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茜 邓亚晗 王轩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文章采用战略地图理论,构建基于战略地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标进行权重配置,能够科学、客观的评价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战略地图;大学生;创新创业;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8-0038-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national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strategic map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strategic map, clarifies the goal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uses AHP to assign weights to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ndicators, which can scientifically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ability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 strategic map;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the indicator system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其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都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匮乏,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处于零散状态、数量有限;师资不足、质量不高,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建设不健全,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问题[1]。为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一套既科学合理又符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
战略地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表达、沟通、管理、实施和评估战略规划的手段,目前已经从商业领域引入高等教育领域[2]。将战略地图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及培养路径研究,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衡量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的缺点与不足。这是一个新的可操作的工具,这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建设中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其具有一定的理论科学依据,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基于战略地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战略地图分析
高校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智力集中体,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松散、灵活而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战略地图理论高度关注战略的可执行性,关注组织各种目标与整体战略的相互衔接和协调,有助于大学明确战略目标,明确大学办学战略导向,增强大学适应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实现大学的使命[3]。清华大学韩双淼通过对全球15所大学战略地图的内容分析,总结出一套可以广泛应用到各国大学的战略地图模型,其框架由愿景、使命、价值、相关者、战略目标、主题以及支撑保障七个维度组成[4]。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集中体现,将战略地图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标评价层面时,可以由以上七个维度组成。战略地图把利益相关者放在重要的位置,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组织,为了使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相关者理解战略地图,在本文中对影响战略目标的术语进行了替换,用“利益相關者”代替“顾客”,不仅考虑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充分考虑了利益相关者在战略中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战略地图构建
战略地图能够清晰的表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战略导向,把地图上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使最终的战略目标与组织的各个指标建立联系,并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目标的战略导向性和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明确组织的实施目的及发展的方向和使命,是组织在构建适合自己的战略地图的前提,本文是以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战略导向,文件中的总体目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5]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战略地图的愿景;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6]作为其使命;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作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其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的推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创业是科技引领的强国之策”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战略地图的价值。
战略地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建设性与否决定了后期是否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给予评价,本文依照《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战略目标设定为人才、教育、价值、保障四大项,同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学生、高校、社会机构、政府)又与不同的战略目标和主题有所关联。另一方面,高校和政府也需要在人才培养、平台推动、资源支持和组织保障等诸多方面做好战略保障,为四项战略目标和主题的实现提供底层支撑。综上所述,绘制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战略地图,如表1所示。
二、基于战略地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高校创新创业能力的核心环节,需要进行的主要任务可以从战略地图的各个维度进行总结。每个维度分别将任务拆分为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因子。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首先依据《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参考文献进行初步筛选,从人才素质、基础投入、创新创业成果、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等不同角度和方向进行考量,初步拟定了87个初始指标;然后通过将这87个初始指标通过战略地图凝练出的评价因子进行过滤、筛选、重组,使其既密切贴合战略导向,覆盖需要考核评价的各类指标及因素,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反映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又相互独立,从不同的角度对各项指标进行单独的考量,尽可能简化考量的因素及过程。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指标系统构成,拆分为了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4个,由抽象至具体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估,一级、二级指标如表2所示。三级24个指标体系包含:创新创业动机(0.0355)、创新创业精神(0.0711)、团队组织能力(0.0537)、经营管理能力(0.0354)、市场开拓能力(0.0729)、资源整合能力(0.0347)、专业技术能力(0.0166)、专用实验室、活动场地(0.0173)、对接转化平台、孵化基地(0.0198)、优秀师资队伍(0.0076)、提供专业设备(0.0144)、提供专业技术指导(0.0144)、创新创业政策(0.0460)、创新创业科研活动、项目资金支持(0.0520)、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数量(0.0073)、参与的创新创业科研活动/项目数(0.0266)、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数(0.0734)、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0.2026)、发明专利/制定标准数量(0.0202)、企业价值(0.0404)、创新创业活动宣传力度(0.0259)、创新创业活动支持率(0.0864)、金融环境(0.0777)、产业环境(0.0259)。整个指标体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战略地图作为思路根基,依循相关政策及参考文献,使评价因子与评价指标高度相关联,保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完整性和战略导向性。
指标层D层由24个指标构成,其中含有创新创业动机、创新创业精神、团队组织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对接转化平台、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数、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创新创业活动宣传力度、金融环境指标等,同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权重赋值,指导高校创新创业工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
2017年以“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情况的影响研究”申报校级重点调研课题,对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燕山大学等8所华北地区高校展开调研,共发放问卷2430份,回收有效问卷2316份;2018年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及高校应对策略研究”为题申报校级重点调研课题,选择了5所985/211高校,5所普通本科高校,5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教师进行了实地调研,共发放1430份调研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将问卷结果统计整理后,采取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它的基本思路和人类对一个复杂而深入的问题的决策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一致[7]。
针对两份调查表中存在的缺损情况,采用均值替换法对部分缺损数据进行了再次处理。根据问卷的统计结果,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者影响及上一层的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根据问卷统计的结果,采用较为通用的1-9比较尺度法构造各层次的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形成影响某类指标的具体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每一个比较矩阵都要分别计算其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并且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以第一层判断矩阵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α。经计算α1=0.5988,α2=0.3347,α3=0.6801,α4=0.2588,所以特征向量α=(0.5988,0.33
47,0.6801,0.2588)T。
(2)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4.1179。
(3)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CR=(其中CI=),得出CR=0.0437<0.1,所以第一层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高度一致性,无需再修改相对权重值。
其他各层照此方法进行计算,求得各指标间的权重关系,依照各判断层建造的判断矩阵均已经通过一致性检验,随后求得每一层的加权平均权重以及各子指标对目标的综合权重,即表3括号内数据。
三、结束语
推进落实创新创业工作,需要高校对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政策鼓励及发展平台,使得大学生得以发挥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参与进创新创业的活动中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创业者、创业团队以及外界环境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人才素质作为基础,外界投資为砝码,市场环境为依托,高校从中应起到一个培养人才,提供支持,搭建平台的有力支撑,为渴望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搭建一个适宜的时机和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佳,吴椒军,汤传胜.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62-64.
[2]柴旭东.战略地图与大学发展战略制订——以英国利兹大学战略地图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3(4):101-104.
[3]张大群,杨国梁,李晓轩.国立科研机构的战略地图与其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35-1844.
[4]韩双淼,钟周.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一项战略地图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2):10-16.
[5]杨鲜丽,欧阳琼芳,刘文戈.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问题初探[J].高教论坛,2017(2):31-33.
[6]亚文辉.我国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05-25(01).
[7]林佩云,吴惠灵,陈宇栋.大学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2(03):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