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文备课环节,创造灵动智慧课堂

2019-09-10 12:55杨钰平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案预设教材

杨钰平

摘要:备课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不言而喻,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所以说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师的备课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要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是要精心雕琢、周密安排的,同时备课也是一门学问。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有效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253-01

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理想,必须在此之前精心的设计。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没有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就没有课上精彩生成。课堂的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前教学过程的预设。有了预设,教师在课堂上就多了一份洒脱与自信。

1.以往备课的误区

(1)不结合学生的备课,只是落实在纸上的教案,是死的东西,没有生命的活力的文字而已。其实上完课只是课堂教学的结束,对于备课来讲,并没有结束。要勤于反思,只有一次次在反复中完善自己设计的设计时,才能完善自己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

(2)上课远离文本,正如脚踩西瓜皮滑道哪里是哪里。还有由于我们预设考虑不足,学生理解的原因,甚至学生会突发性的提问题。这些都要根据课堂的实际善于应变。

(3)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胸中有教案,心中无学生。或者很多时候,我们始终关注的是自己,上课只是自己在唱独角戏。要对学生的反应保持足够的机敏,随时接纳来自学生和教学现场的智慧。以至于出现老师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2.备课注重的几点

2.1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立足为学生能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教小说就要立足于文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的要素。说明文就要围绕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去学习。在学习中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要唯书、唯师,不敢越雷池半步。做好课内课外结合,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文章好比茂盛的丛林,教师对文章的解读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你在丛林中走得多深,学生跟随的脚步就有多远。你开辟的路越宽阔,学生就看到的越广阔

2.2 深入钻研教材,揣摩字、词、句的含义

有句名言“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倾注了无限心血。读懂文章字词句的意思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进作者。比如讲文言《岳阳楼记》中“滕子京滴守巴陵郡”理解了一个“滴”字,就包含了很多感情。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流传,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值得我们揣摩。

2.3 重视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路、写作意图

正如叶圣陶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加强对文章个性化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对情感的体会,能更好的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随着朗读的深入,情感的投入,在反复的朗读中,“心人于境,情会于物”。

3.进行有效备课的方法

仅仅看透教材是不够的,要吃透教材。教材虽是例文,却又是凭借。如果钻研不透就设计不出好教案;若钻研不透学生,就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若教学的过程流于形式,对文章的体会也会大打折扣。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优质高效的成果,这就要求在备課上要讲究有效备课,最好达到胸中有书,心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才能彰显出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和谐。

3.1 备课的各个环节要充分预设,重视语言文字品味的环节

拿到课文,先不看教学参考书,自己先独立的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并写下大致的提纲,安排好教学的过程。然后可以翻阅教学参考书,相互比较一下,丰富自己的教学教案,适当的修改,最后使得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

3.2 要与学生进行多层全方位的教学活动的预设,活跃课堂氛围

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俗话说:“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45分钟的时间里需要寻找到符合学生心智水平的调动学习兴趣的方式,给学生理解文章留出足够的空间。在备课时可以抓住矛盾,引发学生的讨论。比如教“狼”专题,到底是杀狼,还是保护狼。

3.3 教学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层层深入

设计的问题,不能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太远,这样学生不容易理解。比如在训练写作中,随意布置个作文题目,就让学生动手写作,这时有的学生冥思苦想,有的在翻阅范文,所以在写作课堂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写作需求,让头脑总封存的生活经历开动起来。为此可以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在具体到课文学习中,要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可以先从一个字词、一截短语、一个句子,从而可以感知通篇文章,甚至把握其主旨。

3.4 采取系统备课、换位备课、多次备课、板块备课等方法

系统备课:把一篇课文放到一个单元,一本书里,处理教材有详有略,前后联系,举一反三。有利于准确实现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备课中可以承前将学过的有关内容拿来作引导,或作分析的例子,承前启后,打开一点,击通全局,举一反三,一次可以将以前学过的若干单元复习一次,又可以将一个新单元全部备完,省时高效,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换位备课:我们可以把我们设想成不多的角色走进文本。比如设想成我是作者、或者我是学生等。这样我们会悟出作者的情感,更多的体会孩子的想法。多次备课即:备课需要反复的琢磨,这一篇课文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总之,要真正做到课堂师生生命活力的张扬,需要我们加强课前的备课预设。备课不是单纯的以传输的方式的工作过程。只有事先尽可能周密的课堂预设,才可能出现有效灵动的课堂效果。最高境界的备课是用一生用心去备课。

参考文献:

[1]肖川(主编).名师备课经验,2006年3月版.

[2]朱学坤,徐武汉,魏星(编).语文的魅力.

[3]陈日亮.我即语文,2007年4月版.

猜你喜欢
教案预设教材
教材精读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