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彩萍
【摘 要】数学课堂一是提问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问题真正在心尖“打转儿”,得出自己的看法,避免流于形式、虚假热闹;二是科学理答,既要肯定期待又要宽容和婉,保护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尊心,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最大作用,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有效的问题能激趣、启思、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因此成为课堂教学的不二之选,深受教师青睐,逻辑性、思维性极强的数学学科更是如此。但调查小学数学课堂发现,低效甚至无效提问比比皆是:问题太随意、难以启发学生思维;问题太简单、缺乏真正的思考;问题太频繁、无法深入思考;问题流于形式、以一两人思维代替全体同学,等等。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该怎样提问才能切实发挥其最大效用呢?
一、问在“关键点”
何为关键点?简言之就是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需要学生思考、理解并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会设置教学重难点,也是教师提问、学生质疑、共同探寻数学问题本质的重要环节,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在重难点处精心设计问题并创设相应情境,以点拨学生思维,让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
以“圆的周长”为例,其中“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c=πd(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这个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来的以及什么是圆周率。首先,我给同学们出示一个情境:家里的圆形饭桌边缘有些破损,需要用铁皮包一包,那我们需要买多长的铁皮呢?学生很直接就想到用绳子绕圆桌一圈量一量的办法,还有人提到将圆桌在白纸上滚一圈就能知道其长度了;其次,引导同学们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为什么要“绕”和“滚”呢?因为我们不知道曲线图形的周长怎么求,就想将其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直线线段,周长就变得直观好求,进而将“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渗透给学生;再次,从直观数据中提问: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在给同学们介绍圆周率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合作探究具体的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逐层递进的问题中掌握重难点。
二、问在“兴趣点”
毫无疑问,兴趣是小学生探究数学世界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或喜欢的情绪波动,在学生的兴趣点巧妙提问,恰到好处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又有效地启发思考、提升教学效果。以“观察物体”为例,我先在大屏幕上给同学们出示三张图片,请大家说一说这是什么,第一张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棵树,第二张是孩子们喜欢的熊大熊二,第三张在孩子们仔细观察后确定是存钱罐;然后我将这个真实的存钱罐拿出来放在讲台上,提问:同一个存钱罐,为什么呈现出三张不同的图片呢?一下就将学生的心弦拨动,急切地想知道原因,接下来“从不同角度了解物体特征、辨别物体”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问在“转折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逻辑严密的,而小学生理性思维尚未成熟,对于很多知识在理解时常有被绕住的感觉,不能真正触及数学知识的内涵,特别是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容易“云山雾罩”、不知所措,此时就需要教师用问题帮助他们走出迷雾,思考题目的真正意图,找到解决办法,可见问在“转折点”是多么重要。例如,在学完“圆的周长”后,我出示这样一道思考题:公交车车輪的外直径是1米,行驶起来车轮一分钟转动100周,假如你坐公交车上学,从站点到学校不间歇地行驶需要6分钟,站点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很多同学一看题就懵了,这要怎么计算?在苦思无解的情况下,我问道:“车轮转动一周实质上求的是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该从何处入手解题;再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学习中,同学们经过预习基本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但缺乏具体的验证过程,且有部分同学不明白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二,我给学生准备三组验证材料,其中一组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在将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我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在反复操作中理解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四边形的一半,从而明白三角形面积要“底乘以高再除以二”的原因。
四、问在“连接点”
系统性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在数学知识体系内,很多知识都有着密切联系,一环扣一环,形成完整有序的知识链。每一个新知识都有旧知识的影子,每一个旧知识都能长出新知识的触手,它们的连接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搭建了桥梁,也是课堂提问的好载体。因此,教师要问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知识启发新知识的学习,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自然迁移中夯实数学基础。
例如,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就可以利用新旧知识连接点提问,因为我们已经学过4×2=8这样一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所以我因势利导地提问:4×2=8,那你能直接说出40×2的得数吗?从表内乘法的旧知识向“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过渡,既有旧知识的影子,又有新知识的内容,使学生在思维上很快形成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变,接着再列举类似的算式,如10×3、20×5、30×2等,让学生逐渐接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除此之外,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角的认识、时间的认识、小数运算、混合运算等都能用到此种提问方式,对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构建和数学素养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五、问在“模糊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知识点理解得不透彻,形成思维上的“模糊区”,表现在解题上则是经常混淆概念、得出错误答案,因此,教师要在“模糊点”设计针对性问题,对其进行有效澄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定义,形成清晰的数学认知。
例如,低年级小学生对“厘米、分米、米”的概念十分模糊,常常搞不清楚具体事物该用什么样的单位来表示,所以我就给同学们设计简单明确的问题:我们的课桌是60厘米还是60米?学校的教学楼是18厘米还是18米?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辨别,在头脑中建立厘米、米的清晰概念;再如,因数和倍数也是许多同学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两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描述其中任何一个,为此,我问道:“2是因数、10是倍数,这句话表述正确吗?”从而让学生思考正确的表述必须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即“2是10的因数、10是2的倍数”,绝对不能进行模糊表述,而在同学们正确深刻地认识倍数的概念后,还可以将其与“几倍”放在一起提问,以便更好地进行把握。由此可见,问在“模糊点”,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分辨易混概念,可以让小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精确、越来越严谨。
六、问在“变化点”
数学知识既有联系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若教师能够抓住变化的点,就此设问则能引导学生在归纳中发现数学原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为例,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我先给同学们出示3、5、8这样几个整数进行比较,学生觉得非常简单,简直是信手拈来,之后再将整数变成比较相近的小数,像是3.88、5.01、8.09等提问:“我们知道3小于5,那么3.88与5.01相比,谁大谁小呢?”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变化,在思考中实现知识迁移,深刻了解小数的性质;再如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我给同学们列出这样几个算式:
①60÷30=2
②(60×5)÷(30×5)=2
③(60×100)÷(30×100)=2
④(60÷2)÷(30÷2)=2
⑤(60÷10)÷(30÷10)=2
由此提问:这5个算式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的是商都是2,而②③和①相比有哪些变化?④⑤和①相比有哪些变化?请具体描述。同学们在比较观察中发现,②③的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一个扩大5倍、一个扩大100倍,商不变;④⑤的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一个缩小2倍,一个缩小10倍,商也不变,由此就自主探究出商不变的性质。
参考文献:
[1]安仁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提问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32).
(责任编辑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