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牛利利站在我面前邀请我为他写一篇作家印象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理工科出身的弟弟已经成长为一名青年作家了。
他的写作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我的记忆里,他不是家族中最早显现出文学天赋的人。记得有一回,他做错了事,父亲让他写检查。父亲把文字看得神圣,认为只有写在纸上的承诺才是认真的,口头承认错误太过敷衍,犯了错就一定要写检查。我可爱的弟弟在一篇检查中开篇就写道:我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知道好好学习。他当时干了什么错事,我们都想不起来了,但是这个开头我们一直记得,我们时不时用这个开头提醒着他当年一塌糊涂的作文水平。
他大学读了一所理工院校中的焊接专业,他每周回一次家,拿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把上周背走的书拿回家再换些新书。即使他读的是学校里最好的专业,可是我已经感觉到他的专业和他的性格不合,他更应该去读文科,去念和文学艺术有关的专业。可是他不说,因为当年文理分科,他一定要读理科,他的成绩一直不错,文科成绩更好,但是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好像去学文科就是要承认自己是个笨蛋。他是骄傲的,所以一定要去读理科,当然他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他高考失利了,他数学答得不好。多年以后,他给我说,高考前他一直以为他有数学天赋,考完才知道其实并没有天赋。他说,什么是天赋,重要时刻能保护自己的才是天赋,数学不是。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审视自己,什么是他的天赋,什么才是他真正热爱的,于是他又回到了文学的道路上。他在大学时期写出的一些东西,流露出来很强烈的迷茫和思索,但是他的思索和迷茫都是漂浮著的。对读者来说,这些文字里找不到似曾相识感,没有感情共鸣,打动不了人。大学毕业以后,他去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他在南方工作、生活,四处旅行。
九个月以后他辞职回家,准备考研。他早晨和下午去家附近的一所大学上自习,午休时看文学书籍。他考研很顺利,成为了一所重点大学的哲学研究生。在我看来,这段经历对他的写作非常重要,似乎是突然之间他就会写作了。他再写出来的东西让我读后会陷入思索。他在这个时期写出了《兰若寺》。当他给我看完这篇小说的时候,我告诉他这篇小说让我变得沉默。我想有许多不幸的家庭里总有这样一两个自私的家人,他们头上多一根白发都会是不得了的大事,但是别人的苦,他们是视而不见的。所以在这篇小说里每个人都是背着棺材在行走的。我认为牛利利的《兰若寺》标志着他的作品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他的作品落到了实处,也拥有了打动人的力量。
2019年对于牛利利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他多年的写作在这一年开始有了收获 。他在《西湖》的“新锐”栏目发表了小说《未曾命名的世界》。这篇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他在南方的生活经历,看到了他第一次离开家人,在陌生环境中生活,和同龄人交往。他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索,展现给读者的是活在当下的年轻人的真实生活。我相信,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和他笔下的“我”是一样的。牛利利曾经说,我们没有一个可以拍摄成国产青春片的青年时代,可是普通人又有多少故事能被搬上屏幕,而且混合着狗血骗取观众的眼泪呢?
在《清明》杂志,他发表了小说《所有的事物终将在黑夜中起飞》。小说里那个过分美丽的王璐璐,像极了我认识的每一个好看却又贫穷的女孩。她们有自尊,又因贫穷而沉默。小说采用了多视角叙述,小说中有四个“我”,没有一个“我”是王璐璐,她永远是“她”。四个“我”各有不同经历,但总在某个时刻怀念王璐璐,想起她站在锅炉房顶上的画面。
在牛利利的小说里没有大人物,有的只是普通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身上却有着巨大的绝望和悲伤。有时候我就想,牛利利是不是长了一双和年龄不相符的眼睛,他是怎么找到这些普通人身上的那些故事的。《暮色下的小红帽》,这个名字真吸引人,但又让人担心名字下面看到一个庸俗而又幸福的故事,可是他是我的弟弟,我知道他写不出虚伪廉价的故事。也许会有读者说,小红帽是个文艺的女孩,可我觉得她不是,她只是想健康地活着。她的文艺气息,在别人眼里的“脑子有病”,都是她对绝望的恐惧。在这个小说里,她一直在说“重写”,重写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很常用的词语。在这个小说里,这个长相平凡的姑娘一直在重复“重写”这个词语,她得有多么厌恶自己,才不断地思索着重写。她是个不该出生的人,是一个多余的人,于是她想重写。她的母亲在一个嗜红的凶手出没的时候,刻意给她戴一顶红帽子,可是那个让小城惧怕的杀人犯没有注意到这个戴着小红帽的孩子,她是幸存者。如果能重写,她是不是想要成为一个受害者而不是幸存者。她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逃离,她的真名从未出现过,她一直在逃,可是无论她在哪里,墙壁就会出现在她能看见的地方。在海拉尔,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她从电视里看到了同样逃避伪装的李波。她知道了,他们的逃离从未成功。
我的弟弟牛利利用他高于嘴巴的眼睛敏锐地观察世界,悲悯地注视着所有人。作为一个作家,他爱着他笔下每一个人物,同情他们,把自己幻想成为他们,在他创造的故事里真实地心疼着每个人物。很多次当我看完他的小说,我注视着窗外,窗外也正好是暮色苍茫。
我和牛利利有两个星期没有见面了,下次看见他,我一定要和他热情地拥抱,对他说:“你好,青年作家牛利利。”
作者简介:牛娅娅,女,生于上世纪80年代,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时代开始在《诗刊》《飞天》《黄河文学》《四川文学》《甘肃日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日报》《作家通讯》等发表散文、小说作品。曾获第四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小说类青年奖。2013年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