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2019-09-10 16:25韩剑峰
高考·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

韩剑峰

摘 要: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避免历史学习死记硬背的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文献研究能提升史料实证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能以点带面,提升历史理解能力,通过假想研究能促使学生展开谨慎的求证活动,通过比较研究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道理。这些方法都属于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先根据学科或现实生活的情境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突破口,而后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再通过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研究性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能促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文献研究式,论证观点

文献研究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种方式,主要指的是通过查询资料、筛选信息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得有典型代表性的有效信息,用来提炼或论证某个观点,分析各种问题。在解决一些学术性较重的课堂时,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文献研究,看看学者对于该问题提出了怎样的看法,自己又有什么新的观点。

在组织学生学习“鸦片战争”时,鼓励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说说鸦片战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影响又是什么。在鼓励学生展开文献研究式学习时,首先鼓励学生查询各种史料文献,了解当时的历史实情,并了解历史学家对于该问题的评价。赵尔巽等的《清史稿》等作品中都有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在研究了学者和各种文献中对于鸦片战争的看法后,还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好能提出一些有创意的看法。有学生提出:“我觉得鸦片战争的出现使得中国被动地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因此国人注意到了资本主义,这对后来的辛亥革命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觉得鸦片战争的影响深远。”该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展开文献研究式后,不仅要让学生总结他人提出的观点,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这样的文献研究才更有意义,能让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调查研究式,以点带面

调查研究式学习指的是围绕历史遗物、遗迹等进行实地考察,对历史相关的学者、人物进行专题调查,从而获得近乎第一手的资料,然后展开分析和探讨。在调查研究式中获得的信息更加具有可信度,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促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的直接性经验。

在组织学生学习“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时,可引导学生参与到调查研究式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调查采访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学生先采访一下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看看他们那个时候是否有高考,那时候的高考和现在的高考有什么不同之处。此后再通过“高考”这个点作为切入口,深入下去,以点带面地展开分析,探究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变迁。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撰写调查报告,着重说说高考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高考对哪一辈人产生的影响最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的高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再辐射到整个教育界,说说现当代中国教育的变化,并瞻望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

在组织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式学习时,要引导学生以点带面,从自己的身边、自己的家乡入手展开调查,然后再通过细心记录和分析的方式总结出结论。

三、假想研究式,谨慎求证

假想研究式研究指的是在提出问题后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假设性答案,然后再通过搜索各种资料的方式展开求证活动。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提升史料实证方面的历史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客观真实的反应,在提出假设后要通过史料来验证自己的答案。

在组织学生学习“罗斯福新政”时,可引导学生参与到假想研究式学习中,思考“若罗斯福没有当上总统,美国社会有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先鼓励学生进行假想,然后鼓励学生从各种史料中寻找答案。学生要了解一下美国金融界是怎样跌入深渊的,了解胡佛政府反危机为何会失败。此后,再对比一下罗斯福在采取新政之前,美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然后对比一下罗斯福采取新政后,美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就不难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学生在假想研究后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当时的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这样就借助假想展开谨慎求证,获得了新知。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组织学生展开假想研究式是符合学生学情的学习方法。在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中,學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学生也逐步提升了敢于怀疑、敢于提出假设的勇气。

四、比较研究式,领悟道理

比较研究式指的是鼓励学生将具有相似点的历史片段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尝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其中的异同点,并尝试在比较后总结出一些结论,领悟一些道理,说明一些问题。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历史解释、历史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都得到发展。

在学习“辛亥革命”后,组织学生将其和“明治维新”放在一起展开对比研究,是一个能促使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首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对比。学生尝试从产生背景、主张、结果、代表阶层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对比,找到了辛亥革命和明治维新之间的不同点。此后,还要鼓励学生展开整合,可以充分利用表格来整理自己的思路,并在比较中探究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有学生便在对比研究后有所感悟,认识到:“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十分严重。”这就促使学生借助对比领悟了道理,提升了学习效果。

比较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方法。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先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各种不同的对比角度,并搜索相关的史料。此后,学生再运用整合的观点,找出事物发展的轨迹,并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者胡兴宏认为研究性学习在广义上指的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历史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历史学科中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价值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历史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逐步提升唯物史观,发展时空观念,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等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葛云青.试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2):47-52.

[2]郑佳音.试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福州城里说城隍》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2):100-101.

[3]翟金路.试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与实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4):46-46.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