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

2019-09-10 07:22冯薇
成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教学

冯薇

摘 要:合作学习的定义繁多,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对于其实质的认识是一致的,即学生能够在小组内部通过不断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开展语文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探究意识和沟通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

1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始学习学生、单词、读写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 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体来说,小组合作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独立探究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们就应该注重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晏子使楚》时,就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文章,朗读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分析的方式探讨自己所存在的理解问题,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强化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相关的教学问题,比如“晏子在楚国受到了什么样的侮辱”、“在面对楚国所给出的侮辱之后,晏子是如何应对的”以及“晏子的这一举动会为他自己的国家带来哪些影响”等等,在布置好问题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小组的学习能力为其分配难度不同的问题,并可以鼓励学生在总结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有效强化整体的教学效率。

3 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授课效果与效率,就要在正式授课前结合具体需求制定出明确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不同学生此阶段的认知发展情况做出充分考虑,然后基于此来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以此来确保其能够在实际授课中得到有效落实。在完成学习目标制定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恰当设计来真正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主动性,以此来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比如,某教师在讲解《信的履行》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合作学习分享的重要性,就在正式授课之前为学生设置了“信是什么”的问题,然后问学生是否写过信,等等,接着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恰当引导下进行分组探讨。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讨论话题,也能够为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同时,在实际授课中,结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具体发展情况,教师也可以对之前制定的学习目标做出恰当调整,以此来确保合作学习分享的优势特点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4 捆绑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中成就彼此

在课堂学习当中,学生属于个体,通常下学习当中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小组学习恰恰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合适学习伙伴。在组建小组合作时,为了实现个别化与集体化的最优组合,要求组内三星级与一星级学生进行结对形成帮扶关系,两位二星级学生结对互为师徒,形成竞争关系,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随时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追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需对组合完成捆绑性评价,一人达标不能算达标,所有小组成员达标才能算达标,促进小组进步。

5 量化评价,让学生在挑战中体验成功

评价标准是实施教学评价的尺度,是实施教学评价的前提条件。评价是定量进行的,学习有动力。用量化的方式评价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对导师和弟子,每一组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可见的标准,量化自己学习中的代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每次测试结束后,必须将每个学生的晋升得分和组得分与每个组的总得分进行比较,将组中每个学生原始基础的努力程度与进度水平进行比较。数字化分数高,表明他们一起参加学习,取得了好成绩;虽然是因为量积分低,还缺乏两人合作的说明,但是根据哪一方有不足之处,可以根据“想法”,“说”,“写”的数量分数来判断,从而确定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6 巧用小组合作,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大语文时代背景下,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还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更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是指引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件分析,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致使学生的阅读存在很大的被动性和枯燥性。新课标中一直强调要重视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因此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深入到阅读文本中,与作者展开心与心的对话,进而增强学生的阅讀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情景演绎。即,学生将阅读文本当作剧本,将自己当作演员,从而将文本故事直观还原出来的学习活动。学生要想将文本故事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就要深入文本,就要悲作者之所悲,喜作者之所喜,进而学生就会深刻分析教材文本中的写作语言,结构特点以及主旨思想。例如《两小儿辩日》,学生可以分别扮演辩论的两个小孩以及孔子,并将他们的对话运用文言文或者现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其次,教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阅读交流活动,主要包含学生在课下阅读了什么书籍,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样的阅读心得,等等。阅读交流的开展不但能够创造阅读良好氛围,同时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7 结束语

合作学习不仅是科学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获得教师广泛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在各项语文教学活动的科学引用,既有助于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合作思考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多样化方式来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各项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既有助于生动、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尽可能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吴玉兰.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05+117.

[2] 宋海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分享[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145-146.

[3] 任战军.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7(28):57.

[4] 刘晟楠.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才智,2017(27):82.

[5] 李雷.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J].学周刊,2017(30):11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