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璧如
今年5月,一部缉毒题材悬疑刑侦剧《破冰行动》引发了讨论热潮,该剧由公安部宣传局、广东省公安厅等联合拍摄,取材自2013年广东开展“雷霆扫毒”系列行动中的陆丰扫毒、歼灭“亚洲制毒第一村——博社村”这一真实事件,剧中除了东山市为虚构之外,其余地方都以现实为基,不时出现广东等地名,而且细心的珠海观众也屡屡从荧幕上发现熟悉的地点,例如任达华所饰演的香港商人赵嘉良与人交换情报之处就在野狸岛上,不远处就是情侣路颇具辨识度的沿路风光。在镜头的背后,除了无数演职人员的努力之外,拍摄过程中离不开珠海市公安局以及珠海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等单位的支持;而在屏幕之外,真实的禁毒工作也正持续推进,为人们保驾护航。
镜头背后 珠海痕迹
梅华西路上,珠海市交警支队大楼矗立于碧空之下,披沐日光,看过《破冰行动》的观众肯定会觉得眼熟——这不是剧中“东山市公安局”的大楼吗?在珠海交警支队大楼变成“东山市公安局”大楼的背后,是大量的协调拍摄工作,珠海市公安局团委书记赵婧作为当时珠海市公安局《破冰行动》摄制组的主要联系人,为摄制组进行拍摄协调。
《破冰行动》主要的拍摄场景为中山和佛山,但是在珠海取景的地点也不少,早在2017年,攝制组就已经来到珠海市公安局与赵婧对接寻找合适的拍摄场地,而珠海交警支队大楼作为东山市公安局的场景,戏中所有关于东山市公安局场景的戏份都在珠海交警支队大楼进行拍摄。“拍摄地点的选择,需要根据剧本来体现,广东省公安厅的架构和布局需要体现省公安厅的档次,这直接在广东省公安厅进行取景,禁毒大队选在了一处佛山刑警大队,东山市公安局就选择了我们珠海交警支队大楼。”在拍摄过程中,赵婧前往交警支队探班,发现剧中东山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马云波的办公室是在珠海市交警支队11楼中庭临时搭建而成的。李维民和马云波发生争吵的场景拍摄点为珠海市交警支队4楼露台小花园,东山市公安局会议室实际是珠海市交警支队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决策指挥室,此外李维民邀请省厅领导在会议室观看直播那场戏,是在珠海市公安局治安会议室拍摄的。
除了熟悉的情侣路、野狸岛、日月贝、淇澳红树林等场景之外,珠海的海边也有出镜。剧中马云波的妻子于慧跳海、马云波和陈光荣交流、陈光荣和林耀华聊天沿海边行走等,都在珠海金湾阳光咀沙滩进行拍摄,当时还抽调了金湾分局的民警和警车协助拍摄。有一幕码头集装箱的场景,是珠海公安局帮助协调沟通九洲集团在该处取景,一处是以港珠澳大桥为背景,也是由珠海边防支队协拍,还出动了边防巡逻艇。
珠海还有一处戏份吃重的拍摄地点是位于仙峰山的珠海公安英烈墓园。摄制组原打算在珠海烈士陵园取景,赵婧提出了珠海公安有专属的公安英烈墓园。在宋洋下葬、警队集体悼念英烈的戏中,青峰和石碑上原本的“珠海”字样均进行了后期处理,俯瞰庄重肃穆的墓园,一行“公安英烈永垂不朽”的大字令人动容,背景的风雨廊上记录着长眠于墓园的公安英烈憾人心魄的故事,更寄托着珠海警民对烈士们的无限追思。赵婧介绍,这段剧情中鸣枪的特警以及主要演员身后的警察都是来自珠海拱北和香洲分局的民警。“前段时间我们的同事也在剧中寻找我们民警的身影。不过大部分人都是以虚化的背景出现,而这个被虚化镜头背后是半天的努力。”在珠海7月晴空骄阳下,民警们穿着最厚的春秋常服与演员一同完成了大半日的拍摄,演员和警察两种职业进行了双向的体验与理解,“他们回来后反映当时有一种要中暑晕倒的感觉,演员的不容易,他们也感同身受。”
一部电视剧拍摄的过程十分不易,需要进行大量的筹备工作,就与公安局的联系协调而言,摄制组需要当地公安局为摄制组出具联合摄制证明文件,以便摄制组对外联络及解释、办理相关交通保障通行手续以及运输拍摄戏用道具强制及管制器械,拍摄过程中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公安题材影视作品则又和公安紧密结合,题材和展示内容不能不符现实,剧组一般会请民警顾问全程跟进,对于肩章、着装、术语等方面有严谨规范,尽力避免疏漏。早期摄制组向珠海市公安局提供了一份协拍事项申请,里面详细列出了一些需要协调拍摄的场景,如公安局的指挥中心、物证鉴定中心、档案室、枪械库,国际赛车场、港珠澳入境口岸、金湾机场出发到达大厅等特殊场景也在考虑之中,不过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协拍清单上也会申请抽调特警、武警、边防、交警、仪仗兵等进行协拍。
在《破冰行动》那场千人大抓捕的重场戏中,摄制组协调调动广州、中山、佛山、珠海等多地1400余名真实警察参与拍摄。虽然已经相隔一年,赵婧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这一场戏是在中山南朗镇茶东村进行拍摄的,原本摄制组在2018年6月29日到7月6日这段时间内已经提出需要安排特警协拍,后三天要继续抽调五十名特警协助剧组拍摄。”剧中场面的真实感源于许多参与的演员都是本色出演,调动的警力和警用器械和车辆都是警察实际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包括最后出动了直升机,也是为了尽力还原当时抓捕的细节。
“我们作为警察观看这部电视剧,一方面觉得它体现出了警察工作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警察所说的每一句话需要负责,剧中蔡永强说话滴水不漏又充满智慧,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部电视剧里塑造了新生代的倔、李维民的智以及中层领导承担的压力。艺术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它侧面反映出禁毒乃至一线民警的工作状态,整体感觉这戏还是挺接地气的。”赵婧说。
除了《破冰行动》以外,珠海公安局还接触过不少取景于珠海的公安题材剧组,如以反电诈为主题的《天下无诈》以及以警犬工作为重要内容的《警犬来啦》。公安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安题材故事也丰富多彩,如同一座宝库,折射现实生活。
屏幕之外 城市禁毒
在《破冰行动》的真实事件原型“雷霆行动”中,珠海警察也参与了这次行动,赵婧回忆,当时集中的民警对自己将要执行的任务并不知情,连夜抵达后才知道具体任务。往前追溯,在“雷霆行動”抓捕行动前长期的侦查与潜伏,以及嫌犯落网后的审讯等后续工作,珠海一线缉毒民警也深度参与其中,甚至为了审讯工作长时间未归家。屏幕之外,珠海真实的禁毒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由于毒品犯罪量刑重,毒贩贩卖50克海洛因即判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旦被抓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一般身上都带有武器,并且会拼死反抗;再加上毒品犯罪物证主要集中在毒品、毒资两类形式上,一般需要人赃俱获证明犯罪事实,这也让抓捕工作的执行难度上升。对缉毒民警来说,他们不仅需要直面穷凶极恶的毒贩,收集线索与侦查工作也错综复杂,缉毒民警需要斗智斗勇。有一次,斗门禁毒大队的民警们根据之前充分工作所得的情报,得知斗门一个马仔定期定时向广西张某购买海洛因,于是即刻驱车前往广西梧州展开抓捕行动,但是驱车350公里得到却是人货两空,张某的房子里早已没有他的踪影。随后的几次抓捕中,狡猾的张某不停地变更居住地点和电话,有时候甚至跑到深山中,增加了抓捕工作的难度,缉毒民警们也不断地寻找突破口。终于,在第五次去广西梧州的时候,民警们通过张某女朋友租住的房子顺藤摸瓜,重新获得了张某的踪迹,并且在久候后急中生智将张某家的水阀关闭,让张某因为这一突发情况到楼下查看,自投罗网,最终成功捉获这个狡猾的毒枭。
帮助吸毒人员戒毒是禁毒工作的重要一环,戒毒所在对吸毒人员进行处罚的同时进行康复治疗,帮助吸毒人员戒掉毒瘾,降低复吸率,让他们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珠海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康复管理教育新模式,在规范管理、专业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文化宣传教育、组织“文化创作室”“五禽戏”等兴趣小组、成立“图书流动站”等方式丰富监区文化。对戒毒学员来说,回归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即是回归家庭,来自亲人的谅解和接纳为他们重归正常生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珠海二戒通过开展“亲情帮教”、亲属探访、视频会见、“一封家书”等系列活动,为戒毒人员及其家属搭建起亲情互动平台,努力争取亲人的支持和信任,家属可以进入戒毒所来到戒毒人员的身边,鼓励帮助他们度过难熬的戒除毒瘾的阶段,亲情感化的柔性和管理教育的刚性结合,展现戒毒康复教育的人性化,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戒毒人员来说,有一技之长傍身,回归社会后才能尽快实现自力更生,实现人格独立,珠海二戒陆续开设了面包烘焙、汽车美容、创业培训、产妇护理、汽车检测、平面设计、插花艺术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增强戒毒人员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影视作品虽有一定虚构成分,但归根还是凝视现实,反哺现实。《破冰行动》唤起大众对公安禁毒工作的敬意,而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在镜头未聚焦的地方,珠海的缉毒民警、管教民警、禁毒宣讲员、禁毒社工……他们扎根岗位,为这座城市的无毒而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