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雯
亲朋好友都说我特别适合做教师,仿佛我生来就注定要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这个说法,我欣然接受。从1996年走上小学教师的岗位,我就一直沉迷于这份让我欢喜、眷恋的职业。回首20年来的语文教学之路,最要感谢的就是我的师傅——于永正老师。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于老师的弟子中最幸福的一个,因为在我成长的每个重要节点,都有于老师的身影和声音。
一、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我的为师之路
1996年的9月份,我师范毕业,分配到大马路小学。能来到这所家喻户晓的名校当老师,引来不少人的羡慕。学校领导大概是考虑到在一行师范生中我的海拔最高吧,竟然安排我教五年级的语文。教一群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着实让我感到畏惧和恐慌。一天,教导主任通知我说,今天教研室于主任要来听课。于主任是谁啊?那篇叫作《梅雨潭》的課文我是怎么教完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但是我知道了于主任就是电视机里那位教《草》的于老师,就是在读师范时我们无比崇拜的于老师。于老师耐心地为我示范课文的朗读,把自己对课文的解读讲给我听。那一刻我明白了,语文课应该这样上,语文老师的工作可以这样有趣。可以说,于老师一次的教导点燃了我这一生的追求,从此,我与小学语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年后,我被学校推荐参加鼓楼区的青年教师比赛,于老师是评委。我执教了童话《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其实谈不上什么教学设计,就是凭着对于老师课例的模仿,我带着学生们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课后,于老师慈祥地对我说:“这个小姑娘进步很快啊!”有了于老师的鼓励,我更是如饥似渴地阅读他的课例,并在课堂上不断地模仿尝试。1999年4月,于老师的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我很荣幸地被于老师安排在研讨会上执教一节课。一个工作才第三年的新老师在这么大规模的活动上执教,引起了不少老师的质疑。于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他说:“雯雯,我就喜欢你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自然亲切,像朋友。只要坚持这样做就好。” 如果说我现在在教学上也有自己的一点风格,那一定是于老师最早给予我的启发和指导。虽然那时我们都不知道那叫“儿童立场”,但是于老师早已将这样的种子种进了我的内心。
2002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拜于永正老师为师了。跟于老师学习的机会多了,进步也更快了。短短五年时间里,我获得了区级、市级评优课一等奖,还参加了江苏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但是,于老师对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记得在一次国家语委来校调研时,我被安排执教一节语文课。于老师第一次听我试讲完《过故人庄》这节课后很生气,这是我见过的于老师为数不多的发脾气。他狠狠地批评了我,原因是我没有用心思考,没有动脑筋。这当头一棒敲醒了我,不要以为自己获了一些奖就怎么样了,教学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自满。后来,为了这节课,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翻阅了大量的有关《过故人庄》的诗词解读和鉴赏,把诗意、诗情、诗境完全内化在心里,我发现,原来诗中的字词学习是不能脱离文本的学习和理解的,即使是写字,也是可以和古诗结合在一起的。再次试讲,于老师的笑容一直洋溢在脸上。临近下课时,于老师说:“雯雯,这个环节我来上一遍,你好好看看。”于老师走到学生面前,很快就投入到教学中。他讲的每一句话,板书的每一个字,看着学生的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我做示范。于老师在送我的《教海漫记》上写道:“科学求真,艺术求新。”他就是这样教徒弟的,用他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教学,怎样对待学生。我真的很幸运,在从教的开始就遇到了于老师,他就像一盏温暖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进。
二、一年紧张的赛事,助推我的专业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特殊的事件来助推。2013年我被选为徐州市唯一一位代表参加“苏教版教科书第四届全国课堂教学大赛”。新的比赛主题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从3月份接到比赛任务开始,我的设计教案多次被推翻,教学试讲也是多次不成功,我几乎失去了信心。关键时刻,于永正老师、高林生老师的指导启发了我。我渐渐明白,教学一定要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了解儿童的学习起点,采取儿童的学习方式。《谈礼貌》一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三篇说理性文章,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怎样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建构新的学习呢?围绕这个想法,我设计了回顾《说勤奋》一课的内容,借助以往的学习过程,自主梳理《谈礼貌》一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相似的文章怎样阅读,他们一下就明白了。于老师一直告诉我们,教学就是要教出“恍然大悟”,要把学生教聪明。在于老师和几位教研员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有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去南京比赛的前一天,早上六点钟我接到了于老师的电话。于老师马上要出差,他还是不放心比赛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早早打电话叮嘱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记住,你是在给学生上课。”比赛结束了,当得知我取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告诉于老师。我把好消息编成短信发给于老师,很快,于老师回复了四个字:“雯雯万岁!”我知道,这是于老师在为我由衷地高兴,为我的成长高兴。从那时起,于老师就在引导我用整合的眼光看教材,前后联系,对比阅读,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的知识点。这样的阅读方式就是用教材教儿童学语文,教的是方法,提高的是能力。
同年8月,我又被推荐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七项比赛,项项都要攻克,不能有丝毫差错。为了弥补语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不足,我恶补了好几本相关方面的书籍;为了把粉笔字的书写再提高一个层级,我每天对着字帖练习,还专门找书法老师指导;为了让教学设计成为亮点,我从网上下载了一百余页的资料,认真研读,做批注……尤其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更是花足了力气。背不下来,我就一字一句地抄。只会背不理解不行,我就对课标的每一部分做文字解读。仅“前言”和“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就写了近两万字。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虽然辛苦,但是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学科素养,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两个月的紧张备战气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而短板——即兴演讲,重要项目——课堂教学的准备一直不顺利。不知道于老师是怎么知道了我的困难,没有通知我,就直接来到学校。那天一下课,张校长告诉我于老师来了,我几乎是飞奔到校长室的。推开门,看到于老师的一瞬间,我泪如雨下,扑到于老师肩头就大哭起来。多少的压力、多少的无助、多少的感激都在这眼泪中!于老师拭去我脸上的泪珠,心疼地说:“俺雯雯辛苦了!”这一天,于老师亲自示范了讲故事、朗读,指导了我的粉笔字书写,下午还让我随便选一篇课文,他上课给我看。有了于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我重拾了信心。在11月份的比赛中,我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事后,于老师经常提起我那次哭鼻子的事情。我一直没有告诉于老师,其实在我心底早已把他当成父亲一样尊敬和依赖。春华秋实,付出总有收获。这样的大赛、这样的磨炼,是我成长道路中的助推器,我实现了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次蜕变。
三、一个崭新的起点,寻求我的教育理想
科幻家阿瑟·克拉克在墓志铭上刻着一句话:“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永远都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这是最美好的一种状态。所以,2013年的轰轰烈烈之后,我告诉自己要安静下来,因为只有心灵得以安静,成长才会有清晰的方向。我把这几年参加的比赛,上的公开课进行整理,渐渐找到了下一个努力的目标。 2016年,于老师“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正式展开,站在于老师的研究基础上,沿着于老师的思想前行,这将是我不断的追求。2018年,我确立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意象语文”,围绕主张展开新的研究与实践。
所谓“意象语文”,是指借助“意象”理论应用于小学语言学习的语文教学。具体而言,“意象语文”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出发,充分发掘教材中具有“意象”的要素,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借助具体物象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以及在语言表达中有效地“立象尽意”。“意象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以“象”为突破口,以“意”为核心,以学生感悟理解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目前,我已经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2017年的寒冬,于永正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老人家患病期间仍然不忘儿童,不忘语文。作为他的弟子,唯有继承发展他的思想,同时不断成长自己,才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怀念。我将不负师恩,一直前行……
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学会学习,是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在小语界影响深远,它强调儿童是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应通过语文教儿童,强调儿童学习主体内在的、主动的生发,使儿童从内心生发出对语文的热爱,对学习的热情,从而达成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自主建构与生成。在学习“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同时,笔者也在不断实践探索。下面以《江南》(统编本一上)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践行体会。
一、适切的目标:顺应儿童的认知规律
于老师常说,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背诵的语文,是读书的语文,是练字的语文,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的语文。“儿童的语文”目标定位很重要,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越位。在教学中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目标,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是制订教学目标的基础。
《江南》这首小诗是学生在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识字和汉语拼音之后要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拼音的学习刚刚结束,只接触了两篇课文的学习,这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大都是以具体事物和生活经验为主的形象思维,缺少抽象性,这时的學生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维。同时,这首小诗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能朗读、会背诵的学生不在少数。鉴于以上思考,结合课标的要求,笔者将《江南》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巩固拼音的拼读,逐步养成借助拼音识字,读书字字入目的好习惯。
2.学习课后生字,认识偏旁三点水和草字头,能结合古诗内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可、东、西”三个生字。
3.能借助微课、图片等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以上目标是从识字、朗读、品读诗歌三个方面确立的,这符合低段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顺应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目标的制订指向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拘泥于教材,而是借助教材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只有积极的情绪才能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多的热情来达到目标。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营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场”。教学并不能自动创造出学生的发展,而是需要教师的不断指导。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从而通过问题的解决,建构出对知识的理解。《江南》这首汉乐府诗学生不看注释,也能大致说出诗的意思。记得在第一次试教时,就有学生无不自豪地说:“老师,这首诗我早就会背了。”那么,怎样让学生学得开心愉快,又能学有所获呢?因此,正视学情,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表现欲强的特点,笔者以“猜一猜,你发现了什么?”为主问题,带领学生经历了一场“发现之旅”。
开课伊始,学习“江”字中三点水,笔者借助三点水的演变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看明白了什么。这样开放性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有的结合一幅图说,有的按顺序一幅一幅说,有的发现了三幅图之间的关系。随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江”字的字形来想象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想象的翅膀再次被放飞,结合“水”的印象,他们在脑海中勾勒出江南的数种景象。当然,这其中有的不正确,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的思维飞起来了。笔者顺势出示了江南的图片,学生的猜想要么得到验证,要么得到纠正,总之,这样的获得是建立在他们自主建构的基础上的,印象一定很深刻。
《江南》中最难理解的就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句了。在初读小诗之后,笔者让学生对小诗进行质疑,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自然提出了这句。这时,笔者依然鼓励学生先想一想、猜一猜。这样的学习过程看似无效,其实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他们揣摩文字,借助已有生活经验想象画面,尝试建立自己的理解。随后笔者播放了一段以江南小朋友的角色制作的介绍江南采莲习俗的视频,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结合先前自己的理解,重新建构认知。这一环节建立在学生不懂或是有模糊认识的基础上,画面带给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江南小朋友的角色又与课堂上的学生相似,这样,学生对“可采莲”“何田田”的理解就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有画面、有情境、有情感的感性认知了。
“发现的快乐和征服的快乐是儿童时期最大的快乐。”这节课,学生反复经历这样的挑战,在自我发现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知识的学习可以由外在的灌输而获得,也可以用死记硬背来记忆,但是真正的理解和内化,一定需要学习者主体的积极投入。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伴随着思考,学生会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生发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三、游戏化的方式:支持儿童的学习样态于永正老师常说:“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游戏。”教学应该让游戏回归课堂,让儿童在游戏中回归本真,使教学充满魅力。
在《江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努力把教学转化为儿童游戏化的生活。在学习“鱼戏莲叶间”这后五句时,笔者创设了小鱼戏水的游戏,让学生化身为一条条小鱼,教师也化身为其中的一分子。随后,拿出贴有“东、西、南、北”四个字的大大的莲叶,让四位小朋友分别手持一柄站在教室的前后左右,全班学生一边诵读诗句,一边想象自己就是一条小鱼,在莲叶间嬉戏。这一游戏的设计可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了“东、西、南、北”四个表示方位的词语。四位小朋友在选择站位时经历了“东、西”“南、北”互为相反方向的摆放过程,这个操作过程让学生对四个方位词建构了直观的理解。同时,学生化身小鱼,游向不同方向,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了四个方位词。这四个简单生字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会读能认的层面,而是将音形义建立有机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游戏过程就是演绎、感受诗句中“戏”字意义的过程。最后,笔者以小鱼的角色引导学生抒发对江南的再认识,学生很自然地说到了莲叶田田的美景、人们采莲之乐,等等。从初始的对《江南》的模糊认识,到图片的形象感知,再到最后的感性认知,江南这首小诗的画面、诗情就自然地留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中。
“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特别强调语文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要与儿童的生活方式相融合,找准语文学科特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契合点,让儿童在情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生发出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四、习惯的训练:奠基儿童的成长之路
“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指向完整的儿童生命成长,为成就儿童的发展提供支持。一年级是小学的开始,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终身的学习产生影响。于老师的“五重”教学观中就把“重习惯”列为重要的一条。而学习习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练习才能形成,成为学习者个体需要的一种自动化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训练,从点滴抓起。在《江南》
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指读课文,对读课文的练习,训练学生读书要字字入目,要一个字一个字看的習惯。在写字环节,重视生字的书写笔顺,引导学生学习观察重点笔画,对照例字认真书写等。读书、写字、思考、倾听等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基础,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长期坚持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核心素养时代,对知识的获得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而成就一个乐学、善学、主动学的学习者是教学的最高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大马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