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敏
摘 要:高校是加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學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后备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对发展学生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分析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意义,分析当前学生党员党性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现实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1],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筑梦人。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当前,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政治立场模糊,政治素养不高等现象,重视加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符合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要求,也符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需要。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意义
(一)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2]。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和国家的新鲜血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3],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因而,新时代党的建设对学生党员提出新要求、新使命。研究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针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增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工作
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党员发展和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我国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的主要组成部分,抓好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尤为重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与执行者。通过对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研究,进一步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发动基层党组织的力量,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工作。
(三)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新时代中坚力量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是党的新鲜血液和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学生党性修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党和国家对学生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通过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学习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指导思想,用新理念新论断来武装头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不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党性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模糊
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高低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当前各高校专业设置种类繁多,教学指导思想仍重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开设时长短,且重视程度不高,很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质的影响。高校学生党员虽是大学生中的先进代表,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高校在发展党员前,都会对学生思想政治动态进行考核以及开展入党教育,如开展党校培训班,举办讲座,组织实践活动等,保证学生党员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但短时间的教育难以发挥长时间的效果,目前学生党员仍存在许多问题。政治上,对党的方针、政策、基础知识把握不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缺失,政治意识、政治信仰等不高的现象,缺乏政治敏锐性;思想上,理想信念模糊,思想意识不强,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倾向严重;作风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奢靡之风盛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层出不穷。
(二)政治立场不坚定,党员身份不明确
坚定政治立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当前,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从学生的身份转变成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在思想上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政治立场模糊,旗帜不鲜明,信念不坚定,政治执行力差等现象。尤其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各种信息稂莠不齐,各类网站谣言、错误言论的误导,导致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部分学生党员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随意转发不实信息,对党和国家的事务妄加评论,损坏党和国家的形象,对党、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正如厦门大学一名研究生党员在网络上散布辱国言论,其言行严重损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与其党员身份严重不符,此事件在社会引起极大的舆论风波,但这类事件不是个例,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形势下,大多数学生党员涉世不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基本原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因而在思想、行为上出现偏差,暴露出来的党员意识淡薄,组织认同感不高,社会责任感低等状况,这都是当前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政治立场上存在的问题,党员身份不明确。
(三)党史国情了解较少,革命传统教育缺失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党员都属于90后,属于党员队伍中比较年轻的一代,这一代学生党员生活在和平年代,社会实践少,生活磨砺少,对革命传统,中共党史,党规党纪等内容了解较少,而且受学业压力和网络诱惑的影响,学习总是带有目的性和功利性,因而在学生党员学习过程中,鲜有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党建知识未得到充分重视,师资配备不足,研究不够深入,在学生中难以得到认可和重视,因而在年轻一代的学生党员中形成了不知党的历史,不了解党的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局面。党史国情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党员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认同感的缺失,难以让学生党员体会到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缺少对党史、国情知识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就无法学习到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难以在新时代推动党的建设。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单一
当前,各大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院系党委书记、辅导员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等等,但却忽视了各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党员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没有真正做到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推进。同时,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单靠院系领导、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在组织上,高校尚未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教育力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就学生个体而言,学生党员虽是受教育者,但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而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受到限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因而当前各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单一,尚未在高校中形成学生党员教育的整体合力。
(二)学生党员教育内容单调、形式呆板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都是根据上级党委要求统一安排学习,多以党课、“三会一课”的形式出现,内容单调,形式老套。内容上只是对各个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进行罗列,一般由于时间有限,党课形式上只是念文件、念文章,照本宣科。因而党员学习教育大多呈现内容上脱离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党员自身没有对社会问题、时事形势进行关注和思考,因而很难引起共鸣,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形式上则采取学习——讨论——总结的三段论模式,理论脱离实际,空洞无味,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难以信服。长此以往,学生党员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会心生厌倦,漠然视之,对待学习散漫、缺乏积极性和参与度,这会导致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够,政治素质不高等问题。
(三)学生党支部基层组织功能未充分发挥
高校在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中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其特殊性就在于它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生发展入党、教育和管理的职能,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学生党支部的要求规范还不够完整、规范。一方面,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发展细则上还不够全面,缺乏完善的标准,有些过于重视成绩而忽视实践能力,有些重视实践能力而忽视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水平,甚至忽视了民主测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党员入党后的后续教育放松,虽然学生党支部每月都会召开“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活动,但大多都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育功能也缺乏实效。同时学生支部建设也会受到一定限制,缺乏支部建设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支委成员缺乏责任担当,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四、新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思路建议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旗帜鲜明的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以贯之的要求”[4]。高校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新时代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自信、政治自觉和政治价值,提高新时代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教育引导学生党员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引导学生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新时代党的要求的合格党员。
(二)强化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5]。新时代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6]。高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把思想建党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的前提。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章党规,党的方针政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建设的全过程,引领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最后,引导学生党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支部组织建设体系
高校學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新时代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教育载体作用。习近平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7]”。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的需要,因此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学生党支部要加强制度建设,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党支部书记及支委成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投身于学生党建工作中。同时制定完备的党员发展细则,在公平公正原则的指引下争取发展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党员。其次,党支部发挥好教育党员的功能,坚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推进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最后,扩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透明公开,畅通党员参与渠道,提高党员的积极性,明确党员身份,提高党员的责任感。
(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纪律意识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当前,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学生党员中,出现了“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等现象,与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重不符,同时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官僚之风盛行,在党建工作中形成不好的风气,不利于学生党员的健康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党员的作风建设,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学生党员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首先明确自己学生身份,以学习为主,同學之间坚持平等原则;其次明确党员身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老师、同学服务,坚决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严格要求自己。
(五)发挥教育主体整体合力,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各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各院系党委书记、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他们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起统领作用,但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仅仅依靠他们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多主体的整体合力,增强教育工作力度,逐步促进多主体的协同互动。首先,在专业教学中,各高校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知识中,真正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优秀党员的一言一行中对学生党员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最后,就学生党员个人而言,学生党员既是受教育者,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党员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习近平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8]。当前,各高校对党员教育内容较为单调,形式归于呆板,要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应不断促进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教育内容上,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促进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意识和身份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二是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加强党史、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党员教育形式可以丰富多样,不拘泥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学生党支部可以创新教育活动,例如,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将“为人民服务”宗旨真正付诸实践;组织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组织党员举办党史知识竞赛,红歌比赛、朗诵比赛等等,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党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2] 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
[3][4][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8.
[6] 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29.
[7]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8.
[8]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01.
[9] 林仁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1):36-38.
[10] 柳笛.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