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高校美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匮乏、学生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师资力量、学生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探究寻求解决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高校美育;研究性教学;困境;建议
自1999年美育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以来,高校美育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高等院校是传播文化的圣地,是传承文明的沃土,肩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完善高校美育课程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审美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是对大学生情感、精神、气质、胸襟的重塑[1]。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的困境
美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研究性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情境演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以实现“以研究目标为导向”的目的[2]。将研究性教学运用在高校美育课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审美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协调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需要我们从“学科化”和“体系化”的角度更加重视高校美育课程[3]。
(一)缺乏完善有效的美育课程体系
正视问题,是采取策略应对的第一步[4]。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开设美育专业课程,如大学美育、美学导论、艺术导论等。即使开设了,课程也大多数量少、种类少、课时少。几乎所有的美育类课程都是公共选修课,在晚上或周末开课,到课率低。开设的课程只满足于“数量”而不追求“质量”。美育课程没有形成体系,课程之间也没有关联,教学内容多由任课老师自行决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没有指导性的标准。授课教师大多是兼职或专职艺术专业老师,虽具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但多把艺术仅作为知识对象或技能来传授,对审美素养、人文情怀较少涉及。教授美育课程的老师如果将传授美学或美育学的理论作为教学内容和目的,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高校通常都会举办展览、画展、专家讲座,参与活动的同学有些是因为兴趣,有些却是为了学分,况且单靠几场展览、几场讲座、几次社团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对美学的兴趣、审美情趣,发掘自身感受美、寻找美、创造美的潜能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现有的考评体系多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两者的比重在不同学校稍有差异,但多是期末成绩占比较大,对课程最终成绩起到决定作用。这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平时上课,更在意期末考试,并且会为了取得高分而背题。
(二)教师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认知不够深入
从师资力量来看,教龄短的教师对知识的积累不足,无法融会贯通地传授知识;教龄长的教师依赖传统教学方法,较少愿意尝试研究性教学模式。目前,各高校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的多为年轻教师,教学和实践经验较少,导致美育课程出现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教师的专业、美学修养参差不齐,课堂效果不佳;二是缺乏研究性教学的技巧和经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方法融入到美育课程学习之中。
担任美育课程的教师多为文学、艺术类教师,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掌握多学科综合知识,拥有触类旁通的能力。但在实际中,教师往往只进行单一学科的教学,对本专业知识了熟于胸,对其他专业知识涉猎很少,导致自身知识结构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满足研究性教学的要求。
受扩招的影响,在校生的规模扩大,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导致较少有教师愿意放弃已经熟稔的教学方法而去尝试新的方法。教师很难挤出时间去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与扩充。研究性教学法突出特点需要师生互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真正适应新时代语境下的理论和实践转变[5]。多数教师由于从小接受“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工作后往往按部就班地依照原有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受思维定式和教学惯性的影响,教师虽然已经学习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但在教学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回到灌输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部分高校和企业、团体的交流不够,教师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很好地带领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也没有培养学生有思想深度的“批判性思维”[6]。
(三)学生审美素养和研究性学习能力不高
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思想活跃,但同时也呈现出缺乏鉴别能力、易跟风的特点。由于还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大学生们的审美观大多“跟着感觉走”。部分大学生在观看世界名画时面无表情,在阅读名著时无法获得心灵的悸动,在面对自然秀丽风光时内心毫无触动。他们不知道美在哪里,也不知道怎样欣赏美,更谈不上去怎样去表现美、创造美,以及深刻理解凝聚美的审美意象[7]。
当大学校园里的广播台播放着格调不高的流行音乐,文艺晚会上进行着低俗、毫无美感的表演时,我们痛心地发现,本该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却没有呈现出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观念指导下,大学生普遍具有浮躁心理,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他们的追求。他们热衷于掌握实用的、与职业前途联系紧密的课程,热衷于考级、考证和社会工作,而忽略自身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
另外,还有不少学生将美育课程等同于艺术教育,简单地认为美育就是教授他们绘画、音乐、舞蹈等技能,而不是培育他们审美素养的课程。实际上,美育的目的,恰恰在于所谓“超越现实计较之高度,滋养民众之灵魂”,正是力图克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观念[8]。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其学习的兴趣以及能力直接影响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多数学生从小受到“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影响,习惯于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转变,不再有班主任、任课老师督促学习,更多需要自己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但不少学生根本没有研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除了教材外,对专业的书籍看得少,对本專业的学术动态不去了解,缺乏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础。
二、在高校美育课程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深化改革美育课程体系,创新考核评价标准
深化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重点,必须以此为“解剖问题的切口”[9]。美育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高等教育中的具体教学内容,每项活动的过程本身都应是精彩的、美的。要使学生在学习各种知识的时候,以欣赏的态度投身其中,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使所有从事此项活动的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其人格的发展,从审美中“汲取深层的力量”[10]。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让美育真正成为一种“植根于人生哲学和修养实践”的教育活动[11]。
首先学校应完善学分制,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课程,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其次应明确现代美育课程培养目标,按照研究性教学的总体要求,修订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增加实践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再次是改善教学条件,硬件方面改善教学设备、场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设施辅助教学。软件方面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合作,引导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大力开展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培训和应用,提供配套实践材料和活动[12]。
评价体系是保证研究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建议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减少卷面成绩比例,增加阶段作业、论文写作、专题研究、社会调查、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全方面反映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指标。建议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中不仅仅只是学生对课堂效果的满意度测评,还应该考量教师是否讲解了学科动态、学术前沿,是否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课外交流,是否引导、教会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外还应设立督导巡课听课制度、同行听课制度,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美育师资力量
首先,应规范教师引进制度,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教学模式着手,对人才的引进除了依据学历、论文质量、专家推荐等,还应结合模拟讲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13]。学校应积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强化考核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教研会,教师间定期互动,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水平;其次,加强研究性的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美育基地,让教师定期到企业特别是艺术团、艺术馆等文艺机构实践。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读书会、研讨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组织本校的美育教师进修培训,使美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把培养和引进结合起来,把进修和培训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梯队明显、分工协作的优秀美育教学团队。
(三)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研究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主动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动的进程,学生从属于教师。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协作意识与创新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是深层学习的关键[14]。教师和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共同主体,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与参与者。研究性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接收和加工学习知识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主动者和受益者。
要培养学生拥有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学生,要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流互动中是民主的,整个课堂氛围是融洽和谐的。教师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权威,教师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教师应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标[15]。可以制定政策,加大对学生科研和创新的奖励力度。发挥大学生社团在美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积极支持高校社团特别是艺术类社团开展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高雅的艺术生活和校园生活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参与到美育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美育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姜殿坤,李英翯.我国高等学校美育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2018(6):62-67.
[2]简圣宇,神惠子.文本研读:“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推进方案[J].现代大学教育,2019(3):97-103.
[3]简圣宇.中国现代早期美学体系化的尝试——重审滕固美学探索的历史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93-103.
[4]陈彦华.新建本科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困境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7):100-101.
[5]简圣宇.在新时代语境下参与全球理论对话的别现代理论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9(6):91-99.
[6]张瑞香.来自域外教学经验的思维启示:美国加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探讨[J].美与时代(上),2019(4):108-111.
[7]简圣宇.当代语境中的“意象创构论”——与朱志荣教授商榷[J].东岳论丛,2019(1):111-120.
[8]简圣宇.思想史视阈下的蔡元培“美育代替宗教”论——重返民国史现场[J].广西社会科学,2015(8):203-207.
[9]王建疆.别现代之“别”[J].江西社会科学,2019(6):82-90.
[10]简圣宇.创新创业视域中的《岭外代答》服饰审美谈——新时代语境下本科生“学术性学习”研究系列之四[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1):68-72.
[11]王建疆.从自调节审美论到别现代主义美学——我的学术跋涉之路[J].美与时代(下),2018(12):5-15.
[12]王晓彤.高等院校美育课程现状以及对策研究[J].视听,2019(8):214-215.
[13]简圣宇.探索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王朝闻美学探索的学理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6-110.
[14]简圣宇.专业写作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对近代文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所涉服饰内容的文本研读[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127-131.
[15]张瑞香.中美高校“民间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研究——以手工扎染与印染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9(5):132-136.
作者簡介:杨橙,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