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霞
摘 要:积极心理学开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其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对于数学课堂具有指导意义,可以缓解传统数学课堂的紧张感,增加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本文就积极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为相关数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数学;应用
心理学不仅仅探究人的消极心理,同样,对人的积极心理也有研究,其要求人们用一种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數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学生想要学好数学,首先,必须拥有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学生只有带着浓厚的兴趣才能进入数学。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新奇的话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的融入到数学学习中。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心态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过于死板,老师扮演的都是严师的角色,学生对老师存在恐惧心理,课堂气氛紧张,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很难学好数学。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初中数学课堂,首先要改变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去营造一个学生喜欢的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样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面带笑容,语气亲切,尽量的去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课堂环境,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促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进入数学的课堂。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积极的思考一些问题,就能够增强课堂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课堂的互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数学的小活动。例如在讲解到《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打地鼠的游戏,通过这类游戏的互动,学生们会正确地认识到坐标对描述位置的作用,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更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游戏中,也缓解了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时的紧张和压抑感,最终的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保证学生以一个愉快的心情去获得知识[1]。
2 通过积极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容易受到除了学习以外因素的影响,加之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教学过程过于的枯燥,会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的心理。实际上数学老师都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创造了数学。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如果融入生活会让教学变得更加的简单。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数学体验,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到《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节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向学生们展示棱柱、圆锥这些几何的模型,让同学们用手去摸一摸,近距离的观察,看看几何图形有哪些特征,以此来调动学生们学习图形的兴趣,并且,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例如学习到《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比如整齐的楼房,让学生们去感受平行线的特点,从生活的实际事物出发,学生们会更容易了解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通过融入生活的情境,会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身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改变自己以往排斥学习数学的心态,以积极的面貌应对以后的学习。
3 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积极进取
数学教师要抓住处于青春期初中生的好胜心理合理的制定学习目标。初中生竞争意识比较强烈,爱表现,并乐于获得他人的认可,这种心理实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好可以对数学起到积极作用,利用不好,可能就会演变成另外一种极端。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目标,学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学习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阶段性、整体性以及可行性,保证所制定的目标具有具体性以及明确性,且学生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一种目标,设置这种阶梯性的目标,可以激发学生们进取的动力。同时,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的去完善改造,以此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增强内在的动力[2]。
比如,在学习到《二次函数复习》这一节课时,可以根据二次函数自身的结构以及难易程度确定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最终通过“自我检测、同伴检测、教师检测”来对学生的目标进行评估。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掌握二次函数基本图象的信息,了解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第二层次就是对二次函数代数计算的简单运用,这一批需要大概70%的学生必须掌握。第三层次则是对于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这要求班级一半的学生会灵活运用。每个学生对自己都有定位,确定好了学习的目标之后,学生也有了方向和动力。这种目标的设定尊重了初中生的差异性,也将数学学习和应用数学完全结合,难度属于层层递进。学生们只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学习目标,当目标完成之后,学生的心理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也会引导学生攻克下一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学生以此产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学习数学时会变得更加上进。在传统数学意义上的目标都是用分数来定义的,但是因为每次考试试卷难度不一,所以,无法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水平。而这种学习目标的制定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可行性,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给予合适的评价,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灵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教师经常的严厉责备学生,会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反作用。有一些学生比较叛逆,也会因此直接拒绝学习数学,在数学方面丧失自信,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没有天赋,也要积极鼓励学生,以此来培养这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鼓励和引导学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课堂对学生提问的时候,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来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时一定要给予表扬,来增强这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并没有顺利的回答出来,那也不能批评,可以鼓励学生下次继续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待。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举手发言,充分鼓励在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不管正确与否,都要对这种积极发言的行为表示肯定,以此培养学生在课堂的踊跃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时,不仅要遵循数学学科的规律,还要根据初中学生成长的特殊性,利用积极心理学来调动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主动性,将老师教变成学生自发的学习、探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顺英.浅谈积极心理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7(08):112.
[2] 马昌锦.积极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 2019(09):27.