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
在“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的大背景下,济南市堤口回民小学搭“云基石”,通“云路径”,建“云空间”,取得累累硕果。打破区域和学校的界限,建立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学校师生在“教育技术云”的普惠中追求品质、获得提升。
搭“云基石”——教育环境不断优化
近两年,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网速由共享20M提升到独享100M;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完成使师生受益;新建教学楼功能室多媒体设备现已完成安装并开始使用;校微机室通过恢复改造提升了软件设备,建设了交换机随時维护平台;网络实现了班班通、人人通。
学校把教学管理中原有的制度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利用云平台重新定位学校管理工作的各项目标,“云平台”请假、报修制度、“云平台”听评课制度、备课上传与检查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网络化教研工作制度、教学工作量化制度等相继推出。
通“云路径”——明晰梳理管理流程
通“云路径”,通的是线上线下的“双线”之路,通的是提升工作效能的绿色网络之路。
学校重点设计了信息技术下服务管理的报修、请假流程,教育教学的网络直播教研流程,个人空间建设流程,校本课程建构流程,“双线悦读”推进流程,大数据下常规工作的评价流程。其中,常规教育工作流程中包括备课、作业、评课流程,及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流程等。
学校通过这些管理流程的改进,发现、凝练各项工作的规范性管理操作路径,为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推进梳理路径,让信息化教育“天堑变通途”。
建“云空间”——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云基石”搭好了,“云路径”畅通了,学校建设“云空间”构架软环境,把“冷”制度变成“温”流程,把“温”流程做成“暖”教育,让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云”管理模式呈现出有温度的教育。
自云平台建设以来,学校通过录播室终端、网络空间开展了省、市、区、校级培训与研修,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畅通了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联系的渠道。看名师展示课、学校展示课、校际观摩课、区域优质课,所有教师都能通过个人空间参与学习,获得提升。
助力教学——“云端”优势初步显现
围绕互联网工程,学校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技能为关注点,进行了“创课”的研究与实践,全体教师共创课49节,评选校级优质课16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普遍提升。
推进作业设计和课业负担统筹管理改进,学校尝试并完善了学生课业负担统筹监控机制,以教学的课堂评价设计为切入点,对语、数、英等学科进一步优化,并进行了家庭作业校本设计。
学校出台了个人空间建设标准与管理量化制度,定期把教师备课、单元卷、码课、微视频等教学资源上传到个人空间,将教学反思、教育案例等在教师中分享,教师们在云平台互相学习。
学校大胆尝试教学工作的“级部星级量化管理”,通过大数据让每位老师的所有工作通过分数量化体现,让大数据说话,让成绩说话,促进了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堤口回民小学)
责任编辑: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