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献英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加上每个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应针对其特征进行心理问题干预,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爱心感化;故事启迪;鼓励交往;体验成功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来,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现根据一名学生的案例,谈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一些做法。
一、学生个案
小志,男,小学四年级。其父车祸身亡,其母无固定职业,长期靠打零工养活一家三口。家庭环境一般,小志和弟弟要自己照顾自己。
学年初开学,笔者一接班就发现小志性格比较孤僻,沉默寡言,整天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不喜欢与同学交流互动,而且他脾气比较大,一有同学不小心碰到他,就发脾气,甚至打人;上课基本不听讲,老是打瞌睡。他的数学成绩还可以,但语文成绩就一塌糊涂,不喜欢做作业,作业经常不完成甚至欠交。
二、心理障碍的表现
1.性格方面:由于父亲的意外身亡,母亲为生计忙碌,无暇周全照顾小志兄弟俩,小志心灵受创,觉得父亲去世后母亲也不爱他了,加上家境比较贫寒,性格变得沉默孤僻,跟同学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淡,自卑心理越来越强,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
2.人际交往方面:自卑心理造成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交往,常常处理不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他脾气比较大,一有同学不小心碰到他,他就发脾气,甚至打人,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3.学习方面:小志原本的成绩虽不是最拔尖的,但也不算差。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加上意志消沉,缺乏动力,成绩直线下降,甚至有自暴自弃的趋向。
三、对该生心理问题的干预策略
根据小志的家庭情况及他的平时表现,笔者主要采用以下的做法:
1.爱心感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小志这种父母不全、家境比较贫寒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外界的感应更为敏感,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我们能给予他们无私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受伤的心灵将得到滋润,才会放下戒备心,才会对别人重新产生信任感,师生之间才会建立起和谐的良好关系,他们才会把自己的烦恼苦闷向老师或同学倾诉。对小志的“心结”,笔者就是借助“爱”来打开的。由于小志的数学成绩比较好,笔者安排他当数学小组长,促使他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多,笔者也经常借故找他了解其他同学的作业情况及上课情况,与他多聊天,并借口同路跟他一起回家来接近他。在日渐增多的接触里让他慢慢感受到老师的温和、亲切和可信赖。时间长了,他习惯了笔者的接近,习惯了和笔者交谈,他的心扉也慢慢地向笔者敞开了,每天都自觉等笔者下班,一起回家,还经常跟笔者聊家里的事情,聊他的妈妈、弟弟,甚至是已去故的父亲。
2.故事启迪。当笔者和小志的关系有所改善时,笔者就经常跟他讲述生动有趣、跟他的生活贴近的故事,使他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明白事理。例如,用《塞翁失马》的故事,启发他“换个角度,化解烦恼”,让他明白由于父亲的意外逝世,母亲为了能让他们兄弟俩吃饱穿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学习环境而奔波劳碌,却无奈不能无微不至地照顾和陪伴他们兄弟俩;用《将相和》的故事来启迪他“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要合作就必须与人交流沟通,要与人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就必须多与人交往;还通过名人的故事来启发他树立远大的志向和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3.鼓励交往。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生活中才可能。”因此,笔者先要求小志的母亲尽可能抽出时间多关心他,多与他交谈,多鼓励他说说学校里的事,使他慢慢地敢于表达自己。而笔者则有目的地引导他参与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在集体活动中让活泼外向的学生带动他一起玩。经过几次集体活动后,也许是同学的热情与快乐感染了他,让他的情绪得到了调节,心理达到了平衡,笔者发现他愿意和其他同学玩了。
4.体验成功。挫折和失败是困扰单亲孩子的一心理问题,他们本已受伤的心更害怕再次遭受挫折和失败。小志同样也有这个心理问题,父亲死后,他用沉默寡言来武装自己,疏远同学,冷淡对待身边的一切,借此来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再次受伤害。为了让他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作为班主任,尽可能多为他创造成功和获得表扬的机会:利用劳动课,跟他一起搞清洁,表扬他卫生清洁搞得好;在班会课上,用赞许的语言表扬他的点滴进步;语文课上,时常优先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在课后让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他的数学成绩很好,笔者就在班上多次表扬,并表扬他作为数学小组长的尽职尽责,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就这样,让小志感觉到老师和同学都很重视他,于,是他也慢慢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集体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以上表明,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适时作出引导,就能诱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让他在学习和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战胜挫折的勇气。
经过一学期的心理辅导,小志变得比以前开朗了,改正了脾气暴躁的缺点,变得喜欢与同学交往了,成绩也有所提高了。但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他们进行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应该因人而异。只有针对其特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多给他们理解和支持,并能借助心理学等有关知识,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辅导措施,才能事半功倍。只要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能够尽快摆脱心理障碍,健康地成长的。
参考文献:
[1]周岩.职业院校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探究[J].考试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