PPP项目时,不仅要考虑PPP项目融资带给企业的资金优势,更要对遇到的外部和内部风险加强防范,针对所引起的财务风险加以防控,将风险降到最低,给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郁惠文.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新会计,2019,28(2):635-654.

[2]邓兴伟.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会计核算的问题和策略[J].财会学习,2019,14(2):875-859.

猜你喜欢
PPP项目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养老金投资PPP项目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