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国工匠精神探析

2019-09-10 07:22:44黄耀丽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承弘扬

黄耀丽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源远流长,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就必须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被很好地彰显和弘扬,在南水北调精神的整体架构中对其他精神要素的功能发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国工匠精神;传承;弘扬

十九大报告对“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提出要求。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生产或制作产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无法割舍的大国情怀,而这种大国情怀同精益求精的实践相结合,就会产生大国工匠和大国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得到了令人欣喜的弘扬和彰显,这是南水北调这一国字号工程顺利通水的关键。

一、中华民族深厚的大国工匠精神传统基因

在数千年华夏文明发展进程中,工匠精神宛若涓涓细流,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涌现出众多工匠人物。如,春秋时期的鲁班,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西汉时期的丁缓,东汉时期的魏伯阳,隋代的李春、宇文恺,北宋时期的李诫,元代的黄道婆,明代的蒯祥等等。这些工匠大师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创造出的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先后涌现出了孟泰、倪志福、马学礼、赵梦桃、许振超、高凤林、胡双钱等一大批工匠大师,使工匠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工匠大师不仅有着对精湛技艺的执着追求,更有着济世利人、匡扶天下的奉献精神和博大胸襟。这种奉献精神和博大胸襟,与深受大一统文化滋养的大国情怀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大一统文化的滋养下,工匠大师们心系苍生、心系天下,立志以自己的精湛技艺造福人类。大国工匠精神不同于一般工匠精神,它所饱含着奉献精神和济世情怀。工匠大师们执着追求的精湛技艺,并不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将济世利人、匡扶天下的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情怀与境界,他们才会更加敬畏职业,更加专注于工艺的改进和产品的制作,更加为消費者考虑,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国工匠精神在南水北调中的彰显和弘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人及行业工匠精神的缺失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大国工匠精神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施工中得到传承、彰显与弘扬。在万千建设者看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千秋伟业,关系着上亿黎民百姓的饮水安全,必须确保工程质量。为此,他们传承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以“干一项精品工程,铸一座百世丰碑”“把丰碑树在青山里,把责任刻在工程上”等作为励志誓言,用虔诚的心对待自己的岗位,把严谨和专注倾注于施工作业的每道工序,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注重每一个细节,在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书写了新辉煌。

南水北调工程取得的科技成就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的技术奇迹,例如,丹江口大坝贴坡加高。我国专家提出以直接浇筑为主,在竖直结合面采用人工补凿键槽,溢流坝段堰面采用宽槽回填为辅的总体方案。在坝体加高混凝土施工中,采取最严格的整套温度控制措施,通过加冰拌和,通冷风浇筑,再通水冷却等处理,将老坝裂缝处理、新老混凝土结合、高水头作用下坝基帷幕灌浆等技术问题一一破解,使老坝身上“长出”一座新坝;沙河渡槽段工程的“槽上运槽”新方法。“软土富水”下建地下隧洞,他们先后尝试了台阶法、双侧壁下导洞法等多种开挖工艺,最终成功解决了在“软土富水”条件下建造地下隧洞的超级难题;降伏“工程癌症”膨胀土。设计人员在膨胀土物理力学特性上取得突破性发现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试验,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技术处理方案:压重+保护,节省了大量投资;“3毫米奇迹”创造了世界工程的极限,为能托住3毫米沉降,工程人员创新了各种工艺:对地铁以下土层注浆加固,严密控制注浆压力防止过度注浆造成负沉降。增设了临时仰拱,采取密排钢拱架和初支外周边注浆加相结合的措施,控制地面结构沉降。应用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全天候监测,使施工全过程处于可控状态等等。

三、大国工匠精神在南水北调精神中的关键地位

大国工匠精神是南水北调精神基本内涵的重要基础,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各构成要素功能的发挥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南水北调精神整体架构中,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的国家精神,知难而进、忠诚担当的移民工作精神,创新求精、追求卓越的建设精神,这些精神要素能发挥其功能与作用,都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对工程建设施工提出的观念始终是“负责、务实、求精、创新”。这些理念,实际就包含和体现了当今中国的大国工匠精神。

统筹协调、共建共享,是中央和相关区域地方政府在规划、决策和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理念和精神。要实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南水北调梦,不仅要进行科学谋划,而且还要进行复杂且艰巨的组织协调。做好这些工作,单有一颗爱民为民之心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一颗精心谋划、精细操作、精准发力的匠心。国家层面需要统筹考虑和安排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地方政府需要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如果缺乏一颗精心谋划、精细操作、精准发力的匠心,谋划不够细致、做不到位,操作不够细心、出现疏漏,发力不够精准、出现偏差,就很难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和各个方面统筹、协调好。

知难而进、忠诚担当,是广大移民工作干部在组织动员、劝导说服移民群众并为其搬迁提供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理念和精神。做好这项工作,实现这一目标,仅靠一腔心系苍生、为民服务的热情是不行的,必须专注于移民工作的每个环节,精确把握每一户移民群众的所思所求,尤其是要洞悉移民群众的思想情绪抵与不同的心结,精心引导、耐心说服,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逐渐打开移民群众的心锁。在实施移民搬迁过程中,移民干部应树立精准意识和精准思维,摸清群众的基本户情和思想情绪,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帮扶帮到点子上,思想工作做到心坎里,在精准统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工匠精神绝不意味着因循守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唯有不断创新,方能精益求精。创新求精,追求卓越,是广大建设者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技术创新与应用和建筑施工精神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理念和精神。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要把这一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质工程,不仅要有一颗爱国济民之心,更要有一种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态度和精雕细镂、精益求精的理念,切实做到技术精湛、操作精细、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确保没有任何瑕疵、不留任何遗憾。施工企业必须自觉增强精准意识和精准思维,统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同时,还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施工人员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工作态度与理念,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为党、国家和人民的放心工程。

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必须大力传承与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我国即将迎来新中國70周年华诞,回望这70年,中国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正是由一大批工匠群体和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将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升华成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追逐梦想,不断奋斗,才铸就了今天的新辉煌。

大国工匠精神是生产建设领域实践的产物,对生产建设领域的实践具有一定反作用。一个时期以来,在急功近利不良倾向的影响下,这种弥足珍贵的精神却在流失。一些人赚钱心切、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不愿再脚踏实地去创新、专注和坚守,而是工于心计、投机取巧耍小聪明。于是,冒牌模仿粗制滥造成风,伪劣山寨产品充斥市场,以致使中国制造的产品一度成为廉价制造、山寨制造的代名词。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中,制造业的工匠精神是产品的质量保证和精神动力。个人制作的产品,体现这个人的职业道德及个人素质,而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则关乎着国家的形象和民族尊严。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中的大国工匠精神,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国工匠精神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值得传承和弘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国工程,因此,必须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的精神支撑和动力作用不只适用于生产建设领域,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多种领域。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领导干部对待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善于在精细中出彩。”他提出:“要倡导精细化的工作态度,掌握情况要细,分析问题要细,制定方案要细,配套措施要细,工作落实要细。”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传承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并使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传承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区域治理(2022年37期)2022-10-31 06:48:14
弘扬爱国精神
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 02:13:00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5:56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 06:29:00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
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