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芳
[摘 要:教学过程中是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教师将人类积累的知识通过语言,借助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载体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学生将接收到的知识信息通过头脑的理解加工后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这一转化过程中的速度与进度情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如面部表情,考试成绩等反馈出来。这就是教学中的信息反馈。本文旨在说明信息反馈在指导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教学反馈信息的诱发收集及教学过程的测控作一简单探讨。
关键词:信息反馈;教学活动;应用;改革;启发]
教学活动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教师总是在一定时间内使教学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随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了解教学的现状,找出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跃进的依据,从而控制教学目的的实现,如果教师得不到教学反馈信息,就无法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判断,就会使教学趋于盲目状态。因此,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控制过程。
教学反馈信息是指导与控制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教学方法的选用都是建立在教学信息反馈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教学反馈信息可以了解自己教学活动的成效与缺陷,判断教学进行的情况和预测教学发展趋势,有的放失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地改变教学进度,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学活动实施有效地调控,使教学始终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既然教学反馈信息是指导与控制教学的依据,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地加工处理,进而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
第一,教师要有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时刻以爱心、耐心、和欣赏鼓励的眼神去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师活动的“鉴赏者”,而且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活动的结果必然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反馈出来。一个不愿或不会体察研究学生不同反应的教师,就如同一个不会诊断病情的“胸中无数”的庸医或者一台念书机器一样,不知新惑,何以解惑,更不可能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有满腔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用心观察的习惯投入到教学中去。
第二,教师应创造一个有利的教学的课堂气氛,使反馈通道畅通,轻松,活泼而有秩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思维更愿意随着教师的讲课而运转,善于流露出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使教学易于获得反馈信息;相反,拘谨沉闷的课堂气氛往往影响教学反馈信息通畅,不利于反馈信息的获取。试想似如教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态度生硬或者讽刺挖苦,学生怎敢回答老师今后提出的问题?再如,教师以严格要求为名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连老师的板书错误都不敢指正的情况下,又怎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以教师应力求创造一个活泼有序的课堂气氛,保证反馈同路的畅通。
第三,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诱导学生发出反馈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语言,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比喻,反问等提高知识信息对学生的刺激强度,使学生的注意与思维始终围绕着教师的讲授内容,“牵着牛鼻子”使他不得不听,不要平缓全力单纯地讲授,而要通过经常地“是什么”“为什么”“结果是什么”等发问形式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并发出“是”“不是”等回答,在听到教师肯定之后,学生会伴有显地表情变化,产生喜悦或疑惑等面部表情,这些诱发也的反馈信息是教师进一步教学的依据,教师这时应尽快地扫描并收集这些信息,而且迅速作出判断。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会突然发现部分学生或多数学生的表情是副“塑料袋”,也就是从其表情上无法判断其是否听懂和理解,这就说明我们在第一段讲授中没有注意启发式教学,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忽视了反馈信息的收集,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分散或者讲课的难度与速度没有被学生接受,造成了师生在教学上的脱节。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教学事故”的发生,就要在教学中经常的启发,诱导反馈信息的发出,并以此来控制教学过程。
第四,要善于从作业,提问,测试中获取反馈信息,做到即使补错。作业、提问、测验考试等是按照教学规律设置的教学反馈形式。教师要注意从这些反馈形式中获取反馈信息。教师不但要及时批改作业,而且还要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对于有代表性题的问题要在下次课前集中讲解,个别问题要加强个别指导,绝不能改完作业或试卷了事,是隐患埋藏在今后的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五,要积极从其它途径获取反馈信息。经常地组织学生座谈,并利用教务部门的教室日志,座谈会记录等信息反馈途径。这当然还需要教务部门建立完善经常性的反馈渠道,使之不但成为督教评教的一种形式,更主要的起到信息反馈的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课间,课后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这样不但可以密切师生关系,还可以从中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课代表应成为教学信息反馈的情报员,任课教师要积极发挥其信息反馈的作用,使之成为师生连接的纽带。
第六,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多采用目标教学法,谈话法等易于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解法,容易造成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脱节,它尤其受师生的讲解能力与控制教学的能力,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等方面指导的影响甚大。虽然讲解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知识信息,但学生主动性不易发挥,教学信息多为单向传递,教师不易同时获取反馈信息。因此教师在把握整个教学速度的情况下,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尝试,大力运用目标教学法,谈话法,八字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从答问、质疑、反问、补充和讲论中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控制教学过程。
第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修条教学过程。教学上的協调就是保持教与学,讲与练的和协与平衡。要取得教学的协调,教师不仅要“知彼”而且要“知己”,教师指出教材的内在联系,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灵敏的反应与恰到好处的决断。由于学生中存在着知识基础与职能差异,学生反馈信息的输出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反馈信息的输出情况灵活地,及时地调整教案,调整讲课速度与知识课度或者改变教学方案,使师生收发同步,配合默契。
总之,教师要重视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的指导作用,积极开发并利用好各种教学信息反馈渠道,讲课中要善于启发,积极诱导反馈信息的发出,尽量使教学信息收发同步;对于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要尽快加工,及时判断,从而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以收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