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下语文教学创新发展初探

2019-09-10 18:55王晶晶
天津教育·中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语文教学创新

王晶晶

【摘  要】全国教育改革来临,新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赋予了语文新的难度和新的高度。促使语文教学改革从基础抓起,必须坚持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借助新媒体促进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同时发扬传统文化,在学生中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教育改革;语文教学;创新

“新高考”“部编本”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也惊呆了众多家长和学子。“得语文者得天下”一时间人尽皆知,在新教改下语文教学和学习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语文学习是一个重基础和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到了高中及高考时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因此小学孩子家长们也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会输在小学语文上,?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对新教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

一、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一)高考重度改革促使语文教学改革要从小学基础抓起

高考是一根指挥棒,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考题会发现,对知识考查的难度和广度在不断增加。2018年高考语文已经难出了新高度,2019年高考重度改革下对于语文知识的考查,涉及了历史、地理、文化、音乐、民族精神等等各个方面,“大语文”概念与往年比较更加突出,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更高,對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将会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将进一步加大。而这几个方面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日积月累和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从小学开始,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改革。

(二)新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目标明确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这要求语文教学根据课程标准和目标迅速做出改革,改变在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怎样去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考多任务、多体裁作文的出现尤其体现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从孩童时代抓起,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新教改赋予了语文新难度和新高度

全国教育改革就像是一个风向标,指引着学校、家长、学生们在教育上的发展方向。新教改后,“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古诗文诵读改为背诵,数量最高翻了5.14倍;考试卷面字数从7000字增加至9000字,而未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比往年增加5%~8%……教改后会考查大量的语文超纲内容和全科素质。语文一跃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并且被赋予了新难度和新高度。从“得数学者得成绩”变成了“得语文者得天下”。这是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对于那些不读书、不思考、写字慢、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而言,无疑就是一场噩梦。关注新教改应该从孩童时代开始,在平时多下功夫,打好基础,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语文教学创新改革途径

(一)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教学深度和广度

语文教育就像一场马拉松,不能临时抱佛脚,只有看得远、坚持久才能赢得胜利。语文考试难度增加,注定了考试必定会涉及很多课外知识。新教改下,语文卷面字数明显增多,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提高,对课外拓展内容考查增多,注重对学生平时阅读积累的考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内外结合,积极寻找一条有效的课内外结合教学之路。首先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加强相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和旁征博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相关知识的兴趣;其次精心选择阅读书目,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作业,规定每学期、假期要完成的阅读任务,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阅读,快速阅读,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就一定能提升。

(二)借助新媒体,促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已不同于信息闭塞的往日。小学时期正是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发展的最好阶段,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尽快改变传统单一生硬的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时代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精心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创新教学过程,采用图片、声音、视频、实物投影、动画、微课、慕课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从感官、视听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方式上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课本预习、课外相关知识引导、情景对话、创设问题、学生轮流讲课等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拓展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三)发扬传统文化,在学生中建立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语文教育的使命承载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考查内容中民族精神、文化常识占据了很大部分,而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比以往又有了提升。2019年的高考作文全国II卷中有关青少年谈民族精神,北京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上海卷以品音乐“寻找中国味”……重点考查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强化作为新一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版“部编本”语文教材大量增加古诗文阅读和背诵,小学古诗词增加80%,初中古诗词增加了51%。要求教师在教学和引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国内必读的经典名著,重视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拓展,积极发掘中国文化本身的魅力,让学生从小建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同时加强对书面语的准确表述、规范用法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结语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语文教学不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必须结合新媒体时代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创新性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品味语文学习乐趣和真谛的同时发掘中华文化的魅力,从基础抓起,全面提升学生的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富海燕.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2]刘小琴.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性[J].江西教育,2018(9).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语文教学创新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