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国
一条河,看见另一条河
暹罗河学会了谦卑。
进入柬埔寨吴哥窟190米宽的护城河时,暹罗河收窄了腰身,保持应有的平静,因为在它面前,一座寺庙打开的流域要辽阔宽广得多。
一条河,看见另一条河。
一个神明,看见另一个神明。
晨曦初露,在横跨护城河的石头引桥上,语言和肤色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各自通行的牌照。
世界在如此拥护的引道上,秩序井然——所有灵魂都平等并行。
伫立桥头,我进入了短暂的冥想:天上的繁星正在隐去,隐去的是一河莲花。河中的莲花即将醒来,醒来的是满天繁星。
浪花的声音便是星辰起落的声音,也是灵魂经过的声音。
须弥山正从水中浮现……
空气中有莲花和星星的味道。
时间的根须
吴哥窟无山,却一路山重水复。
我伫立在池塘前,三座标志性的须弥塔宛在水中央。池塘的清波,掀开了吴哥窟的另一个侧面。
塔尖的倒影指示宇宙无极,没有上下。在塔尖的倒影上,一朵莲花正在徐徐打开。
一个新鲜的日子正在徐徐打开。
夜色走得有多远,时间的根须就有多长。
我从蜻蜓点水的涟漪中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人间,是另一个世界的倒影。
向上生长,也向下生长
这个国度,把吴哥窟三座须弥塔,印在国旗上。
塔并不高耸,但那么深入人心。
也許,晨曦和我同时出发,一起到达宽敞的寺门。也许,我比晨曦早到一步,四周寂静无声,我听见了晨曦和灵魂的脚步。
池水的蓝是天空的倒影。
多奇妙的感觉。
初始的晨曦带着朦胧的红,把天空、吴哥窟、树木和远近的人都曼妙在一种神秘中。我看见池中那些粉嫩的莲花没有边际的梦。梦有多辽阔,她们醒来所看到的蔚蓝就有多辽阔。
晨曦愈来愈明,我换了个角度,看见五座须弥塔。接着又看见十座须弥塔——水中还有五座。接着又看见更多座须弥塔。因为光影变化,每一次看到的塔都不同。
在吴哥窟,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是塔。向上生长,也向下生长。
我,也是塔。
世界,在莲的花朵中打开。
引道
天空,划过两条抛物线。
一只鸟儿飞过475米长的引道时,在中途做了一次起落。它的飞行能力远不止这个距离,却因为引道太过笔直,导致信心不足。
是的,走在两边空旷的笔直引道上,远望前方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塔,真正的修行者必然满怀虔诚,身体和灵魂才能同时到达塔门。否则,即便勉强走过引道,置于350米宽的塔门中,身心也会一时找不到依靠。
这阔大的空间是对时间的拷问,是在帮助修行者摒弃杂念,然后入门。
像我这样一个文化朝圣者,在四面空阔时,也不自觉地心向苍穹。
我在引道上走得很慢。道上石板多坍陷,多不平。于不平中走向平坦之前,需要走向内心平静。
阳光持念石缝中草叶上的露水,持念明澈。
引道边的棕榈树持念过往,新叶葳蕤,老叶枯黄。
引道尽头,七头蛇神持念时间坍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